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霸王别姬》看电影的戏剧式结构

    《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的第5部影片,它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

    影片充满激情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内中二男一女的情感纠葛,极具张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灾难时期的多面性和丰富性。不仅具有纵深的历史感,更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掺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盘旋纠错地展现出来,兼具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的格局。

    “霸王别姬”本是一幕历史逸话,而在这里,它演变成一段梨园的血泪,一缕梨园的风气,一幅时代的画卷,一个历史的烙印。主人公也由两个痴情男女变换为两个相互重叠的男人——段小楼与程蝶衣,他是花脸,他是青衣,他的坚毅和他的温柔,他的唇吻轮廓刚毅凝固,他的眼角眉梢爱意满溢,他是叱咤纵横的霸王,他是从一而终的虞姬。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那一个苍凉的手势——天黑前最后一幕灰蓝,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风花雪月,是那些随风飘远的红颜遗事……

(一)

一、认识故事结构

    众所周知,电影剧作是一剧之本,而剧作的核心是故事结构。

    罗伯特·麦基这样给结构下了定义,“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方式和叙事框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最有力的手段。

    我们对故事结构进行微观透视,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链条:节拍→场景/事件→序列→幕→故事。节拍是最小的结构成分,是动作与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比如动作是有人敲门,相应的反应则可能是有人来开门也可能是被拒之门外。节拍之间具有明显区别的行为,比如上一个节拍是两人愉快地聊天,下一个节拍则可能是两人在激烈地争吵。一个又一个的节拍构筑了场景的转化。场景指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表现重要的价值变化,比如生死、爱恨等。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一系列活动能否写成场景关键在于时空的统一整体。一系列场景则构建成序列,传达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一般为二到五个,每个的冲击力递增,最后达到顶峰。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比序列更为强劲。一系列幕便构成最大的结构:故事故事渐次发展成一个最后的故事高潮,从而引发出绝对不可逆转的变化。

二、戏剧式结构分析

    通常,我们将故事结构分为戏剧式结构和非戏剧式结构两大类。非戏剧式结构不以事件的因果关系连接,而以性格、情绪、心理状态等连接。典型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一条安达鲁狗》、《八部半》、《野草莓》、《重庆森林》等。而戏剧式结构又称传统结构,往往“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而构建故事,这个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直到以一个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局。”戏剧式结构多表现单一主人公在线性时序上,追求欲望时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它强调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强调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一般而言,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答,激发的所有情感都将得到满足。《火车大劫案》、《七武士》、《菊豆》、《霸王别姬》等等电影史上的力作大都符合戏剧式结构设计。

戏剧式结构简单概括就是生活平衡打破之后,中间发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事件,导致价值的变化,直到生活平衡重新恢复。其中往往包含着起、承、转、合,即一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索,促使全局大高潮的到来。其情节紧张激烈又曲折有致地向高潮推进。

1、开端

    戏剧式结构的电影往往以一个激励事件开端,揭示作品的总体情况和基本冲突的发端,说明时间、环境和提供的情况,以及有关的主要冲突。

    激励事件是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原因,使其它要素开始运转起来。“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接下来的情节就是主人公以适当的方式对生活平衡的打破做出反应,使其恢复平衡。如《大白鲨》中,一条鲨鱼吃了游客,她的尸体被冲到海滩上,警长发现了尸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激励事件,因之引出警长与大白鲨搏斗的一系列惊险情节。

2、发展

    电影的发展部分是占据作品大部分的突变部分,主要表现性格的不断发展和形成,矛盾的不断推进和冲突的不断加剧,由冲突而出现鸿沟,由鸿沟而出现转折点,从而形成由场景到幕的情节发展。发展部的矛盾处理往往留有余地,留下悬念和伏笔,使矛盾在高潮到来之前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使冲突不断积累,鸿沟不断扩大,直到高潮部分才使矛盾发展到顶点,闭合鸿沟。

    故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鸿沟。人物的动作对应着一种反应,从而形成故事的最小单位——节拍。但由于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人与外界冲突的客观存在,人物的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往往大相径庭,从而使期望和结果之间裂开一道鸿沟。人物会靠自己的意志力采取第二次行动,同样又会开掘出一道鸿沟,从而激发他的第三次行动,如此循环往复。“即使是在最最宁静、最最内在的场景中,这一系列动作/反应/鸿沟、新一轮的动作/出其不意的反应/鸿沟也会一个节拍接着一个节拍地使场景步步为营地直逼其转折点。”转折点意味着出现意义重大的变化,由此构筑出不同的场景、序列和幕。

    一般而言,发展部分起码需要三幕才能充分展开故事,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三个重大转折点才能达到故事主线的终点。占时多的幕往往下设次情节或设计更多的幕以避免一幕过于冗长。故事开篇的激励事件以及第一、二、三幕的高潮是一个三幕故事所要求的四个重大场景。比如《克莱默夫妇》中的四大场景分别是克莱默夫人离家出走;她回家要求得到对儿子的监护权;法庭将儿子监护权判给母亲;她将孩子还给克莱默。

    幕由场景组成。故事的每个场景都可能会成为一个细微、适中或重大的转折点,对场景的分析是电影作品分析的重点。我们可以从四个主要的分析点切入。第一,确定冲突,找出是谁促使该场景的发生?为什么?有什么样的矛盾冲突?第二,将场景分解为节拍,找出动作与反应的交流,节拍之间以行为的明显变化来区分,节拍一个接一个地进展形成独特的节奏。第三,概述节拍,找出期望与结果裂开鸿沟的瞬间即转折点的位置,这也是三大冲突的爆发点。第四,比较场景开始和结尾价值的不同,是否有正负价值的转变?有什么意义?

    以《唐人街》第二幕高潮这一最著名的场景为例具体分析。私人侦探吉提斯开始并驱动这一场景,他拿到眼镜证据,自认为明白了事实真相,去找女主人公伊夫林对质并要把她交给警察。这中间既有男女主角各自的内心冲突,又有两人之间的冲突,把真相的展露推到了转折点。该场景可以分为如下节拍:1、敲门/被卡恩挡住;2、强行闯入/她期待他帮助;3、探问真相/拒绝他;4、打电话报警/恐惧他;5、拿出证据/否认他的推断;6、追问真相/吐露事实;7、放她走/带女儿离开。场景最大的鸿沟出现在第六个节拍中,案件侦查出现重大转折:凯瑟琳是伊夫林和她父亲乱伦的孩子,克罗斯是在争夺孩子的过程中将马尔雷杀死的。吉提斯开始的愤怒随着鸿沟的闭合转化为对伊夫林的同情和怜爱,同时为第三幕高潮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3、高潮

    有一句好莱坞格言说:“电影讲究的就是最后20分钟。”故事高潮是电影可以大做文章的一环,是全片的华彩乐章。

    前面的幕高潮都是为故事高潮作积累,前面的悬念、伏笔也是为这一高潮作铺垫。高潮部分通过两难选择以及最后的行动来完成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解决故事中主要的悬念。对主人公两难选择施加的压力越大,他最后的决定和行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越有意义。如果高潮部分能够通过精彩的鸿沟设计带来出人预料的转折点,会让一个故事骤然走向辉煌的结局。在《卡萨布兰卡》中,里克在机场帮助赖斯洛和伊尔莎离开是影片的高潮段落。里克经过激烈的内心冲突,在个人爱情得失和反抗法西斯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他拿枪逼着雷诺在通行证上签名,并在千钧一发之际,亲手击毙德国军官,最终里克被塑造成为一位坚定的反法西斯斗士,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

4、结局

    当高潮过去,主要矛盾和主要悬念最终解决,主要人物的性格最后完成,故事重新出现了一种平衡和稳定,这便是结局部。

    有些影片根据具体需要在开端之前有序幕,在结局之后有尾声。影片虽然结束了,但故事还可能在继续,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戏剧式结构按照因果关系,把幕与幕之间,层层递进、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使之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严谨整体。为了营造情节的步步逼近,戏剧式结构的电影严格按照时空顺序,组织和安排故事情节。在某些必要的情况下,影片也运用倒叙、插叙,甚至闪回的手法,对主要情节作必要补充。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以主人公罗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站在滑铁卢桥上的回忆开始的。但中心故事却是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女演员玛拉的相识、相爱、离别、相见直至诀别的过程,依然遵循顺序的时空关系。

    综上所述,分析戏剧式结构的电影,重点分析其激励事件、鸿沟、场景、高潮等要素。横向上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展开,纵向上按照幕→序列→场景/事件→节拍的顺序深入,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地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二)  

     《霸王别姬》描述了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三人之间奇妙的矛盾冲突及漫长的人生故事,通过摹写他们的人生历程来凸现人性主题。《霸王别姬》是典型的三幕戏剧式结构的故事,主情节是程蝶衣对“从一而终”的戏剧理想的追求,次情节是程蝶衣与段小楼的爱恋、段小楼与菊仙的爱情,戏剧化地展现了程蝶衣痴迷于戏剧,却总也逃不出命运戏剧性安排的戏梦人生。

    《霸王别姬》牵涉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历史的兴衰更替为人物的展开提供了特殊的意义和结构的依据。故事的发展以时空顺序为线索,开端一个激励事件,之后是三幕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地组织在一起,每一幕又分别由三个主要的场景序列推动情节渐次发展,随着场景的转换,程蝶衣的人生一次次地被推上转折点。情节简练清晰,冲突明确,时间相继,因果相连。

    电影开篇的激励事件是“卖子”,妓女艳红将亲生儿子小豆子卖给喜福成科班学艺,领班师傅因他有六个手指而拒绝了,艳红就斩下了他的骈指。激励事件成为小豆子之后命运的导因,母亲把他的人生归框在了这个戏的空间里,使他的一生都与戏剧纠葛不清。母亲对小豆子身体的摧残也预示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第一幕是学艺期,即小豆子的故事。主要写童年时小豆子和小石头等小伙伴们在科班学艺的经历。该幕依据对小豆子的童年带来的“决定意义的变化”,分为三个序列。每个序列突出写一个中心事件,分别是“小癞子之死”、“小豆子的性别转换”、“小豆子被张公公玷辱”。每个中心事件都有铺垫、有积累,逐渐推向高潮。比如“小癞子之死”这个中心事件之前有小豆子背错词遭毒打、两人出逃、两人在戏园看“盛世之音”等场景,环环相扣,使高潮场景——小癞子之死格外震撼人心。小豆子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的出逃到最后自觉回到科班接受惩罚,他建立了戏剧人生的理想,选定了矢志不移、从一而终的目标。第二个序列中,小石头因小豆子唱错词而在他嘴里搅烟锅的事件,迫使小豆子强制转换对自己性别的指认,造成了他人性的扭曲。三个序列层层递进,直到小豆子被张公公玷辱时达到了幕高潮,最终完成了由小豆子到虞姬的转变。

    第二幕是鼎盛期,即虞姬的故事。写的是程蝶衣对戏剧的痴迷,以及与段小楼之间的感情关系。两条次情节线索逐步展开,其间充斥着复杂而激烈的矛盾冲突,用三起三落来结构故事,形成节奏紧凑的三个小高潮——花满楼妓女菊仙的出现使兄弟“反目”;营救段小楼;营救程蝶衣。在程蝶衣的眼中,师兄不是小石头、段小楼,而是楚霸王,而他也不是小豆子、程蝶衣,而是霸王的虞姬,将对戏剧的痴迷牵扯进现世的生活中,引出了一段段恩怨。当菊仙出现,穿插进二人关系中时,段小楼接受了菊仙。于是在程蝶衣的期望与结果之间裂开了鸿沟,兄弟反目。程蝶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内心冲突,以及与段小楼、菊仙之间的个人冲突。为了排解心中缺憾,他与袁四爷苟合;为了营救段小楼,他为日本人唱戏,却被段小楼唾了一口。他一次次的行动,却始终没能越过鸿沟,反而使鸿沟越来越大。虞姬没有了霸王,只能在虚无缥缈的烟雾中维系着自己的戏剧之梦。

    第三幕是衰落期,即程蝶衣的故事。时间进入到解放后,虞姬也与旧的历史时代作别,回归到“本我”——程蝶衣的位置,因此第一个事件是“戒毒”,他期望与师兄和好,开始新的人生。但他与段小楼个性间的冲突以及人性的自我冲突注定了程蝶衣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京剧现代戏座谈会”的事件,不仅使他受到责问和排斥,也是他失去了扮演虞姬的机会,这些又成为他之后命运的铺垫,他将面临又一次转折点。文革中,“太庙公审”作为故事高潮之前的必须场景,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四等一伙人的紧逼使程蝶衣和段小楼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段小楼的最先妥协变成了程蝶衣的最大压力,因此在重压之下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两人的相互揭发构成了这一场景最大的节拍。段小楼将程蝶衣揭发的“体无完肤”,在动作与反应的交流中,程蝶衣被激怒了。他递进式的揭发过程反映了他心理急剧突变的过程:“我揭发姹紫嫣红,我揭发断壁残垣”——“你丧尽天良,只剩下一张人皮了!”——“连霸王都跪下了,这京剧它能不亡吗?”他敬重和爱恋的霸王都跪下了,变成了小人,熊熊大火烧掉了京剧的行头也烧掉了程蝶衣的“从一而终”的理想。程蝶衣发疯了。他把一腔怨愤发泄到菊仙身上,引出了故事高潮事件“菊仙之死”。

    喧嚣至极必将沉寂,影片的结局,是程蝶衣11年后,又一次与师兄段小楼排戏时拔剑自刎了。“这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突然了悟和突然决断,是对自己的戏剧人生及人生戏剧的最后完成。”由此,程蝶衣一生的戏梦故事告以终结,让人感慨万千。

    总之,影片《霸王别姬》总体上是由三幕又分九个中心场景形成全片总体的故事结构。它不仅对戏剧进行形式上的摹仿,而且对电影的叙事进行戏剧性改造,具体的结构方式上也借鉴了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使影片具备了一种戏剧性的节奏美。《霸王别姬》讲述了跌宕起伏的戏梦人生故事,呈现了沉沉浮浮的京剧艺人的多舛命运。影片的主题与戏剧化的故事结构获得了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J].吴佩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J].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米哈伊尔·罗姆.电影创作津梁[J].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4]张会军,陈浥,王宏海.影片分析透视手册[J].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5]汪流.电影剧作概论[I].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6]陈默.陈凯歌电影论[J].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词条  戏剧  戏剧词条  看电影  看电影词条  结构  结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