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被误传了千年的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来历典故

我们常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比喻人多力量大,其实这句话误传了千年,这句话应该是“三个丑裨将,顶个诸葛亮”,“丑裨将”被传为了“臭皮匠”,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下面编者为你介绍“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来历典故

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真正的解释是“三个丑裨将,顶个诸葛亮”,“裨将”是我国古代最低一级的将军的名号,通常由校尉或者是都尉升迁而至。裨将军通常有权参与军中帐议,是在军事行动中辅助军中统帅的重要幕僚,在三国时期的军中均设置这个职位。这样说来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即使三个长的丑一点的裨将军的智慧,也能顶得上诸葛亮的之智慧”。

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历典故

【说法一】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一篇名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文章。文章中写到诸葛亮带兵过江,江水湍急,而且里面多是突出水面的礁石。普通竹筏和船只很难过去,打头阵的船只都被水冲走触礁沉没,诸葛亮一筹莫展,也想不出好办法,入夜来了3个做牛皮活的皮匠献策。告诉诸葛亮买牛,然后把牛从肚皮下整张剥下来,封好切口后让士兵往里吹气,做成牛皮筏子,这样的筏子不怕撞,诸葛亮按此方法尝试并顺利过江。之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广为流传。

【相关推荐】

入木三分主人公是谁,入木三分典故的由来

金屋藏娇是哪个皇帝,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典故的由来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典故的由来

年年有余的来历与典故,鱼是富足与繁衍的美好象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诸葛亮  诸葛亮词条  三个臭皮匠  三个臭皮匠词条  误传  误传词条  歇后语  歇后语词条  典故  典故词条  
野史

 焚书坑儒 不只秦始皇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又何尝不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从公元前230年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