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蔡锷

首举讨袁护国义旗的蔡锷

蔡锷(1882年?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4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当时,维新派梁启超、谭嗣同都在学堂任教,蔡在校时深受梁的赏识。“戊戌政变”后,谭嗣同被杀,梁启超逃往日本,时务学堂受牵连面解散,蔡到上海考入南洋公学。二十五年,接梁启超来信,应约赴日本读书。二十六年,随湖南革命者唐才常回国,准备参加武装起义,事败后又回日本。为表示拿起武器从事革命的决心,改名为“锷”,先后入日本陆军成城、士官两校学习,曾参加组织留学生的“拒俄义勇队”。二十九年冬,在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训练新军。宣统三年(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相当于旅)协统。为加强新军建设,编辑《曾胡治兵语录》。同年,与革命党人李根源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成立云南军政府后,任都督。不久,他主持编写《五省边防计划》,提出了保卫西南边疆、对付帝国主义侵略的方案。 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到北京,任命他为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参政院参政,加以笼络和防备。 1915年,袁世凯酝酿称帝。他伪装意志消沉,混迹于妓院,麻痹袁世凯,随后摆脱袁的特务的监视,经天津赴日本,再经香港、安南(今越南)海防,回到云南。 12月 25日,和云南将军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讨袁的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抱病率部入四川,依靠人民拥护,运用迂回包抄等战术,在川南击败占优势的北洋军,攻克宜宾、江安、纳溪等地。 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结束,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后赴日本治病, 11月病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蔡锷  蔡锷词条  
少年百科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自本世纪初,真空电子管发明后,至今电子器件至今已经历了五代的发展过程。集成电路(IC)的诞生,使电子技术出现了划时...(展开)

少年百科

 什么是肾移植

 肾移植就是俗称的“换肾”,但这并不是用新肾去置换原来的肾脏,而是将新肾植入患者的体内,一般是髂窝部,来代替原来的肾脏工作。  肾移植已被公认为是治疗慢性肾功能...(展开)

少年百科

 病毒

病毒    是一种可以在其它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的微小粒子,直径约为20-400奈米。这些粒子中含有遗传物质〔如核糖核酸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