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岁时的轨迹(15)清明,祭祖扫墓再踏青

清明,祭祖扫墓再踏青

雪岸

清明季节说清明

祭祖扫墓再踏青。

草绿花红溪水碧,

山坡枇杷树亭亭。

【天文,时间,历法】第149页云:“清明节在哪一天呢?应该说在阳历4月5日前后,在20世纪的100年中,清明节在4月4日的有7年,4月5日的有79年,4月6日的有14年。从农历中找到清明是比较麻烦的,要查找历书。我国民间认为三月初三正清明,从历法上看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我们也以20世纪为例,在这100年中清明分别从(闰)二月十四到三月十五,横跨32天,只有三年的清明在三月初三。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演变成节日的节气,并由此产生出许多习俗。诚如【岁时百问】所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果我们把春天比做一位少女,立春时她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而到了清明,已由豆寇年华长成二八靓女,楚楚动人’。”是的,每年到了清明,春光明媚,空气新鲜,桃红柳绿,莺歌弱舞。憋闷了一冬的人们,顿觉天边光景一时新。于是不管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人们纷纷到野外踏青,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南宋诗人吴帷信曾做诗一首,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经过七、八百年的岁月的打磨,依然保留了它的诗情画意,就如同是描写今日的清明景象。

清明的自然特点

作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清明,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它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

清明”,其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天文·时间·历法】(第117页)云:“清明,春色已经很浓了。此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是人们踏青。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等,这些流传于各地的的民谚都说明清明是农事最忙的时节。”

据【雅俗中国全书】【节令】所述,在春风和雨水里,野花野草也长起来了,待到清明时节,桃花开,杨柳青,杜鹃红。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在春光融融之中,人们感到生命的盛大。古人在清明节日扫墓祭祖。对他们来说,在这个盛大的人生宴会上,祖先的魂魄也是在场的。杨柳风拂过面颊,熏醉了年青人,他们是更愿借着野祭的时机踏青玩耍的,所以清明也是游乐的节日。有意思的是,清明本是让人们哭的,但它又让人笑。“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时节如果下雨,大概是谷雨提前到来了吧。

清明的三候花信风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一候桐花。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泡桐春天开花,花大型,紫、白两色,《尔雅·释木》:“荣,桐木”,“荣”即花,桐木即指泡桐;梧桐夏天开花,花小,淡黄绿色,并不显目。古代清明诗中,常常写到桐花。如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说:“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意思是说,看到紫桐花,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清明已近春日的尾声,于此时开放的桐花自然带有春逝的意味,因此诗人感叹:“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红千紫百何曾梦?压尾桐花也作尘。”

二候麦花。麦花,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说到“寿命最短的花”,不少人都会认为是“昙花一现”的昙花,但昙花的花期却是麦花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这刹那的芳华,在数月后便将化为哺养万人的食粮。宋·范成大【初夏】云:“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三候柳花。清明节气第三候花信风为柳花。柳花为柳树的花,花期为3-4月。

柳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大凡有点土的地方就能生存,这种坚毅、随遇而安的性格像极了我们的老百姓。小桥流水、垂柳依依,是诗人笔下难得的一。宋·虞诏【柳花】诗云:“短长亭外柳依依,念我心归未得归。粉蝶不知行客恨,也随飞絮点征衣。”

清明的节俗由来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祭祖(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整合功能

首先是整合了寒食节。

传说寒食纪节是在春秋时代为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但寒食起源,首先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显然对人的健康不利。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这里还要说说寒食节是为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的传说。这是在寒食节确立以后附加的。春秋战国时期,大臣介子推陪伴晋国大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割下腿肉给重耳解饥。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文公,后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封赏功臣时唯独忘了介子推。当晋文公忆起旧事,差人请介子推上朝受封时,介子推不来。待晋文公亲自去请,但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绵山。百般寻找无果后,思以放火烧山之策逼他下山,孰料宁被烧死,终不下山。晋文公哭拜一阵,安葬遗体,并发现介子推自题的血诗,诗云:“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清明。”后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登山祭奠。见老柳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寒食成了全国百姓的祭祀、扫墓、冷食、插柳节日,以示怀念。宋元以后,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靠近,逐步并入了清明

接着整合了上已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古时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唐代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其节日内容便转到了清明节。

综上所述,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我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代以前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由于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移置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在清明节禁火与吃冷食的习惯。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节的假期

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据资料记载,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当然,此后,清明节的假期一直在延续。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清明的主要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扫墓。清明扫墓,即为“墓祭”,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岭南古人已具有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以慎终追远,表达孝道、感恩追始。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作法是,整修坟墓,即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叩头行礼祭拜。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或为美味佳肴,或为特色食品。而今只是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和叩拜。

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其历史悠久,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清明插柳也是广泛流传的习俗。清明这一天人们在房前屋后、井台渠旁插上柳条,以为这样做可以吉祥如意,这大概是井井有条这一成语的原始含义。此习到了明清时期演变成植树节。

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的来源,除了将柳枝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介子推外,还有几种说法:其一,有的认为,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其二,有的地方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其三,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其四,驱鬼辟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拔河。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天文,时间,历法】第150页云:有人把清明节说成是中国的狂欢节,因为除了踏青,还有许多有趣的游 乐活动。文人雅士们喜欢把酒而歌,妇女们喜欢荡秋千,男人们喜欢斗鸡、踢球,小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可以说是各得其所。唐朝诗人韦庄写的如下这首诗勾画了当年鹿州今陕西富县城外妇女们荡秋千时的欢快景象: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

清明的节令食品

冷饽饽。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清明饼。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的古诗词

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底蕴,繁多的节俗活动,加上人们尊敬祖先、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和所到之处春光明媚的景象不能不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借兴感情,赋之于诗词歌赋,流传千古。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首先借清明时节雨中所见,心情凄冷,抒发断肠情怀。接着是寻找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借问牧童“酒家何处有”?全诗由低到高,逐步上升,一问一答间,短小精悍却韵味悠远,堪称千古绝唱。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清明日对酒》。正在清明节祭祀的人们,只有各自伤心,没有相互交流。烧的纸灰,形同飞舞的蝴蝶,伤心的眼泪如同杜鹃啼血。后面则表现了情节和对家庭亲人的思念,然而天真无邪、尚不懂悲伤的孩子玩笑如旧。是啊,人应该旷达,应该及时行乐,细细品味,专注于生活。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是诗人明初四杰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这是南宋词人张炎的《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哔》。上片,写词人冒雨出游,雨声哔哔,潮水汹涌。而后用梨花的视角来看人,“冷看”一词梨花责问游人,为什么这个时候你在天涯漂泊,只因词人无家可归,可谓是辛酸无限。下片,写词人只能在歌舞酒宴中借酒消愁,但是“酒醒啼鸦”,醒来以后却更愁,。然后以古时候清明插新柳的风俗,可是折了枝杨柳,却发现自己没有家,只有无限的幽怨愁苦。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这是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着力描写清明时祭祀亲人的悲凉场景,表现对生离死别亲人的深切悼念。杜鹃哀鸣,哭声一片,旷野茫茫,纸钱纷飞,古墓累累,氛围是多么苍茫悲凉啊。在这生离死别的地方啊。黄泉下的亡者寂静无闻,听不到亲人的哭声,潇潇暮雨中留下亲人归去的身影。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是唐朝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这是五代诗人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在逐渐消逝,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雨纷纷”,人的情绪也在“纷纷”。“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后,乌鸟正西东。

这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清明日狸渡道中》。这首诗主要描写清明时节诗人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象。一路叙来。山风、细雨,花燃,柳卧,唯独不见一个人影,他想到今日是清明,而自己却离乡前往徽州,不能祭奠家中已逝去的亲人,因此而深深的哀伤。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这是元代诗人张可久的《清江引·春思》。细雨清明后,黄莺啼院柳,故人迟未归,春天快过去,人儿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祭祖  祭祖词条  扫墓  扫墓词条  踏青  踏青词条  轨迹  轨迹词条  清明  清明词条  
诗词

 古诗词里的10大人生修行

1、岁月修行——雨声里,静听流年偷换 虞美人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