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华日报:文物被拆了,难道就只留下一声叹息?

近日,南京市安品街建设项目公示,地块上将建33幢低层住宅,建筑高度低于12米。然而对于被拆除的几处“曾经”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有2页的公示材料上却只字未提。

说“曾经”,是因为这几处文物早在去年就已经被夷为平地。安品街68号(菩提律寺)、安品街82-1号,月牙巷11-28号、仓巷86-88号(封崇寺)和仓巷78号(杨桂年故居),这几处古建筑,在1997年南京市文物局编的《南京文物志》、2000年江苏省文物局编的《江苏文物古迹通览》和2008年国家文物局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都赫然在列,属于区级文保单位。

但蹊跷的是,去年4月杨桂年故居被拆除后,有媒体调查发现,早在2000年区划调整,安品街从建邺区被划归白下区之后,这几处文保单位就从名录上消失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主管部门登记在册的文保单位,区级政府不但不承认,反而一拆了之。这不禁让人疑窦丛生,区划调整为什么要取消文保单位?“摘帽”时履行了什么程序?

早在2003年制定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中,安品街所在的仓巷地区就是5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如今这块地上却要建低密度豪宅。根据公示材料,安品街地块的容积率为0.74,这样容积率一般被认为属于联排别墅的范围。且不说在南京新街口地区建低密度豪宅供少数人享用,与国家在城区内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导向相悖,我们更想知道,“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什么会卖给开发商,拆了文物腾出建设空间,都便宜了谁?文物是公共资源,豪宅是私有财产,损公肥私,化公为私,赚到的是钱,毁坏的是文脉。

城市要发展,但城市建设不能和历史争空间,以至先斩后奏、斩而不奏。文物被拆了,难道就只留下一声叹息?《文物保护法》第22条有明确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既不主张重建,更不主张新建。

我们该如何对待安品街被拆文物?至少应该结合小区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留下一些遗址,为那些消失的文物立块碑,昭示这里曾经有过什么、又牺牲了什么,让人们不至于遗忘。就在一周前,温总理两次批示的南京老城南,终于迎来了好结果,根据新规划,南京老城南为了恢复历史肌理,很多拆掉的老房子要复建,原住民要回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该忘了那些被拆除的文物,否则那一幢幢豪宅,不仅会压住遗址,也会压住一个城市的良知。

如何对待那些被拆掉的文物,很考验一个城市的胸襟和文明程度。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大规模建设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该如何平衡,仍然是长期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正因为如此,留下一块伤疤,并且记取那些不愉快的历史,要比满眼繁华、花团锦绣重要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声  一声词条  新华  新华词条  文物  文物词条  叹息  叹息词条  难道  难道词条  
考古评论

 秦始皇留下九大未解之谜

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一个长相并不特殊的男婴在赵国邯郸降生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