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别解”《道德经》第二章

“别解”《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之,以之为美,把这样当做美。善之,以之为善,把这样当做善(好)。

 

注释:

生: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形:比较、对照。

盈:《说文解字》认为是会意字:“从皿、夃(gǔ)。”徐铉注:“夃,古乎切。益多之义也。古者以买物多得为夃,故从夃。”有资料认为,“盈”来自甲骨文中的“浴”。其字形像人在盆(皿)中洗浴,水满溢出的样子,本意为充满。也有资料认为像器皿装满物品的样子。

和:“和”与“龢”字音相同,意义相通。汉字简化之前,“和”与“龢”常常通用。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互为古今

1/5

字关系。

“龢”在甲骨文(乙组图1)中就已经出现,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禾”字,此处表示读音。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所以“龢”字的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之。

随:跟从。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把这样当做美,都去追求这样的美,这样就坏了,天下人都知道把这样当做好,都去做这样的事,这样就不好了。无生出有,有消失为无,难和易相互生成(难可以变为易,易可以变为难),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低相互包含,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跟随,这是恒久不变的。因此把握了道的人,就像道那样无为而无不为,但不人为。用无为(尊重客观规律自然法则)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或妄为;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化,而不说教。道孕育创造万物,而不干预孕育和创造的过程(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而被孕育创造),万物出现了也不占有(万物的出现离不开道),实际上是道孕育了万物使万物产生,但道却不认为是依靠自己,使万物成功而道不居功。正因为没有居功,所以功也就不表现在道上,但却没有离开道。

2/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是说明人为(伪)之有,必是无的开始。后面的“前后相随”说的也有承接无的关系。

 

 

 

 

这一章共有四层意思,都论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一句为第一层,是从反面论述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去做不符合规律的事情。第二层是正面阐述自然法则和自然现象。第三层,通过正反论证得出结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层,阐述道所为,让人们学习圣人尊道而为。

 

第一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把这样当做美,去追求这样的美,这显然不是自然之结果,是引导或干预的结果或因从众心理而形成,天下人对这种美趋之若鹜,这就坏了;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就好,都去这样做,这显然也不是自然形成,必定是人为引领或从众导致,天下人都去这样做,就不是好事了。(此二者都是人为之事。这就好比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就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了,这是有无相生、物极必反的规律使然,所以“恶已,不善已”。)

第二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3/5

前后相随,恒也。这一层讲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和符合规律自然和社会现象。无生有,有消失为无,这是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由易而难,由难变易,这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途径,而难易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在其中。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此长彼短,彼长此短,这是自然界和人类中的自然现象。高之中有高,下之中有下,自然和社会中这种不同层次间的相互包含也是自然形成。音和声(唱出的声音和乐器的伴奏)配合形成完美的音乐,这既指音乐,也指自然和社会中互助与协作。正是长短不同,高下有别各自(包括人和各种生物)才在自然和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音声配合,协作合作构成了这个统一的和谐世界。这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自然现象。前面是这样,后面也是这样,再往后还是这样,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无有相生也。这是恒久不变的。

第三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这里指把握了道的人)就像道那样无为而无不为,但不人为,更不妄为。用无为(尊重客观规律自然法则)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或妄为;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化,而不说教。这是由一、二层推出的结论。因此把握了道的人,遵循规律和趋势,顺其自然,不干预,不妄为,要人们从观察自然和社会中体味领悟规律,从圣人的言行中得到启发和感悟。老子目的是让人应当如何,所以第三层更多从社会的角度理解也许更符合实际。

第四层,“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阐释道无为无不为,有功而不居,要人们学

4/5

习圣人尊道而为。

 

5/5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别解”《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第二章  第二章词条  
国学

 《菜根谭》精选30句,让你的心快...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