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鬼谷子·忤合》篇待人处世中使用“背...

《鬼谷子》第六篇 忤合

忤,抵触、背逆。合,顺应、符合。忤合就是以反求合的意思,指欲达目的,实现愿望,必曲折求之,或以此求彼,或欲取先予。这里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忤合的实质是指在游说的过程中,准确判定形势,灵活决定立场,知道联合谁、反对谁,做到知己知彼,进退自如,牢牢掌握主动权。陶弘景注“大道既隐,正道不得,坦然而行,故将合于此,必忤于彼,令其不疑,然后可行其意,即伊、吕之去就是也。”

世事纷杂,万物皆在不断变化发展,正所谓"世无常贵,事无常师”。一般来说,使用计谋难以两全,合于此则离于彼,反之亦然。如何才能做到万全之策呢?这便需要运用忤合之术了。运用此术的前提是要对自身的特长和缺点有充分了解,才能施之于人,用于不如己者,方能做到纵横开阖,进退自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变化,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只有巧用智谋,才可以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取得正面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一章  预知事情的发展方向,顺势而行

【原文】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译文】

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正有反,有顺有逆,制定谋略时要根据情况,使之符合事理。事物间运转如环,各有形势,要反复探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措施。所以,圣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存身治世,施行教化,宣扬名声,必须因循事物发展的机遇,天时的变化之和趋势,以及国家的有余和不足。圣人依据忤合之术,预知事情的发展方向,根据形势变化以作相应调整。

【本章解读】

本章提出忤合这对矛盾范畴:

1.“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倍,通背,趋合与背反,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是说:无论是联合,还是悖逆,均要有适合实情的计谋。

2.“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化转,指变化运转。环,圆环。属,类别。这是说:所向与所背的双方,都像圆环旋转一样,变化无穷,各有自己的形势

3.“反复相求,因事为制。”求,是探求。制,是规定。这是说:对于各方的形势,要反复研究探求,根据事态的发展,规定自己究竟应采取何种态度,该向谁、背谁。

4.“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会,机会。之,代词,这里指有利条件。施教,即教化万民。扬声,指传播学说。明名,即显名青史。天时,指自然和社会气候,还指人心向背。本句是说:所以,圣人生于天地之间,要想立身于世,驾驭社会,教化万民,传播学说,显名青史,则必须把握住事物发展之机遇,观察与自然和社会气候是否相宜,并由此分析彼此有利条件的多少,以此做到先知其情,然后就可以运用计谋,促成他们转化。

多次比较,择主而仕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然而,社会生活纷繁无序,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在千头万绪中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明主而仕,不是件容易的事。鬼谷子认为,谋略之士应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相应决策,具休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忤合》篇曰“反复相求,因事为制”,就是根据事态的发展,通过正反比较决定取舍,找到合适的位置。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做出有利的选择。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朝,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钳,故归之不疑也。”伊尹,名挚,辅佐商汤征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宰相)。吕尚,姜姓,即姜太公,辅佐周文王、武王伐纣,被封于齐。伊尹、姜尚都出身平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终遇明君,得以施展抱负。

事物的变化发展如连环,但其去留,各有态势。对事物的变化之理,要做多方探究,根据具体事实,确定应对的方法。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谋略思想。愚蠢的人不明形势,只会昏昧处世;聪明的人则会衡量利弊,再慎重选择。当今社会,团队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源于内部的信任,且无处不在,其精神价值难以估量。贤臣择主而投,进而上下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是推动事业发展、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西谚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此,凡事要根据形势来判断,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是鬼谷子《忤合》篇中的思想精华。

“背向”之用,务须谨慎

在待人处世中,使用“背向”之术四无可厚非的,而且在许多时候也是必要的。但是,在运用此术时务必慎重,千万别在自己运用的同时又被别人连环“背向”,落得悲惨的结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鬼谷子  鬼谷子词条  处世  处世词条  待人  待人词条  使用  使用词条  
国学

 《道德经》讲义(第十讲)

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21至22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