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贺知章《回乡偶书》,许多人只知其一,却不...

贺知章(约公元659年- 约公元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人称“诗狂”,他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人称他们为"醉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有两首诗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因为《唐诗三百首》的节选几乎都少不了这两首诗,一是《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辞官回乡,唐玄宗赠诗,皇太子率百官饯行。他坐船经过南京、杭州,到达萧山,然后再坐船到潘水河边的旧宅,这时,正是早春二月,杨柳刚刚发芽,微风拂面,一片春意盎然。贺知章回到家乡,心情非常愉快。见到一株株柳树,于是一时兴起,写下这篇佳作。

还有一首诗,也是同一时期写的,这首诗就是《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宝三载这一年,贺知章因病告老回到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的他已经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了。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时间流逝,世事沧桑,于是写了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前两句诗人叙述自己从小离家年老方归的身世,表明已经离家很长时间了。诗人行走在回乡的路上,心情非常激动,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从这里离开,到老了才回来,虽然乡音没有改变,但是鬓发已白,流露出诗人深深的伤老情绪。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后面这两句展现了一幕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乡里的孩子们见到我,都不认识,他们笑着问:“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儿童的轻轻一问,却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感伤,自己久别家乡,到了年老时才回来,家乡人都不认识我了,寄寓着作者对久别故乡后反主为客的无限感慨,真是世事沧桑,时光流逝啊。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我们从小读到大的诗歌,连五、六岁的小孩子都能背上一两句。

不过,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这一首《回乡偶书》只是其中之一,其实它还有后续,虽然将其一其二分开读也没问题,但是连贯起来读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久客伤老之情。我们来看看其二的内容。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二首是第一首诗的续篇,写的是诗人回到老宅后,和家乡的人们攀谈,了解到了很多事情,使得诗人越发的感慨人事无常。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离开家乡有五十多年了,世事变迁,家乡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也变化了很多,只是一句话说不清楚,只能笼统地概括一下。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意思是只有这镜湖的水,在春风中依然泛着昔日的波纹。这两句和开始两句形成了对比,这里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人生短短数十载,都是一直在变化的,而镜湖的水未变。

如果说诗人在刚开始进家门时还是满怀喜悦,当他听到乡亲们讲述了家乡的变化后,然后再看着门口微波粼粼的镜湖水,心中自然而然生出一种感伤之情。

贺知章回到家乡,留下这几首千古佳作不久,就因病去世,时年八十六,这个岁数,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长寿了。虽然诗人仙去,但是他的诗作被流传下来广被传诵,这也是作者思想精神的一种传承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贺知章  贺知章词条  只知其一  只知其一词条  回乡  回乡词条  许多  许多词条  
国学

 厚黑学全文译文

《厚黑学》为民国年间李宗吾先生所作,他在厚黑学一书中,阐述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以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