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二十四史17句话谨记之

原文地址:二十四史17句话谨记之作者:天地过客

        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史书总称,上起自黄帝(约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使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如此之长,有这么几句话浓缩了巨著的精华。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宜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5.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就会灭亡。

6.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8.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9.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0.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11.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2.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1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1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像闪电一样迅速,像鹰鹘一样凶猛。

15.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要防止它溢出来。

16.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二十四史17句话谨记之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词条  
国学

 品味《二十四史》

品《二十四史》,可阅尽世间兴衰、人情世故。但读过《二十四史》的人,都知文言文枯燥隐晦,读起来很累。今天将其中经典名句撷取24句分享给大家品读,以史为鉴,阅尽人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