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有何深意?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这是赤子的内三德:握固(力至)、精至、和至。此段经文老子再次宣说赤子之厚德。

经文:骨弱筋柔而握固。老子观察的很仔细,而且世人同样观察到。河上公注:“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坚固,以其意心不移也。”赤子有强大的意志,所以有握固之德相。意志是人最大的内力,失去意志,即使一个七尺大汉也不如一个婴儿。

王弼注:“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故。”婴儿的抓握力确实惊人,超出世人的想象,这是柔弱产生的力量。现在的抓握机械都是硬抓握,而婴儿的是软抓握,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软抓握比硬抓握更有应用价值。向婴儿学习软抓握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这也算是仿生学。王弼的注释是“握能周故”,这正是软抓握。意志力+软抓握,这是婴儿的握固。

经文: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河上公注:“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而阴作怒者,由精气多之所致也。”朘是男婴生殖器,赤子虽然没有成年人的生物学特征,但内在的精气充盈,同样会在男婴生殖器上显示出来。人有精气神则健康,没有精气神则萎靡不振。婴儿的精气神是最旺盛的。

经文: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嗌是咽喉,婴儿终日嚎哭,咽喉也不会沙哑,这也是婴儿的德相。王弼注:“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嗄也。”婴儿的哭没有争斗和欲望,咽喉不会沙哑。

河上公注:“赤子从朝至暮啼哭,声不变易者,和气多之故也。”哭中有和气(和气是万物本来具有的)就不会沙哑。“和之至也”是老子的断语,值得特别重视。老子《道德经》一直宣说“不争”、“守柔”,“善利”,这都是和气。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万物虽然因显形而失去柔性,但内在的和气还是没有失去,就像佛教说人皆具有佛性。人的佛性是不可能失去的,婴儿的和气也是不可能失去的。老子再次宣说“和文化”,这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老子的宇宙模型。

第四段经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经文:知和曰常。常是老子对得道的承许。王弼注:“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这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物性论一致。第十六章说“复命曰常”,也是对得道的承许。老子对常有二个定义,就是“知和曰常”和“复命曰常”。

帛书《道德经》出土后,学人知道《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原来是“恒”,这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避讳会损害文意,《道德经》的文意就受到避讳的伤害。但帛书此处经文的常不是避讳,而是本来就是常,也就是说,《道德经》中“常”和“恒”是有区别的,不是相同的。恒是形容词,常是名词。

佛教的无常就是从老子的常演化而来。老子用词十分严谨。恒是时空上的不变,常是本体上的不变。道可道,非恒道是指时空中的道。知和曰常宣说和是宇宙本体上的,不是时空中的,因此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和是宇宙的本性。常和恒的区别是帛书的贡献之一。

经文:知常曰明。老子在十六章中同样宣说了此句经文。王弼注:“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为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王弼在《老子指略》中对此有更详细的阐述。“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

古琴是五弦琴,宫和商是古代琴声的二种。温凉宫商都是万物显形的例证,万物一旦显形就离道而去,因此不再是妙,无法变化了。常是没有显形,处于万变之中而守不变之道,这就是“知子守母”的教理。

黄檗希运《传法心要》说:“本心不属见闻觉知,又不离见闻觉知”。子不离母,母不离子,知子守母。现不离常,常不离现,知现守常。常的本意就是不显形,不显形就不离道。显形是世人的肉眼能够看见的,不显形则世人的肉眼无法看见。

知常曰明就是要用玄照之心看见不显形的常,这才是明。明是老子对人的最高智慧的称呼,佛教中称为妙如来藏,圆觉清净觉相,般若等等。明的缺失就是无明,无明成为佛教的核心术语。佛教中无常、无明二个核心术语(的翻译)是《道德经》逼出来的,是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老子思想的无缝对接。

道德经》对“明”有三个定义:

“自知者明”(三十三章)

“见小曰明”(五十二章)

“知常曰明”(五十五章)

明是深意识,是内明心,是玄览觉照,是深观(观自在菩萨深行波罗密多时),相比而言,世人只开启了肉眼的浅意识(浅意识与肉眼相连)。这是圣人与世人的差别。所以世人所见是差别性,圣人所见是无差别性。圣人和世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经文:益生曰祥。此句经文争议很大。在庄子中,“益生”是违反自然的,也就是“生生之厚”(五十章)。王弼注:“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养生主是顺自然,不是服食各种滋补品。释德清注:“祥,妖也。言益生反为生之害也。”

但细察老子文意,第四段四句都是正面宣说。而且《道德经》中“益”有正面义,如“无为之有益”(四十三章),但也有反面义,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

道德经》中“祥”没有反面义,三十一章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益生曰祥”是对祥的定义,益生就是知和知常,知和知常是最高级的益生。益生也是前面的“善摄生”,这样比较一致。

经文:心使气曰强。此句经文同样争议很大,因为受到了上句经文“益生曰祥”的错解,只得把此句经文也作反面义解读。实际上这句经文从正面义解读更有价值,而且符合《道德经》句型。《道德经》“曰”是指定义,此句正是对强的一种定义。

比较下面句型,一望而知:

自胜者强(三十三章)

强行者有志(三十三章)

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心使气曰强(五十五章)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三十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但细察“强”的定义和句型,此句经文的强是正面义,不是反面义。老子《道德经》宣说守柔不争之道,呵斥强梁之道。守柔之道是圣人之道,强梁之道是世人之道。前三句是老子的圣人之强,句型一致,是圣人之强的定义。后三句是世人(侯王)之强,即持强凌弱,圣人呵斥之。

从老子对强字的定义看,“强”有普通义和特殊义之分,错会老子“强”字用意则会错解经文。什么是“心使气”呢?这句经文应该与“强行者有志”结合起来读,“心使气”就是“有志”,这个气是“专气致柔”(十章)的“气”,不是后人的耍性子的意思。

气在《道德经》中是柔和的代表,没有发脾气的意思。使气就是运气,顺自然之和气。气是太和之气,是无。心使气曰强,心使物则不强。气与物相对,不是后世的含义。《庄子》中气都是正面义,是无的一种存在方式,心使气就是心使无。

严遵《指归》:“为之行之,与道为常;执之守之,时日聪明;旬月生息,动和百祥;心意玄作,气顺坚强。无所为,故无所不克;无所欲,故动无所丧。自然通达,众美萌生,天地爱佑,祸乱素亡。”

这是解释第四段四句经文宗旨,完全是正面义。不像后代注释家把前二句经文与后二句经文分开解读,前二句经文是正面义,后二句经文是反面义。特别是“旬月生息,动合百祥;心意玄作,气顺坚强”解读“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二句,十分清晰。

显然严遵的解读是最精辟的,可惜后人把严遵《老子指归》视为伪作,竟至轶失道经部分,真是千古之恨。“心使气曰强”是对强的定义,是正面义,因此“益生曰祥”必定是正面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深意  深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