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历史ABC:一篇文章看清楚二十四史的概况

整理:史遇春

一、总述

二十四史,是中国以往各朝所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史记》成书之后,其体例与格式被后来的各个朝代所采纳,遂成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于是,便将与《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为“正史”。

二十四史,其时间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二十四史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二、发展

(一)三史

三国时期,已有“三史”之称。

最初,“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东汉刘珍等撰《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遂取代《东观汉记》,被列为“三史”之一。

后来,“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二)前四史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部。

“三史”加上《三国志》,即“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三)十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指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朝代史书的合称。

唐时,《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合称“十史”。

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三史十史》云:“十史者,自三国至隋十代之史,马、班、范三家不在其数。”

马、班、范即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

(四)十三史

有人说,十三史是唐代对西汉以来所修十三部纪传体史书的合称,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

《旧唐书》卷四十六《志第二十六·经籍上》载:

“右八十一部,史记六家,前汉二十五家,后汉十七家,魏三家,晋八家,宋三家,后魏三家,后周一家,隋二家,齐二家,梁二家,陈三家,北齐三家,都史三家,凡四千四百四十三卷。”

(五)十七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南宋右丞相文天祥曾告诉元代丞相博罗:“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我今日非赴博学宏词科,不暇泛言!”。

(六)二十一史

明代,于“十七史”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七)从二十二史到二十四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二十一史”,总名“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再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至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三、概述

(一)《史记》汉·司马迁著,130卷。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散文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继承父志,受刑后,发奋著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从上古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中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二)《汉书》东汉·班固著,100卷。

班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属陕西)。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汉书》所记,上起西汉(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汉书》是一部断代史,它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三)《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人。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因“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后汉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四)《三国志》西晋·陈寿著,65卷。

陈寿(公元233年~公元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少时好学,有志于史学,对《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五)《晋书》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新唐书·艺文志》(正史类)称:“《晋书》一百三十卷,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李淳风、辛丘驭、刘引之、阳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敬播、李安期、李怀俨、赵弘智等修,而名为御撰。”

《晋书》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

(六)《宋书》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依据刘宋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刘宋历史的书籍,增补刘宋末期十几年的事迹,仅用一年时间,到齐永明六年(公元488年)二月就完成本纪、列传七十卷,后又续修八志三十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七)《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萧子显(公元489年~公元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人。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世。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

(八)《梁书》唐·姚思廉著,56卷。

姚察(公元533年~公元606年),字伯审,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南朝历史学家,先后在梁、陈、隋三朝做官,参与修史工作。他在陈朝时,开始撰梁、陈二史,未成。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姚察死,遗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

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字简之,本名简,以字行;父姚察。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

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其父遗稿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九)《陈书》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

(十)《魏书》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收(公元505年~公元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受命撰写北魏历史,联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总斟酌,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

(十一)《北齐书》唐·李百药著,50卷。

李百药(公元565年~公元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父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后来也是隋朝名臣,奉诏继续撰《齐史》。在其父旧稿基础上,几经删改、增补,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修成《齐书》

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十二)《周书》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令狐德棻(公元583年~公元666年),唐初政治家,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颇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最大贡献为编修《周书》。

《周书》,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十三)《隋书》唐·魏征等著,85卷。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参加隋书编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

《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历史。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十四)《南史》唐·李延寿著,80卷。

李大师(公元570年~公元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熟悉前代历史,长于评论当代时事,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打算仿《吴越春秋》体例,采用编年体撰写《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著之中,后因事一度中辍。

李延寿, 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年~公元679年)。任过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符玺郎、兼修国史等官职。修史是其一生的主要事业。参加了唐代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十志》)《晋书》和唐朝当代国史的修撰工作。还独自撰写了30卷的《太宗政典》,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

(十五)《北史》唐·李延寿著,100卷。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

(十六)《旧唐书》后晋·刘昫等著,200卷。

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

《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十七)《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著,225卷。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宋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前后参预其事的有宋敏求、范镇、欧阳修、宋祁、吕夏卿、梅尧臣,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十八)《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150卷。

是由宋赵匡胤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

《旧五代史》全书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纪六十一卷,列传七十七卷,志十二卷,另有目录两卷。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十九)《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74卷。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庆历中任谏官。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人修正史。大约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最有特色。

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

(二十)《宋史》元·脱脱等著,496卷。

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

(二一)《辽史》元·脱脱等著,116卷。

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

《辽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

《辽史》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二二)《金史》元·脱脱等著,135卷。

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的《金史》,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二三)《元史》明·宋濂等著,210卷。

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负责人。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

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

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五十三卷,历时一百四十三天。

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

两次开局共历时三百三十一天。

(二四)《明史》清·张廷玉等著,332卷。

《明史》的正式开馆修纂始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当日以修《明史》总裁官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奏请,正式设置副总裁官,以学士、侍读学士詹霸等十一人充任,并且选定纂修、收掌、誊录官。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次年(公元1679年)三月,试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于体仁阁,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二人,命纂修《明史》,从这时候起,正式动手修纂《明史》的第二阶段即告开始。有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尤侗和毛奇龄等人。但出力最多的是清初著名史家万斯同。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明史》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全文结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词条  看清  看清词条  概况  概况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文章  文章词条  
国学

 千年史书总结的10条大智慧,条条...

《资治通鉴》地位有多高,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过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仔细读过。毕竟文言文看不懂,也难消化。《资治通鉴》虽被称为“帝王书”,但作为包含中国政治和文...(展开)

国学

 《三国志》精华50则(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处世篇】1、士之出处,宜度德投趾,可不之节,必审于所蹈...(展开)

国学

 止学原文译文

中国潜文化·天下无谋文丛 止学文中子 王通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