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鬼谷子原文以及解析(三),轻松读懂鬼谷子

【原文】

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用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就用空洞赞美之辞套引对方得到实际情况,把握好时机不要失去,以探究对方会说些什么。并且跟对方保持紧密关系不可中断,以便借机研究对方言辞,进而加以控制,使对方服从。可以从纵的方面运用飞箝之术,可以从横的方面运用飞箝之术,可引向东,也可引向西,也可引向南,也可引向北,也可引向反,也可引向复。虽如此,但是还是要小心,不可丧失其节度。

《鬼谷子》全文,附极简译文(秒懂!)领略最强谋略大师的智慧!

鬼谷子忤合第六

【原文】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凡是要趋向合一或背叛分离,都要施以与理相合的计谋。变化转移,像环一样连接无缝隙,而且各有不同的形式。彼此反复相求,根据事情的实际作出处理。所以圣人生存在世界上,他们的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世人,扩大影响,宣扬声名。他们一定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观察合适的时机,根据国家教化宜多或宜少的地方,预先察知、调整而使计谋随之转化。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不为,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假如事情必然能成功,而且又合乎计谋的原则,就应该以此作为主体。虽然合乎别国君主的意思,可惜却背离自己君主的原则,这就叫作“计谋不两忠”。其中必有顺逆的道理存在,既背叛自己君主,又忤逆别国君主;既忤逆自己君主,又背叛敌国君主,这就是“反忤之术”。将反忤之术运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据天下实际情况而运用它;用于治理邦国,一定要根据邦国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治理家族,一定要根据家族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个人,一定要根据自身才能气概运用它。总而言之,不论大小进退,其功用是相同的。因此,一定要先深谋远虑,定下计策谋略之后再运用"飞箝之术"。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古代擅长反对和支持之术的人,可以协和四海,包容诸侯,可以驱置到忤合的境地,然后设法变化、转移形势,到最后利用这种势力开创新王朝。所以贤相伊尹五次臣服商汤,五次臣服夏桀,之后才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姜太公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王,可是他对殷纣王却无法理解,之后才决定一心臣服周文王。这是关系到天命的地方,所以伊尹和吕尚才归顺商汤和周文王而无所怀疑。不是达到高深的圣人境界,就不能治理天下;不是劳费心思苦苦思索,就不能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真实情况,不能成就名声;才能气质不能足智多谋,不能进行军事运筹;忠厚朴实不能真切了解,不能识别人。所以“忤合之道”,自己必须估量自己的聪明才智,看一看能力长短、见识远近,看哪一项不如他人。如此既可以前进,又可以后退;既可以使其合纵,又可以使其联横,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鬼谷子》全文,附极简译文(秒懂!)领略最强谋略大师的智慧!

鬼谷子揣篇第七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财货之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能知如此者,是谓权量。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度量天下形势,而揣摩诸侯实情。度量天下形势不周密,不知道诸侯强弱轻重虚实;假如揣摩实情而不够详细,就不能知道全天下的时局变化。什么叫作“衡量权势”呢?答案是:度量大小,谋划多少。衡量钱财的有无,预测百姓富足与缺乏,富余或不足的程度如何;分辨地形的险峻平坦及哪里重要,哪里危险;谋划思考哪里有优势,哪里不足;君臣之间亲密和疏远的关系,哪个贤明,哪个不足为谋;宾客之间谁更聪明智慧一些?观察天时运行何时带来祸,何时带来福?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谁能任用谁不可使用?老百姓聚散离合的民心所向如何,哪里安定,哪里有危机?喜好什么,憎恶什么?百姓的反叛如何察之?能够了解以上这些情况的,就是善于度量形势。所谓揣摩实情: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不能隐瞒实情;又必须在敌人最恐惧的时候,前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就不能隐瞒实情;情欲必然丧失于变化。情感受到了触动却不能体现好恶喜惧的变化,就暂且搁置不与他深谈,而另外问他所亲密的人,了解他情感所依托的根据。对那些情绪在内心发生变化,而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必须经常凭他所表现出来的去了解他所掩饰的情况。这就是揣测灵魂深处实情的方法。

【原文】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谋划国家事务的人,必须详细审察形势变化;在向君王献说陈情时,就应该详细揣测实情。谋略计策、考察情欲必然要用这种策略。懂得揣术的道理并加以运用,就可以达到“贵”“贱”“重”“轻”“利”“害”“成”“败”各种目的,这都是运用揣术的结果。所以虽然有古圣君王的法则,极高明的智慧谋略,不采用揣情的方法,那些隐藏的实情就无法获得。这是谋略中的原则,而且是游说的基本原则。常有事件发生在人的心中,人却不能预先知道。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观察到,那是最难的。所以说揣情最难以把握,最难以掌握时机。所以当昆虫蠕动时,都有它们自己的利害关系存在,因此发生变化,都会有细微变化预示形势的发展。这些揣情的方法要经过加工整理成为华彩辞章,在以后论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鬼谷子  鬼谷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  以及  以及词条  轻松  轻松词条  
国学

 中华美德名言

爱 国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8、苟利国家,不求...(展开)

国学

 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名言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经过千年的积淀,已经具有自己的特色,你知道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名言有哪些吗?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代教育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