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篆刻中 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一个步骤 让神采顿失

篆刻大多数人刻完即止,最多敲边做旧,已经心满意足,但【刮边】这道工序几乎无人顿悟,让古意和作品风貌缺失很多。哪知道这是和大师们的一步之遥!

什么是刮边?

即用刀在所刻的文字边缘线上有意识的轻轻刮削,让文字边缘变得圆润。这么做的好处是啥?

可以去除作品的火气,增加岁月的侵蚀感,也体现出一种古意。这种极其细微的感觉立刻能让印拓珠圆玉润,立增百年历史感。

近几年大家都喜欢盘个什么手串玉器,很多人一把刷子不离手,不停地刷着手串,其目的就是磨去毛刺,产生圆润和包浆,盘玩几年的珠子真是古意盎然。

其实篆刻的印面也是如此,刻完后的印面有很多毛刺,盖印后的作品细看有一种火气,古雅不足,只是太过于细微,说不出的一种感觉。

先来看看大师们的印面,是不是有【刮削】工艺?

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文字边缘都是圆润的,是人为的【刮削】过的痕迹。篆刻中对特别是朱文印有一个专业的要求,术语叫做【泥鳅背】,也就是说:刻完后【刮削】文字,让它呈现一种浑圆的类似于【泥鳅背】部那种圆润的感觉。

这种加工艺术有什么道理吗?

追寻秦汉时代的封泥文物,可以看出这种效果,封泥的文字痕迹都是【泥鳅背】状的浑圆形状。见图

为什么会这样?

在印章在湿泥上往下按压时,湿泥有一个表面张力往外推,在印面拉出湿泥时又有一个大气负压力往里挤压,导致湿泥产生了圆弧形【泥鳅背】痕迹。

这种感觉导致的圆润效果非常自然,【圆】是老子道家崇尚的审美原则,凡事能【圆】就是美,就能达到天人合一,这是深层次的国学,说来话长,不展开讨论。

在清代篆刻家们无比热情的研究古代篆刻时,他们几乎穷尽了古代印章的所有细节,自然也发现了这个细节,主动继承发扬,于是就有了【·泥鳅背】技法。

把我们篆刻的文字进行【刮削】产生【泥鳅背】有什么用?

首先是:传承。

篆刻是古老的艺术,必须蕴含古意,否则我们的篆刻就失去了文化根基,审美基因断裂,变成无根之水,无人能懂,更谈不上美,我们看到很多丑书就是抛开传统,审美基因断裂造成的。篆刻也一样,也有丑印满天飞的。

其次是:在盖印时能产生每次都不一样的效果。审美趣味变化无穷。

这很神奇,由于印面文字是泥鳅背的圆弧形,在每次盖印时由于用力不一样,文字接触纸面的面积也就不同。用力大,泥鳅背就能较大的面积接触纸面,盖出的印迹就粗,反之就细;印垫的软硬也能导致印迹的粗细不同,偶然性大大增加。这种细微变化能让人在观赏印迹时产生不同的美感,当我们的视觉焦点在印迹上跟随线条游动能感受到那种偶然性,就是:盖印人的力度、印泥、纸张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各种偶然的瞬间产生的记录,达到了天人合一状态。而盖印人的力度往往是此刻情绪的外在体现,升华一点来说:情借助印泥记录在了纸上,这是天人合一状态。泥鳅背多么微妙!

而没有刮削加工的印章,就没有这种天人合一的效果,也就是:盖印人处于呆板僵硬的状态,那么艺术从何谈起呢?

我们看看隔壁邻居们篆刻作品,他们研究的就不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乏大量的秦汉印章文物实样,另外这种细微的高级技法也没有人愿意传授给他们,看图:

看完那种火气感,直白与单一性扑面而来,不用多分析,完全没有刮削、泥鳅背那种珠圆玉润、文化历史感。审美上的高级感一点也没有,最低一层的耐人寻味都没有,距离天人合一还有1000年差距。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是不是每个笔画都要刮削成泥鳅背?

那也不是,我们的审美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我们觉得需要含蓄的笔画中刮削,在需要外显出锋的地方不要处理。从最初级的层面来说,朱文印大多数需要刮削,白文印可局部处理。

何时含蓄?何时锋芒毕露?完全在于篆刻者的情绪和艺术修为,刮削技艺带给我们新的表达情绪的大舞台,现在这个区域内涉足者寥寥,它属于对篆刻艺术有热情、好奇心、思维达到一定高度的极少数人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数人  数人词条  神采  神采词条  篆刻  篆刻词条  步骤  步骤词条  忽略  忽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