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

2015-01-05 08:50 宣讲家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中国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概述

根据考古,民间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自身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互为矛盾,又互为统一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的区别。民间剪纸是符合民间习俗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存在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极力显示着自身存在过程中的独立性——美的特性,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对于民俗的限定不是抛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这种艺术上的独立性,正随着社会变革和旧民俗的逐渐消失而渐趋明显。

历史沿革

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纸的发明是在西汉时代(公元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剪纸——纸花;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

艺术特点

1.造型,夸张和变形是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剪纸创作者们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达到装饰美的目的,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根据考古,民间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

2.寓意,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其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3.构图,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能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即将物体和景象由三维空间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完全摒弃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概念,即将不同素材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甚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在现实中这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纸中却是顺乎自然的。

4.技法,在技法方面,剪纸主要分为:阴刻法,阳刻法,阴阳混刻法。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

民间剪纸的分布和特点

民间剪纸根据特点笼统的说分为南派和北派:一般说来,以陕西、山东等地为代表的北方风格豪放粗犷、浑厚纯朴,以广东、福建等地为代表的南方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江浙风格的疏密流畅、精巧明快。

结语

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如何保护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是我们当今的重要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词条  剪纸  剪纸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遗产  遗产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