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细细品鉴!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6期)

定期更新各大博物馆高清馆藏,展览陶瓷数据,潜心打造在线馆藏陶瓷数据库,方便随时查阅。

雍正 青瓷观音瓶

高6.2公分 口径14.5公分 底径5.8公分。撇口,长颈,溜肩,硕长腹下歛,圈足。全器施青釉,釉色青而润,如仿官、汝一类的釉色。足露胎一圈,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青瓷观音瓶

高17.1公分 口径32.2公分 底径24.3公分。撇口,长颈,溜肩,硕长腹下歛,圈足。全器施青釉,釉色青而润,如仿官、汝一类的釉色。足露胎一圈,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贯耳六棱瓶

高16.4公分 口径32.1公分 底径24.7公分。六方形侈口,全器一体作六棱形,直颈,双贯耳,折肩,硕腹下敛,六方形圈足。整器施青瓷釉,釉色莹润偏青白,满布铁线纹。足缘露胎一圈,涂褐色汁,应是模仿官窑铁足的效果。足内满釉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四管花插

高14.7公分。全器由四个筒状瓶子聚组而成,瓶子皆呈撇口、短颈、深长腹、平底、浅挖足的造型。整件作品裡外罩施仿汝青瓷釉,釉色莹润,四瓶底缘皆露褐色胎,各个瓶底以青花书「雍」、「正」、「年」、「製」四字篆款。这种将四个相同器式连结成一器的製作,未见于前朝,可说是雍正官窑的创新器形之一。

雍正 四管花插

高38.5公分 口径10.3公分 底径10.2公分。全器由四个筒状瓶子聚组而成,瓶子皆呈撇口、短颈、深长腹、平底、浅挖足的造型。整件作品裡外罩施仿汝青瓷釉,釉色莹润,四瓶底缘皆露褐色胎,各个瓶底以青花书「雍」、「正」、「年」、「製」四字篆款。这种将四个相同器式连结成一器的製作,未见于前朝,可说是雍正官窑的创新器形之一。

雍正 青花小盖罐

通高15.6公分 口径4.1公分 底径6.5公分。圆口,短颈,硕腹下敛,圈足,带笠形盖。全器以釉下钴蓝绘饰纹样。盖面莲瓣一圈。器外壁绘缠枝番莲花叶,大朵盛开的番莲,以及旋绕蔓生的枝叶满佔外壁,只在近底处绘饰尖形叶一圈。特别的是,外壁面上的花叶线条,往往以颜色较重的青料点饰其间,显然是模仿明代青花铁鏽斑的效果。足缘露胎一圈,足内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双行六字楷款,外加双圈。

雍正 四管花插

高30.7公分 口径12.2*9.8公分 底径14.2*10.4公分。全器由四个筒状瓶子聚组而成,瓶子皆呈撇口、短颈、深长腹、平底、浅挖足的造型。整件作品裡外罩施仿汝青瓷釉,釉色莹润,四瓶底缘皆露褐色胎,各个瓶底以青花书「雍」、「正」、「年」、「製」四字篆款。这种将四个相同器式连结成一器的製作,未见于前朝,可说是雍正官窑的创新器形之一。院藏有多件同类器,但这件特别的是,其四瓶所聚围出的中央空间,并未如其他院藏同类器那样前后贯通(如中瓷218、中瓷1526),或许可以进一步考察其缘由。

雍正 青花夔龙纹茶叶罐

通盖高14.7公分 口径3.3公分 足径8.3公分。小圆口,短颈,斜肩,直圆腹,浅凹足,带平顶圆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盖面画五瓣朵花,器身画夔龙纹一对,龙纹造型特别,为成化夔龙纹的创意改造。青花釉色匀浓,留白甚多,全器端正秀雅。底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茶叶罐形制与雍正用来贮放珠兰花茶及六安绿茶的宜兴窑茶叶罐相近,雍正朝茶叶罐整体造型简单,线条优美,符合雍正皇帝要求造办处制器必须「秀气、文雅」的准则。雍正时期各式茶叶罐尤多,雍正皇帝平素亦好品茶,虽罕见其对啜茗品器的感想诗文,然由《宫中档雍正朝奏摺》中频见其赏赐大臣贡茶,而且常是连瓶带茶一起赐与,有时又加赐茶碗,可以想见雍正时期宫廷饮茶风气颇盛。

雍正 四管花插

高37.9公分 口径10.3公分 底径10.2公分。全器由四个筒状瓶子聚组而成,瓶子皆呈撇口、短颈、深长腹、平底、浅挖足的造型。整件作品裡外罩施仿汝青瓷釉,釉色莹润,四瓶底缘皆露褐色胎,各个瓶底以青花书「雍」、「正」、「年」、「製」四字篆款。这种将四个相同器式连结成一器的製作,未见于前朝,可说是雍正官窑的创新器形之一。

雍正 贯耳瓶

高35公分 口径10.7公分 底径12.2公分。长方形,唇口,贯耳,硕腹,长方形足外撇,整器模仿青铜器贯耳壶的造型,颈肩交界处以及腹部上半部,皆凸起两道弦纹。外壁施仿青瓷釉,釉色灰中带青,满布细碎的冰裂纹。足缘露胎一圈,涂褐色汁,显示其模仿官哥窑器的意图。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贯耳弦纹方瓶

高13.8公分 口径2.9公分 底径8.4公分。长方形,唇口,双贯耳,硕腹,长方形足外撇,整器模仿青铜器贯耳壶的造型,器壁平整,为模製成形的效果。颈侧凸起弦纹一道,颈肩交界处以及腹部上半部,皆凸起两道弦纹。外壁施青釉,釉色灰青。足缘露胎一圈,著地处宽,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五孔花插

高34.8公分 口径10.7公分 底径12公分。器主体作长方形柱体,肩上五圆口,圈足。五口皆短颈,管内中空,与器体相通。外壁有凸起九道弦纹,三道一组,分别位于器外壁的最上、最下与中央部分,除此之外无任何纹饰。外壁施青釉,色灰偏青。外底四角见有支钉痕。圈足露胎一圈涂褐色汁,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五孔花插

高27.7公分 口径6.8公分 底径9.7公分。器主体作长方形柱体,肩上五圆口,圈足。五口皆短颈,管内中空,与器体相通。外壁有凸起九道弦纹,三道一组,分别位于器外壁的最上、最下与中央部分,除此之外无任何纹饰。外壁施青釉,釉凝润而呈色灰。外底四角见有支钉痕。圈足露胎一圈涂褐色汁,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青花龙纹盖罐

高35.3公分 口径10.7公分 底径12.2公分。圆口,短颈,短筒状身,略外鼓,圈足,带盖。全器以釉下钴蓝料绘饰纹样。外壁纹饰设计淡雅,在全白的外壁,只绘螭龙为饰,留白面积比例甚高。螭龙身体以几何云纹组成,四足见有指爪,尾分两股,一股延伸甚长,横过壁面,轻快的动感,与层层聚黏的螭身成对比,而浓重的青色,又与外壁大片留白相映成趣。足缘露胎一圈,足内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双行六字楷款,外加双圈。

雍正 仿哥釉青瓷长颈瓶

高43.8公分 口径12.5公分 底径16公分。盘口,长颈,折肩,釉下装饰有弦纹数道。短直腹,平底,外撇高圈足。全器罩施仿官米色釉,釉表开深褐色纹片。足底缘加涂褐色护胎釉,底以青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篆款。传世雍正官窑极少出现此类器形,因器形线条锐利,故推测或出于对金属器的模仿。其次,盘口长颈的特徵可以追溯至北宋汝窑、南宋龙泉窑,和浙江老虎洞窑址出土的残器。由于盘口长颈瓶被认为是来自于对西亚玻璃瓶的摹放,因此此品或能看成雍正官窑以异质材器形和古代瓷釉所重新组合而成的仿古创新之作。

雍正 青瓷弦纹贯耳方瓶

高27.7公分 口径8.2公分 底径17.5公分。长方形,唇口,双贯耳,硕腹,长方形足外撇,整器模仿青铜器贯耳壶的造型,器壁平整,为模製成形的效果。颈侧凸起弦纹一道,颈肩交界处以及腹部上半部,皆凸起两道弦纹。外壁施青釉,釉色灰青。足缘露胎一圈,著地处宽,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雍正 菊瓣花浇

高6.6公分 口径15.5公分 底径5.3公分。侈口短流,直长颈,中段饰一凸稜,斜肩上下各起稜线三道,器腹扁圆形,上下各模印仰覆菊瓣凸纹,平底,矮圈足。颈、肩安装一曲形把手。全器施青釉,釉色凝润,也让器表凸出的箍稜、菊瓣装饰,显得更为柔和。足缘露胎一圈,涂褐色汁,足内满釉,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同式器亦见以青花为饰者,如院藏〈清 雍正 青花菊瓣花浇〉(故瓷17683)即是。

雍正 红釉碗

高30.5公分 口径8.1公分 底径10.7公分。侈口大碗,深壁,平底,圈足。外壁罩铜红釉,釉色均匀。器内及外底施透明釉,圈足底缘露胎一圈。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楷款。

雍正 红釉碗  

高6.5公分 口径15.6公分 底径5.3公分。侈口大碗,深壁,平底,圈足。外壁罩铜红釉,釉色均匀。器内及外底施透明釉,圈足底缘露胎一圈。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楷款

雍正 红釉碗

高6.3公分 口径15.2公分 底径5.1公分。侈口大碗,深壁,平底,圈足。外壁罩铜红釉,釉色均匀。器内及外底施透明釉,圈足底缘露胎一圈。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楷款

雍正 红釉碗

高6.3公分 口径15.2公分 底径5.2公分。侈口大碗,深壁,平底,圈足。外壁罩铜红釉,釉色均匀。器内及外底施透明釉,圈足底缘露胎一圈。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楷款

雍正 红釉碗

高6.6公分 口径14.8公分 底径5.2公分。侈口大碗,深壁,平底,圈足。外壁罩铜红釉,釉色均匀。器内及外底施透明釉,圈足底缘露胎一圈。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楷款

清 乾隆 五孔花插

高18.7公分 底径7.2公分 口径3.2公分。五管花插,中管长而突出,其馀齐平,各作圆口,长直 颈,斜肩垂腹,内体相通,平底,矮圈足。通体施仿宋官、汝青釉,釉质匀亮清透,器表带灰色开片。足端露胎,加涂深褐色铁汁,营造出南宋官窑「铁足」的特徵。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青花篆款。雍正朝《活计档》记事透露出多管瓶于该时重新蔚为流行,除了陶瓷材质之外,亦烧製有金属珐琅器。虽然有限的资料无法说明多管花插和西方鬱金香瓶是否有关,不过多管瓶亦当作花器使用的记事,仍然反映出清宫和西方交流的可能面向。此件作品因形制和雍正十三年(1735)再版的《视学》器物插图雷同,加上该书实为Andrea Pozzo《绘画与建筑透视》的中译本,译者年希尧著手翻译时曾就教于郎世宁,而且郎世宁入华前师承过Andrea Pozzo,故提展此件作品,藉以串连雍乾两朝官窑互为承袭以及五管瓶出现于视学中,所流露而出和郎世宁间接相关的渊源脉络。

清 乾隆 兽耳暗环鼓式罐

高16.2公分 底径8公分 口径7.7公分。鼓式瓷罐,外型有如平削两端的橄榄,圆口,口沿向内折,铺首卸环,平底内凹成足。外壁施仿官釉,釉青绿而凝润。外壁上下各凸起乳丁一圈,除此之外光素无纹。底外露胎无釉区一圈,中心釉下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兽耳暗环鼓式罐

高16公分 底径7.8公分 口径7.5公分。鼓式瓷罐,外型有如平削两端的橄榄,圆口,口沿向内折,铺首卸环,平底内凹成足。外壁施仿官釉,釉青绿而凝润。外壁上下各凸起乳丁一圈,除此之外光素无纹。底外露胎无釉区一圈,中心釉下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兽耳暗环鼓式罐

高16.7公分 底径7.8公分 口径7.7公分。鼓式瓷罐,外型有如平削两端的橄榄,圆口,口沿向内折,铺首卸环,平底内凹成足。外壁施仿官釉,釉青而凝润。外壁上下各凸起乳丁一圈,除此之外光素无纹。底外露胎无釉区一圈,中心釉下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三絃四方瓶

高14.3公分 底径12.2公分 口径12.2公分。长方口,全器一体作长方形,外壁作三箍棱外凸横叠之貌,又因器腹越下越广,故望之如上敛下驰的阶状器身,方足。整器施以青釉,釉青润而透,见有开片与冰裂纹。足缘露胎一圈,足内满釉,无款识。

清 乾隆 兽耳暗环鼓式罐

高16.2公分 底径9公分 口径7.8公分。鼓式瓷罐,外型有如平削两端的橄榄,圆口,口沿向内折,铺首卸环,平底内凹成足。外壁施仿官釉,釉青而凝润。外壁上下各凸起乳丁一圈,除此之外光素无纹。底外露胎无釉区一圈,中心釉下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兽耳暗环鼓式罐

高16公分 底径9公分 口径7.8公分。鼓式瓷罐,外型有如平削两端的橄榄,圆口,口沿向内折,铺首卸环,平底内凹成足。外壁施仿官釉,釉青而凝润。外壁上下各凸起乳丁一圈,除此之外光素无纹。底外露胎无釉区一圈,中心釉下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五孔花插

高18.7公分 底径7.3公分 口径3.3公分。直口,长颈,平肩,敛腹,圈足。本瓶有五口,中央较高,四周较低,上半部看似有五个长颈瓶口,下方下皆以弧壁碗形的器腹。全器施仿汝釉。足缘露胎一圈,足内满釉,中心釉下钴蓝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红花荷露盅

高5.3公分 底径4.8公分 口径10.7公分。撇口,深壁,圈足。通体以矾红描绘花纹,口足内外各为红底留白如意纹饰,杯外白地上书乾隆御製诗一首,内底绘池中荷花、荷叶。外围与口足有相同的如意纹一周。胎体轻薄,质地细腻,红彩鲜豔。器底矾红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外壁所书的御製诗,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清高宗所作之〈荷露烹茶〉:「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御製诗集二集》卷八十八)诗文后加识:「〈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御製」,并描有朱方:「比德」、白方「朗润」印记。院藏另有同式之〈清 乾隆 描红三清诗茶碗〉(故瓷17581),该作乃是纪乾隆十一年清高宗以雪水烹煮三清茶之事,故其上诗文,即为清高宗当时所作之〈三清茶〉一诗。而由本器外壁之诗文看来,本器则为纪念乾隆皇帝以荷露烹茶之作。一为雪水煮三清茶,一烹荷露透茶香,时事虽殊、风雅正同。

清 乾隆 红花荷露盅

高5.5公分 底径4.7公分 口径10.7公分。撇口,深壁,圈足。通体以矾红描绘花纹,口足内外各为红底留白如意纹饰,杯外白地上书乾隆御製诗一首,内底绘池中荷花、荷叶。外围与口足有相同的如意纹一周。胎体轻薄,质地细腻,红彩鲜豔。器底矾红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外壁所书的御製诗,为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清高宗所作之〈荷露烹茶〉:「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御製诗集二集》卷八十八)诗文后加识:「〈荷露烹茶〉一律,乾隆己卯新秋御製」,并描有朱方:「比德」、白方「朗润」印记。院藏另有同式之〈清 乾隆 描红三清诗茶碗〉(故瓷17581),该作乃是纪乾隆十一年清高宗以雪水烹煮三清茶之事,故其上诗文,即为清高宗当时所作之〈三清茶〉一诗。而由本器外壁之诗文看来,本器则为纪念乾隆皇帝以荷露烹茶之作。一为雪水煮三清茶,一烹荷露透茶香,时事虽殊、风雅正同。

清 乾隆 描红荷露烹茶诗茶碗

高5.5公分 口径10.8公分 足径4.8公分。撇口,深壁,圈足。通体以矾红描绘花纹,口足内外各为红底留白如意纹饰,杯外白地上书乾隆御製诗〈荷露烹茶〉一首,内底绘莲花,外为与口足相同的如意文一周。胎体轻薄,质地细腻,红彩鲜豔。器底矾红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茶碗主要纹饰与图版128相同,应为整组成套的茶器。「荷露烹茶」诗茶碗,为乾隆皇帝用来盛放以荷叶露珠水所泡的茶。乾隆皇帝作有不少〈荷露烹茶〉诗,内容皆不相同,不过「荷露烹茶」诗茶壶、茶碗皆用乾隆己卯(二十四)年诗。

清 康熙 青釉瓷水盛

口径4.1公分 底径8.0公分 高7.4公分 深6.4公分。水盛。圆口稜,深壁,上敛下丰,平底,浅挖足。器外壁堆花作流云纹。里外均施冬青釉,色柔和;釉薄处见白骨。器底施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款。

雍正 茶叶末放铜纹瓶

高7.3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6.7公分。撇口,长颈,斜肩,折腹,外撇圈足。全器薄施一层茶叶末色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釉层薄而不均匀,口沿施酱色釉。口沿下方、肩颈处与折腹处皆带有凸弦纹。圈足足底露胎,足内施茶叶末色釉,并有「雍正年製」阴刻篆书款。

雍正 霁青直口瓶

高7.3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6.7公分。直口,细长颈,斜肩,圆腹,圈足。器内壁施白釉,外壁罩霁青釉,釉层浓厚且色泽光润匀亮。白地器底书「大清雍正年製」双圈青花楷款。

雍正 霁青直口瓶

高7.3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6.7公分。直口,长颈,斜肩,垂腹,圈足。器内壁施白釉,外壁罩霁青釉,釉层浓厚且色泽光润匀亮。足底露胎,白地器底书「大清雍正年製」双圈青花楷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19.8公分 口径7.8公分 底径10公分。敞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除足底及器外底,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足边修釉不甚平整。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穿花行龙纹,圈足旁饰海水江牙。足底露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19.5公分 口径7.6公分 底径9.7公分。敞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除足底及器外底,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足边修釉不甚平整。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穿花行龙纹,圈足旁饰海水江牙。足底露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26.8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7.3公分。敞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除足底及器外底,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足边修釉不甚平整。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穿花行龙纹,圈足旁饰海水江牙。足底露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27.5公分 口径8.8公分 底径11.3公分。敞口,深弧壁,圈足。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外壁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不甚平整。器表光素无纹。圈足足底周缘部分沾染黄釉,底为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书款。器表多处带葬污。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7.5公分 口径16.3公分 底径7.2公分。敞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除足底及器外底,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足边修釉不甚平整。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穿花行龙纹,圈足旁饰海水江牙。足底露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7.5公分 口径16.3公分 底径7.2公分。敞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除足底及器外底,全器内外壁施浅黄釉。足边修釉不甚平整。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穿花行龙纹,圈足旁饰海水江牙。足底露胎,器外底书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双圈楷款。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词条  品鉴  品鉴词条  台北  台北词条  细细  细细词条  陶瓷  陶瓷词条  
收藏

 陨石如何快速鉴定

陨石如何快速鉴定   1,气印的存在 由于陨石受到其他因素的不均匀受热,表面上的空气印痕看起来就像拇指按压的手印一样。不同的运势有不同形状的气体印痕。 2,传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