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司马懿夺曹魏的权,当时人为何纷纷叫好?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

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十,司马懿只用了五天就把曹魏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曹爽给办了。在之后的几个月,有五千多人因受到“曹爽谋反案”的牵连而命丧黄泉。

顷刻间,曹魏的政治格局大洗牌。

曹爽一党歇菜了,而原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的司马懿则摇身一变,成了帝国最有权力的人。两年后,司马懿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接过权柄。就这样,在司马氏父子的经营下,曹魏上下已尽为司马氏所把持。

魏蜀吴三国中,最强的曹魏竟然最先事实上“灭亡”,这真是历史的滑稽之处。

而更吊诡的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曹魏落得如此境地,那是活该。据《三国志·魏志·王凌传》记载,其时司马懿诛灭曹爽一党三族,“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姓安之,莫或之哀”。

皇室宗族受到如此严重的打击,时人居然不当回事,一点也不同情。而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轻松取胜也可以看出,当时满朝文武,数得着的世家大族,几乎都站在司马懿这一边。

如此看来,与其说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老奸巨猾、心怀鬼胎要打曹魏江山的主意,倒不如说这是司马懿顺天应人之举:大家都支持的事,难道不是正面的事吗?

所以曹魏到底做了什么,如此不受人待见?

>>>>

1. 草根

说当时的曹魏失了“民心”,在最爱君看来,这话虽然有道理,但不准确。

一提起“民心”,人们多半都会想起“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

政治清明,风调雨顺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四平八稳,海内无事;政治腐败,人祸天灾的时候,大家活不下去了,自然就造反有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那么曹魏当国的时候,百姓们活得怎么样呢?

东汉末年,天灾不断,民不聊生。黄巾起义、董卓之乱、李催郭汜之乱,祸乱一个接一个。群雄割据,仗打起来没有消停的时候。史载东汉末年“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十几个州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如汉朝强盛时一个郡的人口多。

在这样糟糕的时代,活着,是一件非常幸运又非常痛苦的事。

好在命运终究迎来了转机。随着曹操在中原的势力不断增长,人们看到了宇内统一的希望:统一了,自然就息兵戈,不用为生存发愁,可以专心致志过日子了。

而相比于统一宇内这种“以战止战”的方式,曹操做了另一件改善民生并且立竿见影的事:推行屯田制。

▲ 邓艾,曹魏屯田最强者。

所谓屯田,就是政府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组织起来,称为“屯田客”,并设置“屯田官”进行管理,统一指挥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在屯田制之下,屯田客所耕种的土地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属于政府。换句话说,屯田客实际上就是国家的佃农。屯田客所需上缴的田赋,“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如果用政府的牛,你四他六;如果用自己的牛,五五分成。

虽说田赋很重,但有田种总比到处逃命强,至少能把肚子填饱。在政府的强制推动下,乱世中四处逃亡的流民再次被附着在土地之上。而曹魏在推行屯田制的同时,也不忘兴修水利。就这样,农业生产渐渐恢复起来,曹魏的实力也渐渐超过了其他势力,最终独霸北方。

可以说,在曹魏的统治下,广大基层老百姓虽说过得不怎么样,但也坏不到哪里去。“揭竿而起”的不是没有,但都是小打小闹,远不及黄巾起义那种规模。

从这个角度看,“民心”之于曹魏,即使不算“得”,也称不上“失”。

然而,除了上面那种“民心”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民心”。要说到这一种“民心”,曹魏还真有点悬。

>>>>

2. 精英

早在东汉时期,所谓的“世家豪族”便已有所发展。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烽火烧遍帝国之时,世家豪族便迎来了真正的崛起:打着平乱的旗号,豪族们纷纷起兵,攻城拔寨割据一方。

黄巾起义镇压下去后,豪族所拥有的宗族、部曲、宾客、家兵,数量庞大。而一家豪族常常会带领数千家,比如许褚就“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而李典则有“宗族及部曲三千家乘氏”。

在汉末的政治格局里,与黎民百姓“草根”大众相对应,作为当时“精英”群体的代表,豪族世家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群体。

不同的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比如百姓们,这个底线比较低,能活就行。而对衣食无忧的豪族世家而言,“能活”这个诉求显然太低了。

在政治上,豪族希望自己的特权能够获得政府的承认,比如庇护宾客免交国家田赋,免除徭役。在文化上,豪族大多以儒学为家学,希望政府能行仁政——这最符合豪族的利益。

可是很不巧,在曹魏,豪族的种种诉求却没那么容易实现。因为曹魏的政治传统,是以法家优先。而只要是法家的道路,就必然是以集权和法治为核心。

要集权,当然就不会允许在政府之外存在“小政府”。对任何胆敢抵触政府意志的言行,能用法律手段解决的就用法律手段解决,不能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那就依法消灭你。

你想拥有自己的田客、宾客、家兵?

田客只给你交租不给政府交租?

宾客为你出谋划策,为你忙前忙后却不替国家操心?

家兵只听你的命令你说干谁就干谁?

——做梦呢~

曹魏的领路人曹操,就是出了名地讨厌豪族

早在曹操还是“洛阳都尉”的时候,曹操便在县门左右立五色棒十来根。“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做济南国相的时候,见到所辖境内十余县的长吏多攀附权贵,狼狈为奸,便“奏免其八”,能换的全给换了。

在曹操的政治话语里,“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所以他不会像四世三公,大豪族出身的袁绍那样,荫庇豪族的利益,让豪族做大而百姓贫困。对任何能削弱、打击豪族的手段、主意,曹操都是欢迎的。

曹丕称帝后,曹魏的形势有了变化。

对待豪族,曹丕不再像其父那样一味打压,转而与其中一些分享权力,即所谓拉一派打一派。但总体上说,法家的政治道路没有改变。在中枢权力机构上,曹丕继续沿着其父的道路,将三公的权力向中书转移,设置中书令、中书监。这两个职位名义上位列三公,但实际上直接听命于皇帝。如此权力更加集中了。

所以不管怎么说,面对这样一个强力、严厉的政府,世家豪族们心中都是不痛快的。只是看这曹魏势大,不好公开反水,豪族们也就凑合着过了。

>>>>

3. 魏明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其子曹叡继任,即魏明帝。这一年曹叡22岁。

继位之前的曹叡,“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一副政治天然呆的模样。出于对新一届皇帝的不放心,曹丕在临死前安排了四人豪华辅政团辅佐新君。这四个人是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都是曹魏的宿将老臣。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那个曾经“不交朝臣,不问政事”的少年,一上任就表现出过人的政治天赋。派曹真出镇关中,派曹休出镇淮南,派司马懿出屯宛:四个辅政大臣,三个有兵权的全派出去了,只留一个文臣陈群在自己身边,于是曹叡便不受四人影响,“政自己出”。

此后,曹叡一直牢牢掌控着曹魏的最高统治权,不管是对外战争还是对内改革,都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在打发辅政大臣的同时,曹叡也继续其父曹丕时期的政策。一面拉拢世家豪族,在朝廷封大官给他们做,一面又着手改革中央权力架构,进一步加强中书令、中书监的地位,牢牢地握着帝国的权柄。

曹叡有一个“爱好”:喜欢盖房子。

自汉末以来,魏都洛阳一直饱受战乱之苦。董卓之乱时,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将洛阳的宫殿付之一炬。建安年间汉献帝返回洛阳的时候,“宫室烧尽,百宫披荆棘,依墙壁间”,一片萧条景象。

之后二十多年里,献帝都许,曹操王邺,都没有洛阳什么事,直到曹操征讨汉中时,才修了一座殿。后来曹丕称·帝,定都于洛阳,这帝国的首都不建也得建了。

所以曹叡上台后,秉承父志,再盖几栋房子几座宫殿那是理所应当的啊。然而有的大臣却不乐意了。“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但曹叡不仅不听,甚至“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亲自挖土,做大禹、墨子之事。

最后,曹叡盖了太极殿、却非殿、铜马殿、敬法殿、清凉殿、凤凰殿、嘉德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不仅盖了还盖了好多,而且每一个还都极尽奢华。臣下自然是一番狠劝,但最终都拿他没办法。

可见以当时曹魏群臣的能量,根本影响不了这位年轻的帝王。而皇权之盛、权力之集中可见一斑。

曹叡年轻有为,他在位时期的曹魏,被有的史家称为曹魏之最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239年,这位青年皇帝的身体因为淫乐无度,竟在当打之年垮了。

临终托孤,曹叡为接班人拟定了一个“皇族辅政团”:

“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

然而曹叡的宠臣,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却因为与夏侯献、曹肇等人关系不睦而对此颇感不安,于是便向重病中的曹叡进谗,说曹宇不行,又推举当时唯一在曹叡身边的曹爽,以及当时正领兵在外的司马懿。

就这样,在孙资、刘放二人的撺掇下。新君的辅政团从“皇族辅政团”变成了曹爽、司马懿的二人转。虽然曹叡也对这个组合感到不安,毕竟司马懿太聪明,而曹爽的憨曹叡也并非不知,怎奈最后还是这样定下来了。

曹魏的命运,就此开始振荡了起来。

>>>>

4. 恋权

曹魏皇室与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或者说,任何一个想要集权的政府,都不会允许世家豪族在自己的眼皮子下面放肆;而世家豪族要的正是这种“放肆”。

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个领头的,个人能力都很强:有智商,有手段,知道如何把弄权柄。但曹叡的继承者曹芳,接棒的时候还只是个8岁少年,根本谈不上“政治才能”。朝政所依靠的,只有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

这两个人,一个是皇族宗室的代表,以巩固皇权为己任。另一个则是功勋老臣,在朝堂之上颇有威望。

开始的时候,曹爽和司马懿相处得还不错。

曹爽为首辅,不过能力经验都不见经传;司马懿是次辅,但毕竟是有阅历的人:跟诸葛亮掐,跟诸葛瑾掐,灭孟达,平辽东,见的都是大场面,一起玩的都是狠角色。

所以曹爽对司马懿丝毫不敢怠慢,表现得谦恭礼敬。而司马懿也报之以礼,不作倚老卖老之态。

然而,司马懿的威望始终令曹爽感到不安,加上曹爽的朋党也多言司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把朝政都委任他。

于是在曹爽的运作下,曹芳下诏将司马懿由太尉提为太傅,外示尊宠,内夺实权。又把蒋济提为太尉,趁机让自己的弟弟曹羲接任中领军,掌控禁军。自己的亲信,如何晏、丁谧等人皆被提拔,在朝中担任要职。

公元247年,曹爽将郭太后强行迁往永宁宫居住,使其远离朝堂,而司马懿也称病不参政。一个围绕着曹爽的权力集团就此形成,独霸曹魏朝政。

大权在握之后,曹爽迅速飘飘然,变得忘乎所以。曹爽本人的饮食、车马、服饰,皆与皇帝类似,他本人不仅妻妾成群,甚至还将先帝曹叡的宫人占为己有,各种珍奇宝物也是想占则占,并与朋党们日日歌舞宴乐。朝臣如若得罪了曹爽一党,便会被免官。一时间朝野上下乌烟瘴气。许多世家出身的大臣不仅看不顺眼,更是感到恐慌。

原本此时曹爽等人的权势已经够强大了,但曹爽却还不满足。史载曹爽“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只是胡闹还不够,还要“屡改制度”。他希望通过制度的变更,让自己在朝中更加有存在感。

曹爽等人是如何改革的?史料中只有零星的记载,且大多语焉不详,但据众多学者考证,推测当时曹爽等人变更制度,与下面两条有关:

其一,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其二,修改法令。

曹魏时期,地方政府是以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来运行权力的。曹爽则将其改为州、县两级。如其表弟夏侯玄所说,三级改为两级之后,有“省繁费,丰殖五谷”、“官省事简”、“民物获宁”减轻百姓负担等好处。

然而,三级改两级却动了豪族的蛋糕。

自汉代以来,在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中,郡国守相下属的官吏皆由守相召辟本郡人担任,而被召辟的对象,自然大多是出自世家豪族豪族一旦仕郡后,便可利用职务之便鱼肉乡里。

现在,把“郡”这一层拿掉了,无意从豪族嘴里抢走一块肥肉,各路豪族们显然是不答应的。

至于修改法令,则让曹爽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更加紧张了。

就在曹爽独掌大权的这一年,当有的朝臣听说曹爽要“变更法令”的时候,顿时沸腾了。蒋济上书说:

“今二贼(吴蜀)未灭,将士暴露已数十年,男女怨旷,百姓贫苦。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终无益于治,适足伤民。”

国家的法度,如果不是“命世大才”,哪里有资格更改?鄙夷之情不言自明。

就这样折腾了几个回合后,一干朝臣被曹爽得罪遍了。

>>>>

5. 民心

终于,那一天到来了。

高平陵之变,举国的精英,联合起来反对以曹爽为代表的皇室宗族。

如果说曹操当年秉行法家之道,尚有济世救民之德;那到曹丕、曹叡之时,面对世家豪族,其所作所为无一不为集权。

手中的权力大一点,再大一点,如此统治者心里更安心,也更开心。而同理,随着权力愈加被侵夺,世家豪族们却是越来越不安心:

丧失了手中权力,自身的利益如何得以保全呢?

当洛阳城门被司马懿等朝中重臣关闭,郭太后下诏弹劾曹爽的消息传到高平陵时,曹爽惊慌失措。他乱了阵脚。

智囊桓范用计得以出城投奔曹爽处,并劝曹爽兄弟将皇帝曹芳挟持到许昌,调动军队反击司马懿。

然而听着司马懿派来的使者口中说,司马懿指洛水发誓,只要曹爽去职就不伤其性命的承诺;又看着送来的蒋济亲笔写的劝降信。曹爽心中犹豫不决。想来想去,终于曹爽投刀于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主簿杨综闻此大惊:难道要放弃挟天子的大权,跑去东市被人砍头吗?

但曹爽最终还是决定投降。

桓范痛哭:“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怎么会有像你们这样如笨牛一般的儿子!”

曹爽谢幕了,曹魏的天下也就此谢幕了。

关于曹魏和司马氏孰优孰劣,当时吴国丞相张悌曾有这样一段评论:

“当年曹操虽然功高盖世,威震四海,但他崇尚权术,征伐不断。黎民害怕他的威势,但不感念他的恩德。之后的曹丕、曹叡继承了这种风气,大造宫室,又惧怕世家豪族。曹魏失去民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司马懿父子,自从掌握权柄,一直大功不断。除苛政,施恩惠,‘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所以‘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

公元266年,在高平陵之变17年后,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的酝酿,司马炎行魏晋禅代,曹魏作古。

一个属于世家豪族的时代开始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司马  司马词条  当时人  当时人词条  叫好  叫好词条  纷纷  纷纷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