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孙子兵法》讲“五事七计”是影响战争胜负...

阳明悟行学宫:“为往圣继绝学”之宏愿,倡导“体用一源、知行合一、修学并举”为宗旨的中华国学真修实证的修学平台。

  

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孙子兵法》讲“五事七计”。“五事”作为判断战争双方优劣势的依据,孙子认为:“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意思是说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法令。对这些因素的具体所指,孙子也作了解释,他写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第一个“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相互怀疑。这里要说到一个人——吴起,他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吴起作为魏国主将却跟下等的士兵同吃同住,一次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跪着亲自为他吸掉了脓液,士兵们无不深受感动。但是那个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却痛哭不止,有人感到奇怪,不禁问道:“将军如此对待您的儿子,您为什么要哭呢?”这位母亲回答道:“吴起也为我的丈夫吸过伤口,之后丈夫就奋战而死,现在他亲自为我的儿子吸脓疮,我的儿子肯定也会奋战而死,这就是我哭的原因。”吴起的做法是在收买人心为他卖命,目的就是达到上下一心。

第二个“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要知天时。大家都知道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可以说是看透了天时。而大战之前,曹操的谋士程昱(yù)、荀彧都提醒过小心孙、刘用火攻,但是曹操并没有放在心上,结果大败。赤壁之曹军百万大军全军覆没,曹操痛哭郭嘉之死,“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还有一个跟赤壁之战类似的发生在明朝的战役——鄱阳湖之战,当时朱元璋也是巧妙的利用风向,用火攻以二十万大军大胜陈友谅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可见知天时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第三个“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战场的广阔与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古人讲用兵之道特别讲究“地利”,例如“失街亭”,其原因主要在于诸葛亮自身的失误,他错用了马谡守街亭。马谡实际上是一个奇才,例如他向诸葛亮提出“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诸葛亮忧心司马懿受到重用时,马谡以反间计使其被削去兵权。而马谡失街亭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不知地理。

  第四个“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关爱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孙子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应具备五种品德: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明,而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智慧,没有智慧不足以为将。

第五个“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物资调配。

“五事七计”中的“七计”是由“五事”演化而来的,就是用七个方面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具体分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

《孙子兵法》的首篇中讲:“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意思是如果君王听我计策,用计定能胜,我便留下,如果君王不听我的计策行事,用计必然失败,我就离开。这句话表明了兵家思想权变之处,也就是识时务。汉初的著名军事家韩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韩信早年贫穷,为了建立功名投奔项梁的军队,并无建树,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

后来犯法被判处斩刑,同伙的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夏侯婴,韩信知道夏侯婴与汉王交情深厚,便大声对夏侯婴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感到他的不同凡响,又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夏侯婴和韩信交谈后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向刘邦进言,刘邦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汉军与楚军争雄不利,不得不退入汉中,汉军到达南郑时,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但是汉王却还是不任用自己,于是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刘邦,刘邦骂道:“别人逃跑就算了,怎么你也逃跑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谁呢?”回答说:“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汉王说:“我当然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既然你如此看重他,我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还是留不住韩信。”汉王说:“那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立即拜谢说:“太好了。”

于是汉王立刻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却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大王要任命大将都很高兴,都以为大将军非自己莫属。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韩信当上大将军以后,果然不负众望,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以少胜多,很快帮助刘邦平定了北方。可见,人主是否具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胸襟,对于将帅才能的发挥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也正因为如此,孙子才特意在兵法开篇就讲到了这个问题。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所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感谢您的收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阳明悟行学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词条  胜负  胜负词条  战争  战争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