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空印案显示出皇帝和官员们之间的不信任关系?

中国明代初期有一个重大事件,皇帝朱元璋地方计吏拿着空白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做法很不满,对一众官吏进行了严惩。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史称“明朝空印案”。那么这个明朝空印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初期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规定,每年各个地方都要派遣计吏至户部,将当地一年内官员财政支出和所有的钱谷数目上报给户部,各级上报的数目与户部记录的数字必须完全相一致,稍有差错,就要被驳回重造账册,还必须加盖原衙门官印。这有点像现代的会计,每年年底都会做一次清算。但是那个时代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错了重新再打印一份就好。各个地方官员从当地赶到户部路途遥远,要是错了,再重新来一遍,不但给官员造成麻烦,审核的时间也会延后。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官员们都会事先带上一个盖有官印的空白册子,如果遇到账目不对的情况,就可以用空白册子代替,省去来回奔走的麻烦。这边空白册子也不是随便就拿来用的,上面盖有骑缝印,除了用来记账没有其它用途,而且从元朝开始就有这个习惯,户部也从不干预。

但是朱元璋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觉得官员之间会弄虚作假,趁机多报或假报账目,于是下令将一干官员严办。明朝空印案的大致经过就是这样,是当时比较大的事件,连坐数万人。

空印案起因

空印案是朱元璋下令对一众官员持空白册子的行为进行严惩的一件相当轰动的事件,诛杀了数百名官员,连坐数万人,在当时好一阵议论。那么空印案起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情的起因有三个,主要原因是明朝时每年的大概年末的时候,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然后由吏部汇总入册呈给皇帝看,看看一年各地的支出是怎么样的,这也是整个事件的开头。

而事件的经过也是空印案的重要原因是就像所有对账一样,收入和支出必须相同,所以官员上报的账目必须和户部记录的完全一致,审核才算通过,才能进行结算。如果有一点不同,哪怕很细微的差别,都不能通过审核,必须重新造册,再重新审核。重新造的册子又必须盖有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想想都觉得麻烦,更何况当时可没有什么飞机、高铁,都是马车来回颠簸。为了节省时间和免于往来奔波的麻烦,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会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防万一。这就是“空印案”空印一说的由来。

最后事件的结果也是空印案的个人原因,钱粮在运输过程中必定会有损耗,所以户部发的数量和官员实际收到的肯定有所不同。只有到了户部将要申报之时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官员们准备一个空白册子无可厚非,但是朱元璋并不理解官员的做法,凭着他的猜疑和独断将所有牵连的官员都诛杀了。

综上所述,空印案起因官员只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提高效率,却不想最终招来杀生之祸。

明朝空印案评价

明朝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的令朱元璋震怒的一件事,起因是地方官们为了省去来回奔波的麻烦,所以在前往吏部进行财政数目和钱谷数结算时,持一本空白册子以备不时之需。却遭到朱元璋的严惩,对于明朝空印案评价,接下来一一细说。

对于这件事的评价,有三点可说。第一从事件本身来说,空印案大致说得是每年核算时,官员们携带记录自己当年所领钱粮的册子去吏部进行核算,这很正常,一年到头下来,皇帝总要知道国库的花销都去了哪;第二从官员方面来说,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和来回奔波,官员会携带两份册子,一份是根据自己实际领到的钱粮进行记录的准备上交的册子,;另一份是盖有官印的空白册子,毕竟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古时候册子要起作用都是要有官印的。被盖了官印的册子也不能用来做其它的事,完全不必要担心官员们会起什么歪心思,所以从官员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做法无可厚非。第三从朱元璋的方面来说,官员的做法并无差错,只是出于方便,提高办事效率,而且早在元朝的时候就存在的做法,也没有法律明令禁止。朱元璋凭着自己的以为,就诛杀了那么多的官员,这在百姓和其它官员的眼中看来,不是一个明君会做出的事,会对自己的权威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那么多的官员说杀就杀,一大批人才流失,对于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只会有害无益。在这件事上,朱元璋的猜疑、小心眼会有损帝王的形象。

综上所述,明朝空印案评价只是官员们为了省事的一种做法,也许有不足的地方,但朱元璋对于一众官员的处罚却有欠稳妥,某方面显示出皇帝和官员们之间的不信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空印  空印词条  官员  官员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信任  信任词条  之间  之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