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明朝最精锐的神秘“狼兵”部队是如何被玩残的?

明朝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活跃着一支战力恐怖的地方部队,史书上称之为“狼兵”。东南沿海倭寇横行,狼兵跋涉千里,杀得倭寇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为明朝的“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狼兵”,最早出现于《明英宗实录》,主要指广西少数民族土司的私人武装力量。狼兵以步兵为主,骑兵相对较少,他们使用的武器非常特殊,以“狼筅”、“铁标”为主,还配有少量鸟枪。

狼筅是狼人独创的一种武器,类似于狼牙棒,后被戚家军所采用,形状如下图:铁标是以精铁铸成的六寸小箭,箭头涂有剧毒。狼兵作战时一百三十步的距离用鸟枪,三十步内用铁标,二十步内用狼筅。武器装备只是上阵杀敌的软实力,铁的纪律才是狼兵得以“勇冠天下”的制胜法宝。史料中记载,广西土司治军非常严格,明人沈希义说:

“狼兵亦瑶、僮耳。瑶、僮所在为贼,而狼兵死不敢为非”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是所有土司中治军最为严格的,有记载称:狼兵最重要使命就是征战。明代中期,广西社会矛盾尖锐,“蛮寇多系瑶僮”,他们依仗地势,和官军打游击。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只有土官狼兵熟知地形、谙识贼情,于是狼兵渐渐受到明朝政府的重视。

从明英宗起,狼兵就被大规模征调至两广、江西等地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缉捕盗贼,然而狼兵最大的功勋,还是得益于抗倭大战。

凶悍、勇敢,特别能战斗是狼兵与官兵的最大区别,只要有狼兵投入战斗,十出必有九胜。正德年间,朝廷征调东兰土司韦正宝到惠州剿倭。韦正宝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一直打到倭寇的老巢九连山。因一时大意,惨遭敌人重重包围,中毒箭身亡。

当噩耗传回大营时,韦正宝年仅15岁的儿子韦虎臣默默擦干眼泪,毅然接过父亲的大旗,抱着必死的决心,指挥狼兵杀向九连山,一举全歼敌寇。七年后,韦虎臣又率领五千狼兵,在雷州大败倭寇,一路追杀到海南,终将其全部歼灭。

嘉靖三十四年,浙江地区匪患猖獗,朝廷决心发动一场大会战,彻底荡平盘踞在嘉兴一带的两万余名倭寇。江浙等地的官军连战连败,已如惊弓之鸟。主帅张经认为,官军不堪大用,唯有征调广西狼兵才能克敌制胜。所以张经不惜冒着贻误战机的风险,坚持要等狼兵入浙后才发动进攻。狼兵一如既往的发挥着招之即来,来即能战的顽强作风,三战三捷,歼敌三千余人。

继韦正宝、韦虎臣之后,又出现了抗倭英雄韦起云、韦应龙。韦氏四代土司为明朝征战东南六十余年,可见明朝广西狼兵的重视。

广西狼兵有着浓厚的八桂子弟血性,每临战阵都抱着“可死不可败”的决心,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广西狼兵因战力而起,也因战力而亡。

明朝中后期统治腐败,官兵战力惨目忍睹,朝廷对狼兵也就越发的倚重,以至于到后来对狼兵的使用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每有战事,必调狼兵助阵。频繁的出征,使得狼兵骄纵之气越来越盛,再加上土司之间互不统领,各土司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仇、私恨,以至于各地狼兵常常在驻地仇杀私斗。

到了后期,狼兵纪律越来越差,狼兵在百姓心中不再是“如狼如虎”的美誉,而是“贪婪如狼”的诋毁。正德五年曾有大臣建言:

“顷因林贵逋诛,调用狼兵,所过剽掠劫杀,鸡犬不遗,谋之不藏,莫甚于此。然事巳无及,愿自今勿轻调用。”

屯戌是狼兵没落的最重要原因。大量狼兵被调往各地屯田戍边。大家想一下,狼兵长于广西十万大山,他们是天生的战士。如果被耕田圈养起来,即便是野狼,也会变成温顺的绵羊,更何况是狼兵。慢慢地狼兵放下了猎刀,拿起了锄头,变得和农民无异。

战力的退化,在加上后来清朝的八旗制度的建立,狼兵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狼兵是明朝精锐中的精锐,是广西的骄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明朝  明朝词条  精锐  精锐词条  部队  部队词条  神秘  神秘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