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大名府是北宋的哪里 大名府如何走向衰落的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肯定不会对大名府这个地方陌生,因为小说中曾多次提到此处。大名府旧址是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历史上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北宋宋仁宗年间,大名府乃宋朝陪都,其地位升至顶峰期。不过后来大名府遭到非常严重的水灾,整座城池都被洪水淹没,从而走向衰落。今天就准备给各位讲讲有关大名府的历史,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看。

鼎盛大名

曾经的大名府繁荣得过了头,被誉为“北京大名府”,意为当时大名府的繁荣程度可与现在的北京媲美。

大名府最早为人们所知,是在春秋时期。一开始作为卫国的属城,大名府被称为“五鹿城”,这个名称在历史上还是挺有名的。可见,大名府很早就已经被人们熟知了。不过,在混乱割据的春秋时代,大名府注定不会只属于卫国。

进入战国时代,在战争的推动下,大名府很快就变成了魏国属城,此后,大名府一直在各个国家的版图上飘忽不定。而由于大名府曾经隶属魏国,它后续的名称中多带有一个魏字。这样的情况一直保留到唐朝唐德宗时期,此地终于更名为大名府,取的是个吉祥兴盛的好兆头。

不知是不是这个名字给了大名城气运,一进入宋朝时期,大名城就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北宋初期,赵匡胤刚刚夺得皇位,对于被献于契丹的土地、城池一时间也是无能为力。在最佳防御地带已经被赠送出去的情况下,赵匡胤只能下令将整个大宋向南。这时候作为中原门户的大名府简直是扼住了大宋的咽喉,一度被赵匡胤设置为北宋陪都,这足以看出大名府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

被设为陪都之后,在北宋朝廷的重视下,大名府似乎突然就有了活力,开始火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百万人口大的城市。

在军事上,北宋朝廷为抵抗契丹,竭力将其打造为一个军事重地,这个举措,无疑加速了大名府的发展;在经济上,在还未被设置为陪都之前,大名府因其卓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就发展的相当好,如今再加上陪都之名,经济发展的速度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就这样,因其重要的军事地位以及发达的经济,大名府成为了“北京”一样的存在,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大名”。《水浒传》赞其:“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如今看来,是一点也不差的。

不可逃脱的衰败

如此繁华出名的大城市,衰败起来也是一点也不含糊。

巅峰过后往往就是衰败,大名府在宋代盛极一时,宋代之后,自然就迎来了败落。元朝时,疆域辽阔,不再设置陪都大名府失去了政权的强有力支持,一时间地位骤降,但名气还在。进入明朝,大名府遭受了它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洪水。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漫灌了整个大名府,肆虐的洪水冲垮了高高的围墙,横扫了城内各大建筑,一时间,大名府内,一片狼藉。经此一劫,大名府各方面都深受打击,城中昔日繁华景象再也看不到,唯余数米深的淤泥昭示着这场灾难的惨烈。在这样悲惨的境况下,大名府人口骤减,搬走的、死亡的,这场洪水,让大名府几乎沦为空城。

就此,大名府失去了所有,经济、人口、万座楼阁,一切它曾经繁华的代名词都化为乌有,它一步步走向衰落,沦为了今天的一个小县城。

无可奈何的灾难

作为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大名府的衰败绝不是因为丧失了政权的支持,而是因为那场毁天灭地的洪水。

都说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大名府的衰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一场洪水让曾经繁华堪比当今首都的大名府顷刻间毁于一旦,看着被淤泥掩埋的故土,居民们死的死,搬走的搬走,光辉了上千年的城市,一时间竟沦为空城,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无人居住,被划成小县城,这样的结局任谁也没想到。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对于大名府的遭遇与衰落,我们也只能叹一句:世事无常,是它的命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名  大名词条  北宋  北宋词条  衰落  衰落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  哪里  哪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