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朱棣为什么要迁移京都到北京

说到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是将京都建立在南京的。一般情况喜爱,开国皇帝建立京都在哪个地方,后面的皇帝都会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朝却不一样,等到朱棣上位了之后,他却把京都从南京迁移到了北京。这是为什么呢?朱棣为什么要迁移京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朱棣为什么要迁移京都到北京

1.1、靖难之役让朱棣对南方彻底失去信心和能力。这样说朱棣过长江以后所向披靡很快,统一全中国,但是,南方很多事实际上还是不服朱棣的统治,那么对于朱棣来说,只能重用锦衣卫,这些特务组织来进行维护统治。这是从长远来看,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是最合适的。

1.2、迁都北京可以震慑蒙古,君王守社稷。朱棣上台后先次发动六次对蒙古的战争,都是御驾亲征。朱棣迁都北京后,把大量的资源顺着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运到了北方,达到平衡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实现了均衡发展。

1.3、朱元璋死后朱元璋所订立的。藩王守边的战略已经不适用,只能使用天子守国门。因为对于朱棣这样一个藩王造反起家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信任另外一个藩王,帮助他守卫边疆,很显的一个例子是,宁王就被迁到了江西南昌。当然对于朱棣来说,主要还是攻打蒙古,彻底灭亡蒙古!

1.4、朱棣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在朱棣眼里,北方的北京是中心之地,可以保卫大江山万世一系。按照风水学的原理来说,建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而迁都北京或许可以,避免这个命运。

2、朱棣迁移京都是否正确

事实上迁都一事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在考虑了:当初元末群雄并起之时朱元璋从自己的老家淮西一步步发展壮大,南京附近的州县是其取天下的基本盘,因此在当时以此地作为挥师北伐的后方基地不失为智之举。然而当公元1368年徐达奉朱元璋之命驱逐了元顺帝后南京就不再适合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都城了——在此之前南京还从没成为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都,定都于此的都是偏安江南的短命王朝。如果朝选择定都于此其实是对北方边防极其不利的。朱元璋看到了这点,因此他很早就考虑迁都,不过在他的备选名单中并不包括北京——这是因为北京在此之前由辽、金、元三个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了四百余年,在朱元璋及其政治班底看来:这是一块高度胡化的土地。朱元璋理想中的都城是长安、洛阳,因为他也希望将自己的大王朝建设成比肩汉唐的盛世。然而时代不同了——当他派人实地考察了长安、洛阳的情况后发现:在经过一次次的战乱后残破的长安、洛阳已不再适合作为一个大国的都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元璋留在了南京,但这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朱元璋死后皇位由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继承。朱允炆刚一登基就意识到:自己那帮年富力强又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皇叔们压根就没瞧得上自己,于是他和自己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秘密商议削藩,这就加深了以朱允炆为核心的朝中央朝廷同地方藩王之间的矛盾。1402年燕王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成为大皇朝的新皇帝。北京(当时的北平府)作为朱棣的起家之地而经营多年,朱棣继位后一直有心迁都于此。同时北平地处农耕文和游牧文的过渡地带一直是朝的边防重镇,朱棣担心若定都南京会使后世子孙沉迷于江南的繁华富庶而忘却北方的边防安全,从而不利于朝的整体国防建设。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就下诏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九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完成。次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至此朝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全部工作。朱棣在北京营建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北京故宫(当时称紫禁城),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天坛、太庙等如今的北京地标性建筑。

特别声: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棣为什么要迁移京都到北京  京都  京都词条  迁移  迁移词条  北京  北京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中国

 大明军队依靠什么打败蒙古铁骑

蒙古铁骑把宋朝打成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最终又把南宋灭亡,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朝代,元朝。蒙古军队也被称为蒙古铁骑,元朝时期的中国领土疆域更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