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郭淮怎么死的 姜维如何击杀郭淮和徐质的

在演义中,郭淮曾多次和蜀军交战,并且战绩出色。不过有一次姜维率军将司马昭困于铁笼山,此时郭淮带领魏军杀入,和司马昭里应外合,从而击败姜维。此后郭淮决定乘胜追击,结果却被姜维反杀。不过正史上,郭淮并不是这样死的,他于255年病逝,死后被追赠大将军。演义里为了突出姜维,才设计让郭淮死于他的手上,如果双方真的比拼武力,郭淮不一定会输给姜维。

姜维北伐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关门弟子,自然有勇有谋,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更有曹魏夏侯霸来投。可谓如虎添翼。姜维于是不顾费祎反对,发动了对曹魏的多次讨伐。虽然互有胜负,但姜维不愧武侯弟子,在铁笼山一战临危不乱,轻易击杀了曹魏大将郭淮和徐质。

其实姜维的北伐史,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充分说明了“兵者,诡道也”。不但要求谋略过人,而自身更要有硬实力,真功夫。

三国后期人才确实与前期没法比,如前期的二十四名将,只剩邓艾与姜维二人了,而在姜维前几次的北伐中,邓艾还未加入战斗,所以姜维真正遇到的对手还不多,大都是因为蜀国后力不足导致不得不退兵。而姜维能斩杀郭淮与徐质正是其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表现。如若不是此二人战死,估计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在铁笼山插翅难逃!

姜维如何斩杀徐质

先按顺序,看下姜维如何斩杀的徐质。

公元253年,姜维率军二十万北伐中原,讨伐曹魏。虽然名为讨伐曹魏,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讨伐司马家族了。一面结好羌兵,一面进攻南安。不过羌兵确实唯利是图,左右摇摆,只要谁给钱,就听命谁。蜀国既然起兵,魏国自然要防御。西线大将郭淮急忙申报朝廷求援。

司马昭问道:“谁敢去敌蜀军?”辅国将军徐质愿意前去,司马昭大喜。因为司马昭知道徐质虽然谋略不足,但十分勇猛,有郭淮在前线,再加上徐质这样的猛将,西线无忧矣。司马昭于是与徐质一起增援前线,支援郭淮。

徐质果然不负众望,手中开山斧英勇无敌,与蜀军一个照面就给姜维来了个下马威。

蜀军的廖化,张翼虽然年纪高大,可以算做是久经战阵的名将了。徐质以一敌二,连败两人,杀败蜀军,确实难得。不过两军作战,勇猛虽然重要,但谋略更不能少。接下来的夺粮之战,就充分暴露了徐质有勇无谋的缺点。

姜维回到寨中,与夏侯霸商议如何应敌,徐质这样猛,一般人还真干不过他。可是夏侯霸却不以为然,建议用埋伏之计。姜维恍然大悟,于是命军士用木牛流马在铁笼山后搬运粮草。司马昭果然不如其父司马懿谨慎,命大将徐质率军夺取粮草,以为这样就可以击败蜀军。可惜徐质只顾抢夺粮草,被廖化,张翼两面夹攻而败。徐质人困马乏,正逃命间,被姜维突然杀出,一枪刺倒战马,众人上前将徐质斩杀。

可怜勇将徐质,只顾拼杀,又无援军,最后猝不及防被姜维杀害。此战也说明司马昭的用兵之法确实不及姜维,命人去偷袭粮草,竟然不派援军,万一中埋伏必将有去无回。而此时的司马昭估计在军中正洋洋得意,不想蜀军打着魏国旗号冲入寨中,司马昭被打得大败,慌张之中只得率军去铁笼山上驻守。

郭淮怎么死的

郭淮久经战阵,在诸葛亮时,就曾为司马懿副手抵御蜀军。现在听到司马昭被围,郭淮决定先破羌兵,再救司马昭。郭淮命陈泰诈降羌王,献计偷袭魏军营寨。郭淮设计擒拿羌王迷当,迷当率众而降。羌兵毫无信义可言,马上又把枪头对准了蜀军。

原著中写道:魏兵多半杂在羌人部内;行到蜀寨前,维令大兵皆在寨外屯紥,迷当引百余人到中军帐前。姜维、夏侯霸二人出迎。魏将不等迷当开言,就从背后杀将起来。维大惊,急上马而走。羌、魏之兵,一齐杀入。蜀兵四分五落,各自逃生。

既然是魏兵与羌兵的双重攻击,蜀军肯定不敌。姜维骑上战马,夺路而逃。郭淮一见姜维想跑,于是拍马直追。姜维走得匆忙,只带了弓没有箭。所以连续翻身射郭淮,郭淮见到的都是空箭,于是不做准备直追姜维。郭淮拉弓射姜维,可能是姜维小宇宙爆发,居然空手接住了飞箭,回身使劲一射,正中郭淮面门。可怜这位曹魏西线大将最后落得战死沙场,姜维见后面魏军赶到,只拿上郭淮的长枪而去。

此战姜维大展神威,虽然被魏军冲散,但能射杀郭淮,斩杀徐质,也算是挫败曹魏威风,将功补过了。可见战争变幻无常,主将不可轻易涉险,如果郭淮再大点劲射死姜维,那蜀国必亡。而郭淮作为主将,不派兵追杀姜维,单枪匹马而去,确实也显得过于鲁莽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怎么  怎么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