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怀孕1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孕1月胎教完全方案

  当肚子里突然有了一个小生命,经过初期的慌乱失措后,身为准父母的你们,是否已经做好接受胎儿、照顾胎儿、培养胎儿的准备?在孕育胎宝宝的第一月份里,你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又应该从哪些事情做起呢?请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关注胎宝宝的成长,成就胎宝宝的未来吧!

  怀孕1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幸福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妻子刚参加学校一个活动回来,感觉小腹有些胀痛。当时她只是纳闷,因为离月经来的日子还有好几天呢,有点心慌慌的,就和丈夫说了。丈夫心疼老婆,立即带着她去了附近的一个门诊。没想到,大夫竟然告诉他们,妻子已经怀孕三周了。妻子不敢相信, 双手按着肚子,喃喃自语道:“我怎么没什么感觉呢?”丈夫则哭笑不得,打趣说:“你呀,小宝宝还不到一个月,你又是一个马大哈,当然就没什么感觉了。”

  孕1月胎儿的变化

  在孕1月里,卵子与精子相结合, 形成肉眼见不到的受精卵,一个新生命就基本形成了。受精卵不断分裂,移入子宫宫腔后形成一个实心细胞团,称为“桑胚体”,这时的受精卵就叫胚泡。当胚泡外周的透明带消失后,它会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埋于子宫内膜里, 这就是“着床”。受精卵在受精后7 ~ 12天着床,逐渐成长。

  着床一般在受精后6 ~ 7天开始, 在11 ~ 12天完成。受精卵着床后直至发育到第8 周为止,称为胚芽。发育到第3 周末的胚芽,长约0.5 ~ 1厘米,重约1克,用肉眼便可以看见。 这时的胚芽只有头部和身体两部分。其中头部非常大,占了全部身长的一半,与头部相连着的躯体,很像小海马的形状,有着长长的尾巴。在外观上,这时人类的胚芽与其他动物的胚芽并没有太大区别。手脚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

  胚芽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绒毛组织,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胎盘。胎盘是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成分和排出代谢产物的工具。

  这个时期的胎儿,虽然眼睛、鼻子、耳朵还没有成形,但已经有嘴和下巴的雏形了。同时,血液循环系统器官、脊髓神经系统器官,还有脑袋的原型都已经出现了。在这个时候,胎儿的肝脏也开始显著发育;尤其以心脏的发育尤为显著。在第 2周末心脏就成形,从第 3周末起开始搏动。将胎儿与母体相连的胎盘、脐带,这个时候也开始发育了。

  注意:现在,“胎儿”已经在妈妈的子宫里安营扎寨了,准妈妈要更加注意营养和休息。

  孕1月母体的变化

  孕1月就是从末次月经首日起到第4周的这段时间。在孕 1月中,大部分孕妇都没有很明显的征兆,当然,也有些人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身体疲乏无力、发热、畏寒等。

  孕期小知识

  ●怀孕征兆●

  1.停经

  停经是判断怀孕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健康的育龄妇女,平时月经周期有规律,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与异性发生性行为之后,当月月经没有按时来,并过期 10日或 10日以上,就很可能是怀孕了。

  也有一些人虽然怀孕了,也会在月经期间有少量出血,但比正常量少,色淡,时间短,有时被误认为是月经,这时就要注意是否伴有早孕反应,以进一步确定怀孕的可能性。

  2.早孕反应

  大约一半妇女在怀孕早期(大约停经 6周)都会有早孕反应,通常表现为头昏、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吃酸性食物、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

  这时候,乳房的大小形状还没有明显变化;子宫约有鸡蛋那么大,在肉眼看来和没怀孕时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由于没有明显的妊娠征兆,大部分孕妇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了。所以,已婚育龄女性一定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平时不要随便吃药,不要轻易接受 X线检查,更不要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为胎儿准备良好的母体环境。

  注意:在这一阶段,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乳房胀痛或是像“感冒”了的感觉,比如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出现发热、发冷等症状,不用担心,过几天这些症状会自动消失。为了防止或缓解妊娠纹的出现,准妈妈最好从现在就开始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加皮肤对抗外力牵拉的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怀孕1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怀孕  怀孕词条  一样  一样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孕期

 怀孕中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怀孕中期是指导怀孕4至7个月期间,此阶段的准妈妈应该是处于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因为早孕反应已经过去,而且身体还不是太笨重,但同时也需要做好各项保健工作,下面,...(展开)

孕期

 生女孩的秘诀及身体特征

 生女孩的秘诀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支几招,一起来看看吧。  一、生女孩的秘诀  1、房事注意事项  同房的时间:排卵日的前两三天仍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展开)

孕期

 男性“晚育”并非越晚越好

 对于生育的“黄金年龄”,大多数人关注点多集中于女性,其实男性的年龄也至关重要,男性生育年龄过大,已成为目前导致不孕不育主要原因之一。专家提醒,虽然政府提倡晚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