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理顺家庭关系是落实好家庭教育的前提

育邻梦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与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完全两个样子该怎么办?

人们常用“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形容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类之所以从自然界极为弱小的动物群体一跃成为最高等级的动物,适应能力可见一般。人类天生具有适应环境的学习能力,孩子能够学会他们接触到的几乎任何技能,孩子具有天生的行为可塑性,这也是教育活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试想,孩子不能适应成长环境、没有应变和模仿能力,那么教学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学习到家

孩子最懂“入乡随俗”

刚出生的孩子不带“一丝牵挂”、不带任何智慧或财富,他们唯一随身自带的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学习能力,他们懂得如何快速“入乡随俗”。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便能够辨识亲人的味道,就会表现出“认生”的行为,这就是孩子适应环境的基础表现。孩子并不像成年人,起初他们的意识之中并没有谁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疏概念,他们知道的就是谁在我周围出现的次数多、谁能够给我吃的、谁陪伴我玩儿......接触次数成为孩子最初辨别亲疏关系的基础。孩子也能够容易辨识亲人不同的陪伴方式和方法,记住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包容的、祖父母是有求必应的。同时,孩子们能够很快根据陪伴对象的不同调整他们的应对方式。

孩子是在大人的教导下认知到谁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而且是在无数次重复下形成的结果,认人初期由于小孩子将与自己亲人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认为作“亲人”而闹出笑话也不在少数。因为,人的记忆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形成具有特定标识的印记,那些未能得到强化的记忆就会被遗忘。《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山村里,人们发现狼群里有两个人类孩子。人们打死了狼后,在狼穴里发现两个狼孩,大的八岁叫卡玛拉,小的两岁叫阿玛拉。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阿玛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马拉活到十六岁,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学习“专家”,他们会模仿家人日常行为中几乎所有可见的行为。因此,孩子家庭关系的亲疏也是十分敏感的,比如家庭关系不是很和谐,某位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久了孩子就会产生对这个人的不好印象,最常见的就是在家庭婆媳之间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彼此诋毁对方。孩子的视力具有“近视眼”的特性,他们会更亲近能够时刻陪伴他们、满足他们任何需求的人,这就是那些从小被遗弃的孩子和亲生父母没有任何亲近感的根源。

人生之中最宝贵的就是健康活着的时间,物质财富可以通过时间赚取,而时间一旦失去就永无回头之时。现代社会分工协作带来的最大难题就是中年人如何分配工作时间与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之间的关系,2020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757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受访家长表示兼顾工作和陪伴孩子学习很吃力,小学生家长尤其感到吃力。

和睦相家

理顺家庭教育关系

不同家庭成员在有各自不同的职责,但在关于孩子家庭教育问题上须有协调并达成相对统一的教导方案。有人说:“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小组成单元,家庭本身就是一个混合型小社会,这个小社会中有老年的祖辈、中年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成长经历,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礼仪习惯。当然,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有不同的工作使命,比如孩子的使命就是学习、练习融入集体社会生活的技能;中年夫妻负责家庭建设中的工作、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肩负着育儿、赡养老人的职责;老人的职责就是在家庭中辅助年轻人整理好家务,在子女不在跟前时照看孙辈。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工作应该各司其职。”社会是分工、协作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密不可分的一份子。在家庭中不同辈分的家庭成员同样需要“各司其职”,古代家庭遵循“男主外、女主内”,中年男子负责在外赚钱养家、处理家庭劳动中的“重力”活儿;中年女人负责处理家务,同时教导孩子、赡养老人,也就是“好女人旺三代”说法的根源所在;老年人则侧重于安享晚年,在必要的时候协作子女处理家庭事务,但绝没有处于中心位置的意义,比如孙辈的成长就不是祖辈需要“揽截”的活儿。当孩子的父母在场时,祖辈尽可能不管孩子的事情;当孩子的父母不在场,祖辈也尽可能按照其父母的方式、方法管教孙子,让家庭教育有延续性和连续性,而不是每个家长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管教孩子

家庭生活无小事,每件都是关系到家庭幸福生活大事情,没有一种关系都是关系到家庭成长身心健康的大事件。作为祖辈,需要适应相对身份的变化,对家庭事务处理更多应放权给子女,特别是在如何管教孙辈的事情上,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儿子、儿媳能够处理好。作为祖辈应在儿子、儿媳忙于工作无法抽身看管孙子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不是自己将自己变成主导孙子成长的人,尽可能避免为教导孙子的事情与儿子、儿媳发生冲突。每个人都必定会经历孩子、中年、老年这三个人生阶段,也都会是别人的儿子/儿媳、公公/婆婆。因此,每个人都应对换位思考,多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换个位置坐坐”,多换位思考、换位处事才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老话所讲:“在哪座山就唱哪山的歌。”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是孩子、学生、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这是我们在家庭中角色变迁的历程,在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但是,无论在在哪个时期,家庭都应当如同企业一样拥有相对完备的家规,做到家庭中始终有一个相对的“主心骨”,特别是在关于孩子的成长教导方面宜达成相对统一的教导方式。在教导孩子的问题上最忌讳不同家长各做一套或者心血来潮式的“打点”教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不断变化新花样而有没恒心坚持。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理顺  理顺词条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落实  落实词条  前提  前提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亲子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该怎么做

1、唠叨式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