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家庭教育的底线:避免孩子出现“空心病”

这个底线思维用我曾经的话说,就是一个孩子的优秀主要孩子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有关系但不是太大,而一个孩子的糟糕与不幸,则主要是父母不良教育的结果。

北大心理学者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针对当下许多优秀孩子出现的心理严重障碍,却又难以治愈的现实,提出一个概念“空心病”。

用徐教授的话说,“‘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大概有这么几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英国诗人说过一句话,“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当我们物质匮乏时候,为了活下去忍耐性特别强,对于心理问题无暇顾及,也很少产生心理问题,然而一旦物质极大丰富后,“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随之产生出许多层次不同的心理需要。

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就是低层级需要是基础,一旦满足后就要追求高层级需要,比如生理需要满足后,就会追求安全感需要,而后是社会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个人价值需要,后来又提出来还有自我超越需要。

对此,我们可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但更加积极的说法是,“人是潜能无限的”“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活着,没有生活追求目标时候,外表看似与常人无异,可是自己心中就会出现“空心病”现象,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用徐凯文教授一个求助者的描述,“我原来还站在一块极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现在已经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是不对的,它变成了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到恐惧。”

有个高考全省前三名的孩子,原本有非常好的科研前途,可是进入大学第一个月就有自残行为,后来持续治疗效果都不好,考试获得第一名认为再也没有目标可求,最后没能毕业无奈退学。

据徐凯文教授的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残酷现实。

因此,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不是为了孩子出类拔萃,也不是要求孩子光宗耀祖,必须认识清楚底线是让孩子起码身心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才会正常的努力拼搏,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真正不畏挑战,出类拔萃去迎接未来,而不是被家庭胁迫着争夺荣光。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到了多少呢,尤其这个衣食无忧的时代,大家竞相比较的年代,对此,徐凯文看的非常清楚:

“弗洛伊德时代是强调神经症的时代,很多神经症的产生是因为强大的超我和道德感。而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感已经一步步让位于非常即时的满足,像婴儿般当下获得的名或者利。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物质的满足,却越来越多地开始失去自我。这并不是一个居于道德层面的评判,而是我们看到现实的临床现象。”

因此,读过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支教故事,他数十年的快乐而又趣味的付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堪辛苦,可是在他自己看来才是最好的心理成长之路,我甚至会揣测这也是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疗愈之路,因为自我选择的道路正是对抗“空心病”的有力武器,背后父母与家人朋友的支持力量才会发挥作用。

那些在卢安克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我想内心留下的会是无条件的热爱生活,至少曾经有个人无条件的接纳过自己,这份珍贵的心灵礼物是亲情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底线思维,即要让孩子首先心理健康,知道自己是谁,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事情发自内心喜悦,有积极价值观。

这个底线思维用我曾经的话说,就是一个孩子的优秀主要孩子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有关系但不是太大,而一个孩子的糟糕与不幸,则主要是父母不良教育的结果。

当我们思考到最差情形,清楚“空心病”危害,才可能避免最差结果,也才有可能变得积极向上,不断走出最好的自己,这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我们自己生活,都是有益的启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空心  空心词条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底线  底线词条  避免  避免词条  出现  出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