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菜根谭:善良背离了本质,比作恶还要残忍

菜根谭:人性之中,沽名钓誉的伪善,比作恶还要残忍。

如果人生的善,只是自己用来沽名钓誉的做作行为,那么不如放弃行善

善良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能够为他人解决苦难,行善的根本也应该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为别人解决痛苦,而再次者,也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心安,用行善的目的来释怀内心的恶念。

而除了这两种善之外,还有一种最卑劣的善,就是将行善作为自己沽名钓誉的做作行为。

人生贵在于“诚”字,“诚”从浅层次的角度来说,是对外的诚,就是我们通俗所理解的诚实诚信。而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则是对内的“诚”,就是自己内心的纯粹。

人生所有的伪装,能够骗得过世界,但终究骗不过自己的内心。

就如同伪善来说,当你以伪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同时,以为自己能够以伪善来获取名声,获取利益,但是“伪善”却压榨着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感受到了痛苦。

因为善良本身的意义是能够给自己内心带来平和,但是当你以狡诈的面目去行善时,结果却只会给自己的内心徒增痛苦。

因为心无修行,障碍难除,心中的痛苦依然存在,外在的伪善不但不能减轻内心的障碍,反而徒增了内心的纠葛。

弄丢了行善本身的意义,那么行善的行为又何必再去做呢?

三国时期,东吴桐乡令东郡,有一个女子叫赵母,她嫁女儿的时候,女儿临行之前,赵母告诫了女儿这样一番话:“行善积德这些事情要谨慎而行。”

女儿就问她:“不可以做好事,那是否可以做坏事呢?”

赵母就说:“好事都不可以做,又怎么能够做坏事呢?”

很多人初听这一番话的时候特别不理解,不知道赵母为何让女儿少行善积德呢,其实赵母的意思,就是想让女儿保持一份低调的平常心,以淡然去面对生活。

因为在世俗之中,很多人打着行善的名义,做出沽名钓誉的做作行为,目的只是为了贪图自己好的名声,又或者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补偿恶念。

就如同《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崇尚贤才功名,使民众不争名夺位,不珍视难得的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民众不去做偷盗的事情,不让民众看见可贪图的功名利禄,使民众之心不产生邪恶和动乱的念头。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内心产生以善博取名声地位的念头,不以妄心贪图外在的名声和地位,那么自身自然不需要刻意做出伪善的心思。

心中无恶念,无妄为,何须用伪善的心思演绎做作人生。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意思就是说:那些做了坏事的人害怕别人知道,虽然是作恶,但是内心仍然存在着向善的良知。那些做了好事却急于宣扬的人,他们虽然做了善事,却只是自己刻意伪善的做作行为。

人生所有的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人解决苦难,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带来温暖和阳光,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谋取名利。

更过分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却打着“善”的旗号去做着“恶”的事情,表面上行善,实则却给当事人带来了痛苦。

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不惜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是打着行善的旗号,大张旗鼓的去行善,却在“无意之中”揭开了被施舍者的伤疤,将被施舍者置于光天化日之下。

他们在行善的同时,从来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只是用行善炫耀自己的伟大,而忽略了行善给当事人带来对于自尊心的打击,以及对于名声和人格的侮辱,这样的行善无异于谋杀,甚至比作恶还要残忍。

人生真正的行善,应该是真诚的化育他人苦难,为他人解决问题,而非虚伪的做作,不如放下自己的虚伪,还天地一个清白,还内心一个纯粹。

文|国学书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菜根谭  菜根谭词条  作恶  作恶词条  背离  背离词条  残忍  残忍词条  本质  本质词条  
综合

 麒麟的形象演变探微

麒麟的形象演变探微 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诗经》中的《麟之趾》这样写到:麟之趾,...(展开)

综合

 《九要论序 器、技 、道、神》

心意之用,器也,技也;心意之体,道也,神也。古代的“用”,指内在的潜能,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例如:曲直者木之性也。曲者中钩,直者中绳,轮桷之材也。贤、不肖者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