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今日下元节 | 心月同圆, “下”是智慧,处...

农历的十月十五,下元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其实也有着很久远的历史,亦称“下元日”、“下元”。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三元一体,分别对应上元、中元、下元三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日,乃庆元宵。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祭祀亡人。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祭祀祖先。

《中华风俗志》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祖先,并祈求下元水官(大禹)排忧解难。

这是一个很中国的节,也是一个几乎被当代人遗忘了的节日。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节日符号,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在祭拜祖先,追思根脉的同时,祈求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

心月同圆,光明不息

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月亮,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更多时候,月亮寄托了人们的离别与相思。

在高悬的亮月下,人们会焚“金银包”祭拜先人,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叩拜后焚化,遥寄给逝去的亲人。

先人们若收到了“金银包”,说明这世上还有人挂念着他。

而被记住的亡灵也不会消逝,因为我们脑海中有关于他们的记忆。

“圆”代表了圆满、周全和完备。对“圆”的期待就意味着天地万物都呈现出一种圆满美好的和谐状态。

因此当天空高高悬挂一轮圆月的时候,人们满心祈望人世间的一切都美满如意。

但是,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世间也有着让人无奈的的悲欢离合,与或好或坏的人生际遇。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见,遇见,最后要说一声再见。

人是最渺小的,生死面前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可人又是最伟大的,因为有爱能够穿越生死,得到永恒。

那么,在这纷繁的尘世间,不可捉摸的命运中,如何安顿我们的心呢?

永恒、无限的天理,不必在宇宙星辰中找,而应当在人心中找,它就是人心中的良知。

天地间的道理千千万,心却只有一个。

世界是我心显现出来的,我心污浊,这世界就污浊;我心光明,这世界就光明。

如王阳明所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该心向往之,虽不能至,还是要在心间供奉一轮明月。

下元的到来,也是再一次提醒我们:只要心月同圆,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下,是低下头

下元节对应水官,主水泽的神仙,也就是大禹,祝祷主题是“解厄”。帮人们散去倒霉的事情,在来年获得幸运。

上善若水,水的特性是“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

与水对应,“下”被先哲们认为是做人的最高智慧之一。

《道德经》有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越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柔弱的,反而总占在上面。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民间有句谚语:“低头是谷子,昂头是秕子”。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越是成熟饱满的谷穗,头垂得越低。

只有那些秕子里面空空,才会随风摇摆,头昂得很高。

谷子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

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能高能低,能屈能伸,低下头做人,方能顺利长远。

懂得适时的低下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更是一种蛰伏,为了将来将头抬得更高。

有的人,把低头看作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

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下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是十年蛰伏一鸣惊人的韧性与张力。

做人真正的法则是:正确摆放自己所处的位置,抬头面对危险,低头处世做人。

下,是放得下

下,自上而下,因此也有了“落”、“降”的意思。

下元节正处十月孟冬,初冬乍寒。繁文缛节的枝叶,在寒风中删繁就简,纷纷落下。

正如我们人生一般,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懂得做减法,放下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们红尘中人,只知道不断得到,却很少有人学会如何放下

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放逐;

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就在悲欢离合里痛苦挣扎;

甚至有人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梭罗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家庭、事业、友情、爱情、亲情等等,并不需要放弃。需要做的是把贪欲放下、愤恨放下、和妄想放下

放下执念与虚妄,放下外在的浮华与虚无,就会放下了生命中的烦忧,让自己更加充盈起来。

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

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下元,领悟“下”者,方得生命本元。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耕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下元  下元词条  智慧  智慧词条  今日  今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