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全民创业?在硅谷,全民假装创业才对啊

谁给你这样的勇气说“全民”都有这个能力去创业的?梁静茹吗?

我从不反对有能力的、有执行力的、有闯荡精神的人选择创业。但是,也着实看不惯那些叫不醒的“假装在创业的”人。

硅谷,估计是除了中国的中关村以外,最盛产这类人的地区了。在这里,遍地都是CXO。一家五个人的创业公司,第五个人通常是个被忽悠加入的、拿不到工资、想办个实习证明的实习生。

CXO 的意思是:首席-自定义-官

硅谷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那一批软件工程师。这不假。但是会编程和会创业这之间可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啊。

更可怕的是,在硅谷,几乎每隔几个月都有创业神话诞生,这些神话给这里本来就有些迷失的人们来一针“我要创业”的致幻剂:乔布斯、扎克伯格、马斯克、杰克·多西这样的故事告诉年轻人在这里创业能让你登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很多年轻人总是可以见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于是便以为自己也能创造出这些产品。

这让这里的人们有了源源不断的谈资,加上他们大多在名字响当当的科技企业里供职,更让他们有了一种“只要我愿意,我就能创业成功”的蜜汁自信。

可是事实上,比起真正踏实做事儿的创业者,这片创业的黄金土壤却造就了更多的“伪创业者”。这些伪创业者之所以能相信自己一直混迹在“创业圈”,是因为这里还有一个由不少“假装在帮助你创业的人”——伪创业导师、伪孵化器、伪创业伙伴等等所组成的伪创业生态圈,让人们自嗨、狂欢。

我的朋友Dan(匿名)是个认真想创业的人。在美国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勤勤恳恳做了将近四年的工程师。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者,但一年前冒出了想要做一款产品的想法。在和更多人打交道后,他就发现,这个科技圈里可怕的不是泡沫,而是伪创业生态圈。

在他眼里,圈子里的伪创业者更像是一个个口若悬河的交际草。

而这些交际草往往是各种科技大会的“会虫”。有一些优秀创业者的确需要去科技大会上亮相,增加一下曝光度以及拉拢一下和各色投资人的人脉。但大部分初创公司的成员,都早已为各种创业道路上的麻烦折磨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天天去会场“浪费时间”。

曾经有不少刚见过一面的人就“悄悄地”告诉Dan他有一个“i-d-e-a”。当然,说idea价值1个亿的那都是段子。这些人想的只是忽悠Dan这样的多少会点技术的新人加入,用“创业”的迷幻药让他们充当免费劳动力。如果他们能把idea做成产品,提议者就分一杯羹;如果不能,浪费的也是别人的时间。

这样的亏,Dan不是没有吃过。后来被坑多了,Dan多长了个心眼儿。他发现这些假装要创业的伪创业者并不是无迹可循的。

每当会场里那位最耀眼的科技圈大咖开始讲话,这些“会虫”就会用微信的摄像功能开始录像然后发到朋友圈——在朋友圈中证明一把老子也是在硅谷科技创投圈混的。对他们来说,总有些名字响亮的活动是“我们必须要去现场的”。如果你多问一句去干嘛,他们会愉快地回答你:去social啊。

图片来自 Travel Blog Breakthrough,仅为示意

在Quora (美国的知乎)的一个回答中,有人管这群人称为“漫无目的的社交成瘾者(Aimless Networking Junkies)”。

比起很多实实在在的创业者来说,这些总是“马上”要创业的人——常做出一副永远在和投资人打交道、口中也总是不断重复当下的科技热词以及行业术语,但他们往往拿不出一份工整的商业计划书,更不要说开发自己的产品了。

在这些假装创业的人看来,“踏实”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根本不重要。参加了太多会议,近距离聆听了科技大佬的演讲,好像让他们能马上获得顶级投资人垂青一样的蜜汁自信。

不过,更可怕的是,不少这样的人热衷于把其他同类聚集在一起享受当组织者的快感,然后一群伪创业者闲扯的活动再冠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一场没什么营养的硅谷前沿科技座谈会就这样华丽丽地诞生了。

当Dan想找个踏实的合作伙伴时,他发现这群朋友总是有各种借口去逃脱一起编程、一起讨论架构。他们的借口不是去郊游,就是去约会。但是,创业那么辛苦,生活那么苟且,哪里容得下那么些个诗和远方啊。

好在后来,Dan在自己开始一个人开发应用一段时间后,偶然找到了个踏实的、愿意一起学习新语言、一起踏实写代码的合作伙伴。

当Dan和那个靠谱的合作伙伴用了一年半,把代码写到第10万行的时候,他们的应用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的发布。他知道这样的产品仍然不算一个合格的完成品,但至少他除了想法,有了实在的产品。

他想,那些永远“假装在创业”的人可能连一行代码都没开始写吧。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全民  全民词条  硅谷  硅谷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假装  假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