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白鹿原魔咒:本为黄土台,先葬影视剧后埋大...

白鹿原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长30多公里,宽8公里,在灞河、浐河之间,漫长岁月里,这里是一段被人忽略的黄土台子。

白鹿原出名是因为陈忠实,这里是他的老家,他的骨子里浸润着土地的每个灵魂符号,对于这深爱的土地,陈忠实有太多的感情想要表达,于是他用自己的一辈子写了唯一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小说共50余万字,陈忠实足足写了6年。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随着作品的出名,沉寂的白鹿原也一飞冲天,名扬天下。

商人逐利,白鹿原出名了,各种市场行为接踵而至。一系列围绕小说《白鹿原》的电视剧、电影轮番登场,一系列围绕白鹿原的景区大干快上。

但,可惜的是,这些商业行为均没有复制小说的辉煌,惨遭失败,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就在头几天,陕西蓝田管理方发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将被拆除,拆除期限为3月12日至31日。

白鹿原也一度陷魔咒:本为黄土台,先葬影视剧后埋大景区,谁想发财干掉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万物一理,商人的赚钱欲望太强烈,白鹿原容不下快钱,为了把这个魔咒说清楚,我们分别从影视剧和景区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影视剧。

经过立项、拍摄、审查的重重难关下,煎熬了12年后,2012年,导演王全安电影《白鹿原》上映,张丰毅、张雨绮、段奕宏等主演,《白鹿原》最终以近1.7亿元成为近年来最卖座文艺片。

但是《白鹿原》上映后,外界普遍认为王全安毁了文学名著,制片方更是反复宣称,该影片没挣钱。

2017年,张嘉译、刘佩琦、雷佳音、翟天临等领衔主演的85集电视剧《白鹿原》开播,立项16年,总投资3亿元。这部戏的背后有6家投资公司,分别为陕西光中影视、新丽传媒、上海佳和晖映、西安曲江影视、知金资产和东阳三尚影视。

应该说,最初的电视剧《白鹿原》市场运作是成功的,在拍摄时就已经分别卖给江苏卫视与安徽卫视,拿到2.4亿元,这部剧长达85集,平均价格为141万一集。但是,这些钱远没有达到投资方的预期目的。更让投资方和购买电视台失望的是,豆瓣评分9.0却无法挽救一路走低的收视率。

明明导演努力了,投资方也花了大价钱,为何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白鹿原》却不赚钱,一片骂声呢?问题不是出在形式上,而是内在精气神的缺乏。

从开拍就明确了赚钱的目标,不如把握原著精神,只为了迎合市场去改编内容,这样的影视剧,失去了陈忠实笔下的史诗感与命运感。观众需要被感染、被触动,而懂行读者的不买账,看热闹的不去看文艺片,效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景区。

自打《白鹿原》获奖后,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就再也静不下来,各种热钱袭来,民俗村、古镇、影视城等等投资动辄几个亿的旅游项目短时间集中冒了出来。

我们先不算各种特色乡村,在这片长30多公里,宽8公里的黄土台子上,投资亿元以上的旅游景区就有四家:白鹿仓景区规划用地2100亩,投资35亿元;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投资近亿元,主打种植、养殖等农业观光生态游;白鹿原影视城投资6个亿,打造陕西首个以影视体验、文化旅游、欢乐休闲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总占地1200亩,投资额3.5亿元。

投入了就要赚钱,并且要迅速赚钱,这些景区名字不一样,但同质化非常严重,游客来一次基本就够了。现实情况也是如此:

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开业当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很多商铺两个小时卖光了一天的商品储备。白鹿原影视城2017年7月中旬试营业,单日接待量也达到了8万人次。白鹿仓景区尚未开业已火爆 ,清明小长假迎来游客50万人次。

但好景太短了,短到投资方措手不及。处于风头浪尖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2019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2020年3月7日决定,文化村将拆除,拆除期限为3月12日至31日。投资3.5亿,开业4年,疫情还没结束,这就要拆了。

不是旅游不行了,这是人祸啊。文化产业是一种周期长、收效慢的产业,文化转化为商业业态,需要精心打磨。白鹿原的大小景区,城内造型大同小异,街巷构成千篇一律,除了影视剧中的雷同造型,全部景点基本为小吃街,关键这小吃全国都一样,羊肉串、狗不理子、凉皮、肉夹馍等等,还特别贵。

白鹿原是有灵气的,它神秘而厚重,陈忠实的成功源于他深爱这片土地,用一辈子来写作,商业行为的失败源于急功近利,无论影视剧还是景区,沾染了太多铜臭,是不为这片土地认可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鹿原  白鹿原词条  影视剧  影视剧词条  黄土  黄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