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那些9字尾的武器:1979,终将告别的老兵

相比仿制SVD的79式狙击步枪,这个系列的七月篇,显然要留给自行设计生产的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这款经常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轻武器。

毕竟是改革开放以来执法部门主打装备

不过现在的79冲经常以更加“骚气”的形态示人,由于各地特警部门很早就广泛装备了79冲,他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附件改造接口方式。

比如最近宁波特警的宣传照——酷炫穿搭,手中79

在河马写这篇文章时,79冲也终于到了即将被替换的时候。它在共和国40年的军警生涯,可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其口碑,也只是“差强人意”。

替代者们。抹掉图注是因为图注有错误,还有一些原因,后文详述

优秀基因

之前,外国视频up主试射了CS/LS2型9mm冲锋枪,下面有个很好玩的评论:真难想象到了21世纪还有开膛待击的冲锋枪啊!

几乎每天必看的节目

看到歪果仁如此评论的河马,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哭笑不得的......玩味式表情。我们的轻武器领域,可以说在设计细节上并不尽如人意;质量管理上有很多问题;研发采购体制、型号后续改进这里那里不合理……但是人穷志不短啊——甭管是啥,精度很要紧。

是所以四十多年前,中国军工人在研发79冲时,就应用了导气式活塞短行程自动原理+闭膛待击,可以说是非常有前瞻性,此之谓河马所说的“优秀基因”。毕竟传统概念里的冲锋枪,比如一票二战名作,基本就是自由枪机+开膛待击,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武器。

79冲剖视图

冲锋枪这个大类里的若干个例外,比较著名的除了本文的主角79冲,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的vz. 61“蝎”式冲锋枪(自由枪机+闭膛待击)、德国的H&K MP5(滚柱延迟开锁+闭膛待击)。

Škorpion vz. 61

MP5

比起传统的自由枪机+开膛待击的冲锋枪,以79冲为代表的闭膛待击冲锋枪,是相对复杂的——就算不论导气自动原理的应用,闭膛待击就使得扳机组得有个击锤。

79冲的扳机组

MP40的扳机组

而79冲的核心——枪机部分,则是更加复杂。

79冲的枪机框与枪机头,像是个缩小版的导气式步枪,图中还没有驱动枪机的导气活塞

PPS冲锋枪的枪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坨,驱动枪机的力量就是后坐力通过弹壳尾部传递的

传统冲锋枪的自由枪机与开膛待击,意味着枪机很重,弹簧很强。由于这类冲锋枪待击时,枪机是位于后方的,所以扣压扳机并不意味着立刻击发,而是先有个枪机往前冲、推弹上膛的过程,而后才是击发。虽然这个时间非常短,但是如果射手技能不够好,足够影响精度;而每一发枪弹的闭锁(依赖枪机质量)是不尽相同的,导致冲锋枪天然存在较大的散布问题;沉重的枪机导致扳机手感差、往复运动惯性大,也使得精度受到影响。

79冲的前瞻性和优秀基因,在21世纪的新冲锋枪上也展现了出来,冲锋枪这种武器,好似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起点:为了精度,应用闭膛待击!扳机轻,扣压就击发,闭锁一致性好(在79冲、MPX这种导气结构上更明显)。

1943年的M3“黄油枪”过去了七十多年,美国陆军再次选定冲锋枪型号,B&T APC 9 K Pro冲锋枪(其民用型号),自由枪机,闭膛待击

风头很劲的SIG MPX,导气式活塞短行程,闭膛待击

作为洋人版“不忘初心”的代表,MPX甚至有“第一种导气冲锋枪”的广告宣传——想起一位大佬朋友的吐槽:“欺负外国人不知道没见过79式么?”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比如QBU-10整合各个要素,提供参考瞄准点的一体化火控瞄准镜,YMA09与YMH10,明确早于TrackingPoint品牌的民用狩猎一体化火控瞄准镜……结果却是TrackingPoint的产品被国内外吹上天。

QBU-10的瞄具已经升级,最近也经常上镜

外国人吹也就算了,国内媒体也吹是搞什么?

导致河马老爹还过来问,我很气愤

结束跑题的日常,我们回到79冲的问题上来。

发育不良

就好比《兵之歌》里所唱的那样——“妈妈爸爸,给我18岁的年龄”,但是在“告别家乡,我走进那军营”之前,得有“老师给我,智慧和心灵”。

79冲原本研制时的主要使命是用于我军侦察单位、空降兵等特殊部队,充分发挥近距离强火力优点,“也可用于公安部门”只是稍稍一笔带过。然而除却两山轮战时期的偶露峥嵘,79冲真正的大规模应用却还是在公安特警手中……在河马眼中,这种情况的主因正是79冲“优良基因”之后的“发育不良”,而症状则是射速太高。

79冲早期发展阶段,曾有过带着那个时代浓重政治烙印的“上海造”版本(上),但这个“私造版”的个中细节......就并不是河马了解的领域了

河马不曾有幸体验射击79冲,不过有幸认识多位朋友,他们或是爱好者,或是执法部门人员,提到79冲都会对其1000RPM的射速表示印象深刻。其中更有不少人第一次射击79冲时都是一压扳机,20发弹匣打空。唯独施老是例外,他第一次打79冲,就打出了可控点射——引得一旁的武警大叔啧啧称奇。

按照《被遗忘的武器》栏目主播伊恩·麦考伦的说法,对射手友好、操控性比较强的自动武器,其全自动射速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500RPM左右,比较慢比较好控制;要么900RPM以上,非常快,快到在射手感受到后坐力之前多发子弹已经射出——但这些,都是基于军用武器的考虑。

79冲的高射速,在其别名为“丛林冲锋枪”的任务定位上,是个利好:近距离遭遇时,高射速强火力能够迅速杀伤并压制对手,我军侦察兵曾用79冲在几秒内迅速干掉帐篷里全部越军的战例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当这种武器后来用于公安特警时,就是个挺大的问题——使用时往往环境复杂,有围观或过路群众,这种过强的火力很可能造成误伤。

说起来养鸡第一次看到这图的时候,还以为最左边那个人拿的是AK,进而认为能把AK显得这么小,一定是身材高大的毛子特战......多看几眼才看出来不对

根据《枪炮世界》网站的内容,79冲在研发和试用过程中,克服了拉机柄断裂问题、卡壳问题、卡弹故障问题、连发精度问题等等,最终成为一支合格的冲锋枪。但在河马眼里,这么高的射速却搭配这么小的弹匣,这个也应该大力治疗的弊病,却一直到现在还是在“发育不良”中延续下来了。

对于传统的自由枪机,要调整射速是相对简单的——增大枪机质量即可,最多需要调整弹簧。

但是导气式武器就不一样了,导气孔开在哪里是很有讲究的,进入导气孔的气量要足够驱动枪机,但又不能量太大,导致枪机动作暴烈,产生射速过高、磨损太快的问题;如果导气孔开在高压区,导气孔直径也要注意,太小能量不足,太大能量溢出。

枪机本身的质量需要适配——太重了开锁、后坐不到位,复进不够力度难以闭锁;太轻了开锁会太快,后坐力会很强。复进簧簧力要适合,太强了可能无法自动射击;太轻了可能不能可靠推弹上膛。此外击锤簧簧力也得恰当,不然不能有效击发。

导气式原理的自动武器,尤其是从0开始设计时,那么多要素中间得找到个平衡,否则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79冲固然是一种合格的冲锋枪,但是其自动机后座速度偏高,工作行程偏短,导致射速太快。

79冲的导气装置

哦对了,还有自动武器可靠工作的基础:弹匣。自动武器射击时会有振动,弹匣得适时把弹药顶上来,托弹簧力太弱就会顶不上来;太强可能枪机推不动,平时装弹也会累死人。

这方面经典的例子,就是FN Minimi(M249 SAW)上弹匣。米尼米机枪是可以用弹匣的——但是一如河马曾经在文中提到过的,弹链供弹需要非常大的能量,不仅要驱动枪机完成工作循环,还要能“吃进”弹链。米尼米机枪直接以弹链供弹的导气量去用弹匣供弹(弹匣自己会把子弹顶上来),就导致射速过高,弹匣无法有效供弹,是臭名昭著的难以可靠全自动射击。

河马不看漫威系列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原因,就是冬兵一出来我就觉得囧,拿短管M249+SureFire的100发弹匣帅是挺帅,但你给我打连试试?

说到这里,电影中用的道具枪,其实就是“折腾导气系统”的良好例子。空包弹产生的能量和实弹是不同的,而即使发射空包弹,膛口焰也是10米距离内燎伤衣物、皮肤的要素。如果不好好调教武器的导气系统和枪口火焰量,拍摄酷炫的对决不仅可能导致武器打不响,更可能伤到人,那可都是身价老鼻子贵的明星啊!

就像是专门提供道具枪的公司,至少是非常专业的武器改装作坊一样,折腾武器的导气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调教”工作。在河马眼里,79式实在“欠缺调教”,导致射速太快。

“上海造”79冲的特点,一是弧形弹匣,二是快慢机是拇指调节,而非拨片式

再严格点说,79式也不仅仅是需要调教的问题。上文所说的改进,在79冲上算是洗经伐髓、脱胎换骨的大手术,更是得从设计、生产上着眼才最为合适……那么如果不去碰导气系统,不去降低射速,能不能至少升级一下弹匣呢?20发实在太少了。

所有接触过79冲的朋友都多少提及:如果不熟练,很可能分不清楚79冲弹匣的前后,会插反——79式的“上海造”版本都是弧形弹匣,理论上说普通枪弹都有锥度,所有弹匣都应该是弧形;但是正常版本的79冲弹匣还是直的,其可靠性倒也没太多问题。

CZ Scropion EVO 3冲锋枪适用的一种50发弹鼓

根据河马的了解,传说中79冲有改进的30发弹匣方案……但是正如河马经常所说,弹匣是耗材,看似一个盒子一端开口有弹簧托着子弹那么简单,却需要很高的设计水平、加工工艺以及质量管理。79冲虽然广泛装备各地执法部门,但是考虑到国内总体较好的治安环境,实际使用中也并不太需要火力持续性(有时甚至作为极近距离解救人质的“狙击武器”使用)——或者说,如果事情真的大条了,还有95式步枪呢!79式的弹匣改进,最终不了了之。

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时至今日,79冲作为武器本身,和定型时的模样差别不大。79冲更多的改进,是在应用层面的——加护木、换枪托。

79冲的附件接口改进,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警用装备的发展,其浩如烟海的产品,河马也没有办法一一列举。从具体功能上说,换枪托,提升抵肩质感,提升射击精度;加光学瞄具,提升近距离射击的反应速度;加握把,提升控制手感,提升全自动射击可控程度和射击精度;加激光等辅助瞄准具,提升射击精度,并与夜视设备配套,提升整个单位在各种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而说到底,79冲是一种完全着眼于“近距离、强火力”的冲锋枪。为此,其射速实在太高,加上弹容量又小,并不是适合我国执法部门的武器。加护木、换枪托、上附件等等努力,固然提升了其使用效能,但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新警冲”,其实已经是个旧词语了。当年满世界都在说“随着79冲寿命的逐渐耗尽,新警冲的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而2014年年初开始工作的河马,也曾经在工作中多次复述过这句话。到了2018年后,此事终于有了真正的实锤。

前文中所用的这张图,是各地公安部门在并行试用这些武器。抹掉名称,是因为原图片标注是错误的。在“新警冲”这一浪潮中,一度百花齐放,时至今日,79冲的后继者,终于即将揭晓。

行文至此,倒是想起了曾经接触过的一支冲锋枪

席亚洲拍摄的河马正在折腾这种冲锋枪

虽然在当年(2016年)警展上展出的这支冲锋枪,依然在发展之中。但是河马真的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哪怕从今往后这一生,我都不会再见到另一种如此符合自己心目中“中国警用冲锋枪”概念的武器。

河马的第一人称视角折腾

正如河马偶尔提及,读书时曾利用院校之便,曾经将我国的警械使用制度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最终的发现,我们的警械使用制度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同时,真正的根源在于“人少”。我国极高的人口密度,低的可怕的警民比例,导致警察自身休息时间都完全无法保证,警械使用的训练时间更是极为不足的。如果不扩大编制,即使有趁手的警械,即使有完善的制度,都不可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

综合自己的操作体验,加上展台工作人员的讲解;虽然我并不认识这一警冲方案的设计者,但是感受到了其中的深刻思考与满满匠心。

这种警冲方案:

导气式、闭膛待击——精度高;

空仓挂机等操作面齐全且非常趁手,且左右手皆可操作——考虑到任务中不同需求,执法人员本身素质差异较大;

让人真正惊叹的是:

更换枪管长度非常方便——考虑到警方不同任务的需求;

恒定后坐原理——考虑到我国公安部门人员缺乏训练,这种设计后坐力极小,武器可控性极佳。

立姿无依托抵肩射击7.62×51mmNATO弹的KAC突击机枪,很轻松

使用5.56mm弹药的斯通纳86轻机枪,后坐力小到可以立姿无依托不抵肩单手射击

所谓恒定后坐原理,就是枪机最大后坐行程时不会撞击机匣后端,以弹簧让枪机减速到0,应用这种原理的武器……效果如上面的GIF。是可以给普通警察使用的,无论是疏忽导致打出全自动,或者是情况紧急需要全自动射击,操控性一流。

河马后来一直在努力了解这种警冲方案的详细情况。任何一种新研发的武器,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一警冲方案曾经有过进弹坡道过大,导致卡弹故障的问题;而应用恒定后座原理,带来全自动射击操控性极佳的巨大利好,代价是其复进簧的性能需要非常精细地调整与优化……

这一警冲方案太面面俱到了,方案的发展需要时间,需要资金,更需要相关方面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耐心与投入。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得知这一方案中止发展,河马竟然觉得情理之中,并不觉得有多意外、惋惜。

毕竟,这只是一种“相性”与河马契合的警冲方案,河马本人的思考与研究,未必符合我国警用冲锋枪需求的全貌。但是,这种方案的出现,至少让河马感受到了,无论是具体用户,还是研究院所、生产厂方,都在为了一个更好的明天,在不懈努力。

老山前线的79式冲锋枪

总结一下,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是一种高射速、强火力,着眼于精锐部队在近距离作战应用的军用冲锋枪。然而其优秀的基因,在后来作为警用冲锋枪的领域,却因“发育不良”而没有完全兑现天赋。

79冲的时代,即将画上句号。更先进、针对本职使命专门设计的新警冲,终于要登场了。

姑且以此文,送别这位活跃在侦察战线与侦查战线的老战士。

1999年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使用79式冲锋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字尾  字尾词条  老兵  老兵词条  终将  终将词条  别的  别的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军事

 首摔!F-35首次坠毁,战机神话...

一直以来,F-35凭借隐形技术,超音速,强大传感器,超大武器容量和全球部署,成为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在美军看来,F-35不仅仅是一架战斗机,它能够收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