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浅谈美军轻型战术轮车发展历程

很多朋友甚至长者,对小组能够在当前这种无偿的情况下,保持持续蓬勃发展很不理解,并且认为小组不会长远的存在下去。那么,今天,我们用一位小组大神的留言来回答各位的疑问:

我们如同美剧《失落的房间》(the Lost Room),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有奇特的功能(如眼镜能防弹和灭火),传说这个房间的主人是上帝。有一天这些物品都失散了。但只要有一件物品出现在房间,其余的物品都会神使鬼差般循踪而来。

●作者/范绎(台)

●整理/Nangwa

●取材/台《装甲兵》杂志

===提要===

美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以轻型车辆投入战场上执行战斗与机动任务;为符合海外战场军用需求,即针对适合机动侦察、通信联络及配备轻型武器的战术车辆进行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越南战争时期,为美军发展轻型战术车辆的明确期,制定确切的规范进而设计出MB吉普车、M38A1吉普车与M151吉普车等车辆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以位居各国之首,进而多次出兵海外战场,为提升作战车辆机动力与载重量,便于改装各式任务用车,进行研发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即广为人知的「悍马车」,并于第一次波湾战争声名大噪,成为美军轻型战术车辆的代表。

美军近年来因悍马车于海外战场中,多次传出装甲防护力不足致使人员装备损失,为提升作战效能并汰换服役多年的 M1114 型悍马车,美军遂研发新型车种,并要求其兼具火力、防护与机动力,即「联合轻型战术轮车」。

===壹、前言===

自第一次波湾战争以来,美军多半依靠悍马车执行战斗与机动巡逻任务。不管人员运输、物资运输、火炮牵引、通信中继,乃至遂行反装甲作战,悍马车以实战绩效赢得美军对其信赖,美军也承认悍马车可以满足一切的战场需求。然而,自美军开始出兵阿富汗与发起第二次波湾战争,悍马车在战场上遭受极大考验,不时传出遭路边炸弹或敌人施以火箭筒攻击,导致悍马车被炸毁的案例,恐怖组织成员将传统游击战战法融合现代作战条件所形成的现代游击战,威胁驻外美军,即使美军为悍马车加装装甲,却因此让悍马车的机动力降低。由于悍马车于现代战场的防护力下降,美军遂逐渐将悍马车从前线撤往后方,执行一些危险性较低的任务。

正因如此,为汰换服役多年的 M1114 型悍马车,美军开始研究取代悍马车的新型车种,并要求在火力、防护与机动力之间必须取得平衡,美军遂发展联合轻型战术轮车,意味着悍马车即将逐步走入历史,联合轻型战术轮车将成为美军地面作战的利器,增进美军作战效能。

===贰、轻型战术轮车发展之始===

一、何谓轻型战术轮车

军用汽车分为履带式和轮型式两类,并根据防护性再细分为装甲式和非装甲式。战术轮车按战斗装载全车重和搭载武器口径的大小可分为轻型战术轮车、中型战术轮车、重型战术轮车三种各国对车辆载重吨位的划分有所差别。对于越野战术轮车,美军的划分为:

1.轻型:载重≤3.5 吨;

2.中型:3.5 吨<载重<10 吨;

3.重型:载重≥10 吨。

本研究仅讨论非装甲轻型战术轮车。

图 1、美军战术轮车载重分类

轻型战术轮车搭载小口径武器,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其特点是外型小、重量轻、速度快、机动性强;中型战术轮车用于遂型战斗支持的主要作战任务,如用于运输、牵引火炮、担任后勤支持角色;重型战术轮车随着跨地打击和远程打击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灵活性,重型战术轮车为主要机动力量,成为了装载远程导弹的地面运输工具。

二、第一次世界战时期:

Quad 四轮驱动卡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用汽车的发展概念尚浅,仅少数部署,多半征召民用汽车充当作战车辆,故各方面的性能十分有限。

美国陆军于第一次世界战中部署了四轮驱动卡车,如 Jeffery / Nash Quad(图 2)。Jeffery Quad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多的军用卡车之一,由美国的Thomas B Jeffery 公司于 1913 年研制而成。Jeffery Quad 重量约 2 吨,具备四轮驱动,其最大特色是四个车轮具有转向功能。其车辆设计可以有效穿越泥泞、粗糙和未铺砌的道路,成为第一次世界战中有效的工作车辆之一,同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批成功的四轮驱动车辆之一。

图 2、Jeffery / Nash Quad 四轮驱动卡车

第一次世界战结束后不久,即有专家建议军方应收购新型的军用车辆以便未来运用于战场中,车辆的选择范围应包括重量轻、体积小,离地间隙高,并具备可适应各种崎岖地形上运载武器及人员的能力。故军方开始寻找适合机动侦察和通信联络,且配备轻型武器的载具,而第一次世界战时期至第二次世界战开始,此一时期可视为军用汽车的发展初期。

三、第二次世界战:威利斯(Willys)吉普车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战爆发,德军于欧洲战场进行机械化闪电战,由于盟军的作战范围广大,战场上的通讯勤务、机动能力均较德军落后。迫于战场需要,故美国军方为发展多用途(GENERAL PURPOSE,缩写「GP」)轻型指挥侦察四轮驱动军用越野车,遂于1940 年 7 月 11 日颁布需求并广邀国内汽车厂商进行研发。最终由班特(Bantam)率先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取名为 Blitz Buggy,随后威利斯(Willys)和福特(Ford)均产出原型车,型号分别定为:Bantam BRC-40、Willys MA 、Ford GP,美国军方分别向三家车厂各订购 1500 辆,以便更进一步试驾及对比研究,从中择定一车型作为日后车辆生产之标准,此一时期,从民用车辆的征召到研制军用汽车的概念应运而生。

1941年7月,威利斯公司所生产的MA车款受到军方青睐,故军方委托该公司综合另两款车的优点,更进一步修改设计,随后命名为MB型车,即日后在战场上随处可见的美军吉普车,成为二战时期美国军用车辆的代表之一。而具备大规模产能的福特(Ford)公司亦在同年后期接到军方 1.5 万辆的订单,按威利斯 MB 规格制造,后被命名为福特 GPW(图 3)。

图 3、Willys MB / Ford GPW 吉普车

威利斯(Willys)MB 吉普车其特色是车身重量轻,机动性高,采高底盘设计,由一组纵横钢梁撑住整个车身,因此底盘的结构复杂,最大载重约0.25 吨,其车身较低矮,车身两侧采圆弧状的缺口以供乘员进出,此乃全车重量轻的原因之一,进而能在战场上发挥高机动性的越野能力。MB 吉普车最初被用来作为人员、武器运输及侦察用途外,亦被改装成前线救护、无线电通信等车辆,同时能加装装甲及武器作为轻型装甲车进行作战。

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战结束为止,威利斯及福特两家公司合计共为美国军方生产约 65 万多辆吉普车。由于吉普车的机动性强、易维修,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地形,因此在第二次世界战及往后的战役中担任重要角色,为美军立下不少功劳。

随着时代演进,美军所使用的威利斯 MB 吉普车约在 20 世纪50 年代左右退役,第二次世界战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威利斯公司于 1950 年所产的M38(威利斯 MC),其设计概念以威利斯民用型 CJ3A 为基础,1952 年由大幅改进的 M38A1(威利斯 MD)(图 4)取代,其配备了一个「圆形挡泥板」的车身(图

5)。上述两种车款之后被定位为军用多用途战术卡车的后继者「M151 MUTT」所取代,「M151 MUTT」于 1960 年代开始服役。

图 4、Willys M38A1

5、Willys M38A1 圆形挡泥板设计

四、越南战争时期:M151 吉普车

第二次世界战之后,根据明确的需求及更进一步改良相关的军用车辆设计,是此一时期的研发特色,鉴于过往使用车辆的经验加以改造,形成当时新一代的轻型军用车辆。由于美军于第二次世界战之后,参与全球战场的次数提高,机动性高的轻型战术车辆相对需求增加,因此在设计方面更强调车辆的越野功能及机动能力。

M151 军事通用战术卡车(Military Utility Tactical Truck, MUTT)(图6)为福特公司于 1951 年独立研制而成,其设计用意是取代已在韩战时期大量服役的M38 和 M38A1 吉普车。在基本设计和尺寸方面,M151 承袭了前代车辆,整体而言则是全新的设计概念。相较二战时期吉普车不同的设计,M151舍弃了钢梁的车身结构设计,改用「单体构造底盘」(Monocoque Chassis),使车子重量减轻,并采用更先进的悬吊系统。就尺寸方面来看,M151 比以前的吉普车更为宽敞,同时维持了轻量级的车身重量。

M151 配备了独立的悬吊和螺旋弹簧,因此车辆具有高速越野的性能,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藉此提供乘员更为舒适的乘坐感。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车体底盘的悬架设计在车侧负载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车辆侧翻。而此一问题最终由重新设计M151A2 车型中的后悬架来解决。20 世纪 80 年代车辆翻车问题持续存在,因此美国军方采用翻车保护结构(Roll over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设计防滚架并改装了许多 M151 吉普车系列车辆,该翻车保护结构是用于保护前后座乘客安全。

图 6、M151 军事通用战术卡车

基于军用需求,M151 是根据美军陆军坦克车辆司令部的规范和指导研发的。

设计时间始于 1951 年,尽管 M151 最初是由福特开发和生产的,但M151A2 的生产合约后来被美军授予了 AMC 的子公司 Kaiser 和 AM General Corp 一齐制造。首先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M151 在 1980 年代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M151开始逐步停止服役,从时间历程来看 M151 系列的服役时间比第二次世界战时期的 MB / GPW,M38 和 M38A1系列服役时间更长。最终,美国军方决定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更大型的车辆,不仅延续了吉普车的角色,还取代了所有其他轻型轮式车辆,即「悍马(HMMWV)」。

===参、美军近代作战使用情形===

一、悍马(HMMWV)之研制

悍马为美军广为人知的轻型战术车辆,其全称为「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Wheeled Vehicle,缩写HMMWV或Humvee),系由「美国汽车」(AMC)为配合美军于战略上的需求,成立「AM General」(AM General Corporation),专门为美军研制、生产军用车辆的部门。由于美国陆军所使用的轻型车辆混杂了民用车辆和军用车辆,如:军用:

Ford M151、M151A2;民用:Dodge M886、Kaiser Jeep M715、Gamma Goat M561,因前述车辆种类较多,故在使用、后勤上缺乏系统性规范,至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已无法满足战场上的需求。1979 年美国国防部针对新型多用途车辆公开招标,目的是希望将前期所使用若干型号的轻型车辆合而为一,不但可降低采购费用,更能简化备件供应和维护保养。而招标需求为:能于不同战场环境中有更高的机动性与搭载乘员及装备的能力,并具备便于扩增装备、可由直升机吊挂运输的特色。1980 年 7 月,原型车「HMMWVXM966」在经过各类车辆测试后,美军对其评价相当高,因此于 1983 年 3 月与「AM General」签定生产数量为 55,000 辆的合约。1984 年推出「M998」基本型车辆,1985 年 1 月2 日起,首批「M998」进入制程并陆续交付美国陆军使用(图 7)。

图 7、M998 悍马

XXX年美国为维护于巴拿马运河利益,发动代号名为「正义之师作战」(Operation Just Cause)入侵巴拿马行动,「悍马」于此役中首次投入战场,突显悍马于战时其可靠、耐久、机动性强的特色。往后根据作战需求,以「悍马」的底盘基础衍生出各式车型,取代过去的轻型军用车辆,不但使保养维修更方便而且大大提高车辆的越野性能。悍马在设计时将整体系列做为考虑要点,并尽可能满足军方所指派的任务。由于悍马车体坚固可靠,机动力强,载重量大,故适合加以改造与增加配备便能满足多种用途的需求,如:可配备反坦克飞弹、防空飞弹、大口径机枪、机关炮,亦可加装电子通讯设备,综前所述,悍马可成为多种部队战斗行动的装备及运输之载具。因此,使其衍生各式车辆共计有30 余种之多,大致上可分为「一般类型」与「特殊类型」两大类别,包括:人员/物资输送车、轻型战斗车、反战车飞弹发射车、防空飞弹发射车、指挥通信车、装甲输送车、野战救护车等(图8)。

图 8、悍马车辆各型式简图

二、悍马的崛起──第一次波湾战争(1990)

1990年由联合国通过决议案,宣布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为非法行为,组成联军讨伐,目的为解放科威特(战场多在科威特国境内),于美国西部时间 8 月 7 日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宣布,美军发动代号为「沙漠盾牌」(Operation Desert Shield)的军事行动,往波斯湾集结兵力。

在这场行动前,「悍马」已分别于美国陆军各部队中服役,此役以「悍马」和当时还没有完全淘汰的 M151 MUTT、Gamma Goat M561、M880 军用卡车为美军地面部队的主要轻型车辆,美军共布署了两万多辆「悍马」,其轻装部队因大量使用了「悍马」,在整体兵力集结方面,展现了「悍马」高机动性。在此战役中,「悍马」在面对伊拉克的部队时,被认为是首选的轻型车辆,地面部队驾驶搭载拖式反坦克飞弹和小口径机关枪的「悍马」,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面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著名的「麦地那」装甲师,于作战方面取得不错的表现,后续美军「悍马」在科威特的「沙漠风暴」(Operation Desert Storm)行动中参加了更多战斗(图 9)。

图 9、美国海军陆战队于第一次波湾战争之悍马车队

照片说明:1991 年 2 月 24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师车队行驶于科威特,途经一辆装有扫雷装备的坦克。

就「悍马」于巴拿马行动与波湾战争的表现来看,不论是巴拿马典型的城市道路战斗,或是中东地区的沙漠环境,「悍马」均展现了优异性能。波湾战争过后,此役中「悍马」集高机动性、强大火力与有别坦克的轻巧外型于一身,自第一次波湾战争后声名大噪,成为美军轻型战术车辆的代表。

三、悍马的困境──摩加迪沙之役(1993)

1993 年 10 月 3 日,美军于西非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执行代号为「艾琳行动(Operation Code Irene)」。然而,因一系列突发状况,导致美军所派出的悍马车队困于摩加迪沙市区内,遭受民兵所持轻型武器和火箭弹的攻击。

由于悍马属轻型轮车,无装甲防护,机枪兵虽能还击,但火箭弹却可轻易将悍马车击毁;民兵持 AK-47 步枪亦可射穿车体、击中引擎或轮胎,导致车辆无法行驶,车内乘员也在敌人的火力下成为活靶。此役被视为美军自波湾战争后的重大失败。不同于在沙漠战发挥的高机动力,悍马于摩加迪沙之役却受限复杂的城市地形,且可部署攻击武器的楼房众多,战斗中多辆悍马皆被小口径火炮和火箭筒击毁,完全暴露了其防护力不足的缺点。

此后美军将摩加迪沙获得的教训,应用于升级款的「悍马」上。针对该战役的伤亡原因,研发加装顶部装甲的 M1114Up-Armored HMMWV (UAH) 型悍马车,该车安装轻装甲钢板和防弹车门、防弹玻璃、防弹轮胎,在 100公尺距离内,可抵御 7.62mm 口径机枪弹,车底另安装防爆装甲钢板,可防护 5 公斤装药的地雷攻击,防弹轮胎装有自动充气机,若被击中轮胎后,仍可行驶约 48 公里的距离。该型车重量增加为4445 公斤,为了应付增加的重量,在柴油引擎上,加装了涡轮增压器,使机动性较无装甲防护的「标准型悍马」高,其最高时速提高到 125 公里,车顶亦可装载口径 7.62mm 的 M60 班用机枪或者口径12.7mm 的五○机枪,甚至于是口径 40mm 的 Mk19榴弹发射器。

自此 M1114 成为美军部队的主要轻型装甲车辆之一,亦先后推出 M1117、M1123 等多型车辆。装甲型悍马主要用来执行战场侦察和安全巡逻的任务,美国陆军将其配属至装甲部队、步兵、机械化步兵部队的侦察排,因此提高了侦察效率及安全性。

图 10、M1114 型悍马

四、悍马的变型──阿富汗战争(2001)

在「911 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美军出兵阿富汗。该区多崎岖的山地地形(图 11),「悍马」于此地同样发挥了越野的能力,在阿富汗的早期行动中,当简易爆炸装置威胁几乎不存在时,美军士兵会除去不必要的装甲、甚至是车门,使「悍马」尽可能轻量化。这使得「悍马」在越野能力上更具操控性。然而美军所面对的敌武装则较以往不同,阿富汗恐怖份子熟悉该地地形,并且擅用肩射武器,同时运用应急爆炸装置(即路边土制炸弹)(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美军所面对的敌人虽无重型装备,亦非正规军,但其作战能力亦不容小觑。

图11、悍马车于阿富汗山区

照片说明:2006 年 12 月 19 日,驻阿富汗的美国陆军第一营第 102 步兵团士兵悍马于山区巡逻路线途中。

美军发现传统机械化部队面对游击战的效果并不好。由于山区遮蔽物较多,攻击可能来自任何方向,而非传统野战的正面攻击,「悍马」的轻装甲防护力问题再度浮现。为减轻重量,车身多处采铝合金结构导致油箱缺乏防护,所以一旦起火燃烧,非常容易变形。为防止随时发生的袭击,权宜之计即提升「悍马」的装甲厚度,如 M1151 型增大型武装车辆和 M1152 型增大型货车/运兵车/布篷式运输车、M1165 增大型指挥/通用车、M1167 拖式飞弹装甲运兵车等四种装甲升级型「悍马」(图 12),然此举却增加了底盘负担,超载可能损坏悬吊系统,降低车辆性能,并延长了后勤维护时间。

图 12、M1100 系列扩充容量悍马

五、悍马的衰落──伊拉克战争(2003)

2003 年 3 月 20 日,美国与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向伊拉克开战,引发「伊拉克战争」即第二次波湾战争。美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清扫街头巷尾的各种反美武装,伊拉克游击民兵在面对美军时,广泛地运用「应急爆炸装置(IED)」发动炸弹袭击战;根据驻伊美军战例统计,最常遭受攻击的地区就是伊拉克城镇地区,平均每天受到 40~60 次袭击威胁,从其运用的频率与广泛性来看,「应急爆炸装置(IED)」已经从一种零星的随机攻击行动提升为一种新式的游击战法。

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中,相比于坦克和步战车这样的重型地面战斗车辆,「悍马」的战场生存力着实堪忧;因而配备更强车身装甲、射手防护装甲的「悍马」,但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车辆的自重达到5.5 吨,有效载重低于 1 吨以下,搭乘 5 名全副武装士兵则已近超重,欲装载更多弹药则使机动性下降更多。由于「悍马」的防护力无法与重型坦克相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很多士兵是因坐在「悍马」中而失去生命,例如:在2006 年当伊拉克叛乱达到顶峰时,共计有 67 名美军士兵在处于悍马车内的情况下,遭到炸弹袭击而丧生。(图13)有鉴于此,美国国会和作战部队对「悍马」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美军逐渐将悍马车从前线撤往后方,执行一些危险性较低的任务,也使得「悍马」面临被迫更新淘汰的命运。

图 13、2007 年伊拉克战争中悍马车受损情形

根据《今日美国》报导,一份美方报告曾指出,在 1991 年波湾战争和 1994 年索马里冲突后,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曾提出报告,目的是希望敦促发展装甲车辆以避免路边炸弹和地雷的破坏性影响,但当年美国五角大厦并未采取行动。在2003 年和 2004 年路边炸弹威胁升级之后,美军为悍马车增加了临时装甲,以更好地保护车辆及乘员安全。即便如此,改装后的悍马仍易受简易爆炸装置(IED)的攻击,美军直至 2007 年起在伊拉克战争中道路爆炸事件激增后,才开始大量使用「防地雷反伏击车」(Mine-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MRAP)。

===肆、新一代轻型战术轮车研发及生产===

由于「悍马」自 1985 年加入美军服役,当时的车辆设计考虑并未将路边土制炸弹、车辆反爆炸配备列入正规战争因素考虑,特别是在城镇作战、反恐战场上,暴露其未与时俱进的弱点,且现有的「悍马」已达到成本和车辆设计与发展的极限。2010 年 2 月初,美国陆军曾公开表示,由于「悍马」不能有效抵挡路边炸弹袭击,将不再继续订购。美国陆军发言人卡明斯表示,美国陆军将以「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执行任务并期望以新一代的联合轻型战术车辆取代「悍马」服役。JLTV 将由美国第7 海军陆战队第一营,以及陆军第 101 空降师的第 1 连、第 101 侦察团第 3 侦察连来操作,通过类似战场环境,执行仿真实任务来测试这款新车,测试内容包括实弹射击、遇炸弹袭击、直升机吊装作业,以及两栖登陆过程,并纳入实时伤亡评估,以了解车辆对士兵的保护效果。2012年,美国军方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奥什科甚公司、AM 通用公司的三种提案,从其中评估和确认最后的生产商。最后,奥什科甚公司通过军方的评审标准。

一、生产源起

联合轻型战术轮型车辆计划(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 JLTV)为美国陆军、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提出的轻型战术轮型车辆计划,此计划最早分别源自美国陆军的「未来战术卡车系统」(Future Tactical Truck Systems, FTTS)和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战术车辆」(Combat Tactical Vehicle, CTV)计划,目的是希望提高车辆面对防御地雷、路边炸弹的生存能力,并以体积更大及装载能力更强的运输车辆取代服役多年的M1114 型悍马,由于前述两者针对战术车辆的需求相同,因此美国国会在 2006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要求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应联合执行新一代轻型轮型战术车辆的计划(表 1)。

表 1、联合轻型战术轮型车辆计划发展时间简表

时间

计划

2006 年

批准计划开始进行研究

2008 年 10 月

联合轻型战术轮型车辆车辆技术开发合约被授予 3 家公司:(1)BAE 系统公司团队、(2)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通用战术车辆公司、(3)AM 通用公司与通用动力系统分公司。

2011 年 2 月

JLTV 计划办公室宣布制造开发阶段将延期至 2012 年 1 月或 2 月,是因为美国陆军,要求其车辆设计应与「防地雷反伏击车」(M-ATV)具有同等级的装甲防护力。

2012 年 8 月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选择了三家公司:洛克希德马丁 JLTV、奥什科甚 L-ATV 和 AM General BRV-O 作为实体原型车制造发展阶段的获胜者。

2013 年 8 月

奥什科甚(Oshkosh Defense)将首辆 L-ATV 原型车交付给陆军进行政府测试。提供四门多功能车型和双门基本车型供评估。

AM General 和洛克希德马丁都向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交付了 22 辆车参加了为期

14 个月的政府评估和测试过程。

2013 年 8 月

三家供货商共交付 66 辆车,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宣布将开始对 JLTV  原型车进行全面测试。

2015 年 8 月

美国陆军正式宣布 Oshkosh Defense 公司得标。

车型为 Oshkosh L-ATV (Light Combat Tactical All-Terrain  Vehicle)

2016 年 3 月

JLTV 首次发布订单,美国军方订购了 657 台 JLTV 以及零件和后续维修等。这份价值 2.43 亿美元的订单包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车辆

2016 年 9 月

陆军在 9 月底收到了首批 7 辆 JLTV。

2017 年 1 月

美国空军正在考虑为其部队购买 JLTV,以保护导弹发射设施。

2018 年 2 月

获得 JLTV 第 8 笔订单,将生产 450 辆。

JLTV 计划及研发测试耗费时程长,起因于美军对其要求非常高,该研发车辆既需具备高防护力,在重量方面亦不能超过限制,且必须维持一定的机动力,亦曾向厂商提出其他要求,如:1.足够的携弹量、2.高续航力及动力、3.故障排除快速且容易、4.可紧急逃生、5.装甲等级可抵抗地雷与炮弹破片等。换句话说,每辆联合轻型战术轮车须能携带2 箱 M16 步枪弹药、1箱 M203 型 40mm 榴弹发射器弹药、4 箱 M249 班用机枪弹药及 6 箱其它各型机枪的弹药。并设置电子监视及诊断系统,在车辆故障后迅速找出问题进而加快修复速度。整体来说,经强化后火力、防护力和易于维修的妥善率应足以提升新型轻型战术轮车的战场存活率。依据美国陆军设定的时间表,首批购买450 辆联合轻型战术轮车,预计 2018 年前达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陆军总计采购约5 万辆,采购时程持续至 2040 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的 5 千 5 百辆将自 2018 年至2022 年陆续装备给部队。而美国空军方面据传亦可能参与采购,但参与程度有限,是因为美国空军另有作战车辆的使用计划。

二、类型及任务用途

计划最初联合轻型战术轮车会有 3 种车型,但随后更改为 2 种类型,分别是:4 人座并可携带约 3500 磅物资(相当于 1.575 公吨)的战斗战术车辆(Combat Tactical Vehicle,CTV)和 2 人座且可携带约 5100 磅(相当于2.295 公吨)的战斗支持车辆(Combat SupportVehicle, CSV)。2015 年 8 月25 日美国陆军宣布 JLTV 计划由 Oshkosh Defense 得标,其公司所设计的轻型战斗战术全地形车(LightCombat Tactical All-Terrain Vehicle, L-ATV)是一种轻型多功能战术车辆。JLTV 系列及其术语经过演变,现今可分为三种:

(一)基础载具,Utility(JLTV-UTL)是双门配置。

(二)通用载具(JLTV-GP)是四门配置。

(三)近距离作战武器载具(JLTV-CCWC)是四门配置。(图14)

图14:联合轻型战术轮车种类简图

若根据任务属性可分为以下 4 种车款:M1278、M1279、M1280 及 M1281(图15):

图 15:联合轻型战术轮车作战任务简图

三、诸元及武装配备

Oshkosh-L-ATV 的装甲保护等级高于「悍马」,并且与「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相当,但整体车型较MRAP 小,重量更轻。L-ATV 没有标准配备的武器,但可根据军方需求安装一系列武器,包括轻型,中型和重型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Automatic Grenade Launcher, AGL)、烟雾弹榴弹发射器或反坦克导弹(Anti-tank missile, ATGM),前述武装可于车顶安装旋转枪塔。武装版车型则于车体上方加装一具 30mm M230 链炮外置遥控无人炮塔(图 16)。

图 16:Oshkosh 联合轻型战术轮车诸元简图

四、小结

美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以轻型车辆投入战场上执行战斗与机动任务;为符合海外战场军用需求,即针对适合机动侦察、通信联络及配备轻型武器的战术车辆进行研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越南战争时期,为美军发展轻型战术车辆的明确期,制定确切的规范进而设计出MB 吉普车、M38A1 吉普车与 M151 吉普车等车辆。80 年代后期,美军多次出兵海外战场,为提升作战车辆机动力与载重量,遂于改装各式任务用车,进行研发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即广为人知的「悍马车」,并于第一次波湾战争声名大噪。近年来因悍马车于海外战场中,多次传出装甲防护力不足致使人员装备损失,为提升作战效能并汰换服役多年的M1114 型悍马车,美军遂研发新型车种,并要求其兼具火力、防护与机动力,即「联合轻型战术轮车」。(图 16)

图 16、美军轻型战术轮车演进简介

===伍、结论===

近代美军作战使用「悍马」多年,其原始设计概念已不适合现代城镇战、反恐行动等非传统战争,虽有「防地雷反伏击车」作为替代考虑,尽管其防护性能较「悍马」出色,但重量太大,油耗高,使用、空中运输及投送经济效益不高。有鉴于此,提出「联合轻型战术轮车」(JLTV)一案,计划至 2035 年以「联合轻型战术轮车」取代大部分的悍马车、轻型轮车,成为美军的新一代作战的核心机动载具。其能有效为作战人员提供持久的防护力、机动的作战能力,将有利于美军未来于多样化任务中,满足悍马车所不足之处,并应对各种威胁。

作者介绍

姓名:范绎

级职:上士教官

学历:储备装甲骑兵领导士 98-6 期、士官高级班 101-1 期。

经历:搜索士、组长、副排长、现任装训部指参组教官。

万分期待您的转发与收藏

加入小组请加微信:zhanliyizhuxiaozu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浅谈美军轻型战术轮车发展历程  轻型  轻型词条  美军  美军词条  战术  战术词条  历程  历程词条  发展  发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