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中国西沙群岛各岛礁情况(附图)

       西沙群岛,又称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越南称为黄沙群岛,是南中国海上的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海岸线长518公里。西沙群岛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宣称拥有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批准海南省政府的提议,将现有的西沙群岛办事处升格,设立县级市“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目前有关建市筹备工作正在进行。消息称,未来的三沙市的海域范围将逾200万平方公里,接近全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越南则划为岘港市黄沙岛县。

西沙群岛上有一处唐宋时期遗址、多处明清遗址、十四座明清古庙、大量清民国时期石碑,表明中国人自唐以来就开始在西沙群岛生活,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1932年,西沙群岛被法国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中华民国政府接管。1946年,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驻防永兴岛。1950年4~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海南岛时,永兴岛的驻军被中华民国政府遗忘了,直到三个月后永兴岛的驻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当时称起义回归)。从此永兴岛一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驻防。不过一直到1974年,由于弱小的海军战力、远距离部署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并没有在西沙群岛各个主要岛礁布防。在1974年,南越西贡当局把西沙群岛划入南越领土,中国提出抗议。后来更爆发了中越西沙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其中永兴岛是中华民国海军的永兴号驱逐舰接受驻西沙群岛日本军队而获名。北纬16.3°N、东经112.0°E。位于海南岛东南面180多海里。西面是永乐群岛:珊瑚、甘泉、金银、琛 航、晋卿以及广金等。东面是宣德群岛: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石岛、东岛和永兴岛7个主要岛屿等组成。以及相对独立的中建岛、高尖石、盘石屿、玉琢礁、浪花礁和 北礁等。

西沙群岛图西沙首府永兴岛面积约2.1平方公里,西沙群岛有22个岛屿、7个沙洲,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 渔民俗称 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金银岛 尾岛、尾峙 0.36

2、甘泉岛 圆岛、圆峙 0.30

3、珊瑚岛 老粗岛、老粗峙 0.31

4、全富岛 全富峙、全富、曲手 0.02

5、鸭公岛 鸭公峙 0.01

6、银屿 龙坑 0.01

7、银屿仔 银峙仔 2000(平方米)

8、咸舍峙 咸舍、咸且岛 3000(平方米)

9、石屿 石屿 2000(平方米)

10、晋卿岛 四江门、四江岛、世江峙 0.21

11、琛航岛 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 0.28

12、广金岛 三脚峙、小三脚岛 0.06

13、盘石屿 白树仔、白峙仔、白礁 0.40

14、中建岛 半路、半路峙、螺岛 1.20

15、永兴岛 猫注、吧注、猫岛 2.10

16、石岛 小巴岛 0.08

17、南岛 三峙 0.17

18、中岛 二岛 0.13

19、北岛 长峙、长岛 0.04

20、赵述岛 树岛、暗岛、船暗岛 0.22

21、东岛 猫兴岛、巴兴、吧兴岛 1.60

22、高尖石 尖石、双帆 0.04

23、筐仔沙洲 筐仔峙 0.01

24、东新沙洲 4000(平方米)

25、西新水洲 2000(平方米)

26、南水洲 0.06

27、中沙洲 0.05

28、北沙洲 0.02

29、西沙洲 0.04

永兴岛 英文名称是Woody Island,位于西沙群岛(Paracel Islands)东部的永乐群岛(西部称宣德群岛)的中部。永兴岛目前由中国政府控制,但台湾和越南政府也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永兴岛得名于1946年11月29日接收西沙群岛的军舰的名字。永兴岛位于北纬16度50分,东经ll2度20分。岛的东西长约l850米,南北宽约ll60米,面积约:2.1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南海诸岛最大岛屿。永兴岛地势平坦,平均高约5米,岛西南有长约870米,宽约100米的大沙堤,最高为8.3米。四周也为沙堤所包围,中间较低,是次成泻湖干涸后形成的洼地。这里掘井取水方便,但是由于鸟粪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但水量充足,可以用来洗涤。永兴岛岛屿面积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积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风,故本岛是南海诸岛中地理环境最优越的一个岛。永兴岛又正好在西沙群岛中部。因此,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首府,海南省派出的政府机构(相当于县级)驻在该岛。在岛上生活的人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岛部队、少量的过路渔民、来岛建设的工人及零散的观光旅客。

永兴岛是南海渔民活动的区域,中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资料文献对该岛均有记载。宋朝曾派海军巡视,并将南海诸岛划归宋朝版图。元代时,地理学家郭守敬曾在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明朝郑和下西洋,标绘过南海诸岛地理位置。清朝宣统皇帝年间,曾派广东海军赴西沙群岛查勘,刻碑升旗。

    1932年,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占据了西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南海诸岛一度被日本夺得。日本投降后,根据开罗宣言,包括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一并归还中国,1946年9月中国国民政府派海军司令部海事处上尉参谋张君然三次下南海,四次到达西沙群岛,并于1946年11月23日,联同进驻西沙群岛的舰队副指挥官姚汝钰,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这个岛,岛名也因此而得。永兴岛上至今仍立有张君然当年立下的‘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

由于国共内战,以及其后的中美在朝鲜和越南的冲突和对立,两岸的中国政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暇顾及西沙诸岛,越南共和国(南越)政府则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渐获得包括永兴岛在内的西沙群岛的控制权。1956年,中国大陆的武装渔民在中国军队的支持下逐渐控制了包括永兴岛在内的宣德群岛(西沙群岛的东半部分),和越南共和国占据的永乐群岛(西沙群岛的西半部分)隔海对峙。在其后的近20年中,双方多次爆发冲突。1958年9月4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政府主席范文栋在给中国政府的信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整个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74年,中国海军和越南共和国海军在西沙爆发武装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击败越南共和国控制了西沙群岛。1974年以前,由于国力和国内政治因素,我们在西沙只有象征性的部署民兵,几乎没有常备军。73-74年,越南在美国怂恿下,侵占了西沙和南沙6个岛屿,74年1月,有公然在西沙挑衅。在当时极其困难情况下,我海军仅仅依靠英勇大无畏精神,奇迹般的打退了南越的进攻,夺回了西沙全部被占岛屿,随后开始建设西沙。

2006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西沙救助基地在永兴岛正式启用,派驻一艘“南海救111”号救助船。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终年高温,高湿,高盐。加上空气洁净,阳光明媚,紫外线格外强烈。太阳直射时间多、日照长,年平均气温摄氏26.5度,一月最冷,平均气温摄氏23度,六月最热,平均气温摄氏29度;日气温最高摄氏31度,最低摄氏21度;雨季为每年5至6月份。

岛上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椰树成行,风光旖旎。每月补给船到达永兴岛的时候,永兴岛居民都会放假两天,到码头协助卸下运补物资,这两天就是永兴岛的节日。驻岛官兵每过两年换班一次,工作人员则是半年就换班一次。永兴岛上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分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西沙军用/民用机场于1991年建成,拥有一条2,4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可起降波音737飞机。在2005年,主要祇接待民航包机,使用60座位的运七型螺旋桨容机,连通海南省海口市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岛上的中心在“北京路”,这里建有中国工商银行、医院、粮食站、中国最南端的邮政局、百货商店、水产公司,人行道旁是整齐的椰树,树下有碧绿的草坪,环境相当整洁。设有一条约800公呎长的石堤连接东北部的石岛。 岛上的人文景观有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旧炮楼、国民政府立的‘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1956年)和中国共产党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1974年),历史的痕迹被清晰保留了下来。西部有一片被称为‘西沙将军林’的椰林,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00多位将军先后栽种的,每一棵上刻着栽种者的名字。岛上有两间博物馆:‘守岛部队军史馆’及‘海洋博物馆’。中国西沙群岛的邮政编码:572000;西沙群岛的电话区号:0898。下图是西沙群岛永兴岛。

石岛 是西沙群岛宣德群岛一部分,又称“小巴岛 ”“老龙头”,地理坐标为北纬 16°50"48",东经112°20"53",面积为7800平方米,海拔高达15.9米,是西沙群岛最高点,西沙群岛唯一的一座岩石岛。岛上有中国主权碑以及“西沙老龙头”石碑一座。石岛上有一片老兵林,是守护石岛的官兵们离开时植上的。石岛由中国解放军海军驻守,有约2公里的公路与永兴岛相连。

东岛  1980年然保护区.我国在西沙群岛中面积为180公顷的东岛建立了以保护红脚鲣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位置最南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东岛是一个珊瑚岛,面积大约为1.6平方公里,在西沙群岛中的第二大岛,呈长条状,长度约为2400米,宽度约为1000米,象一颗珍贵的宝石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南海上。岛上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热带植物丛生、树林茂密,有高等植物20多种,天然植被属于珊瑚岛常绿林,由麻枫桐(白避霜花)、海岸桐、银花树、羊角树、草海桐等代表性植物组成,人工植被有椰子、榄仁(枇杷)、木麻黄等,尤其是麻枫桐群落为红脚鲣鸟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场所,共有大约5-10万只红脚鲣鸟聚集于此,象一簇簇盛开的白色花朵,耀眼迷人,有时又腾空而起,盘旋、飞舞、鸣唱,在蓝天上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别开生面,蔚为壮观。东岛不愧是浩瀚南海中名符其实的鸟岛,也是我国鸟类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

  红脚鲣鸟是居留性的鸟类,不作长距离的迁徙,但繁殖期过后在栖息地附近的海域上空游荡。在红脚鲣鸟世世代代居住的岛屿上,排出的粪便日积月累,逐渐形成1-2米厚的鸟粪层,这些粪便湿时呈黑色如泥炭,含有较多水分、有机质、氮、水解氮、全钾、速效钾、速效磷以及代换量都很高,而后随着风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鸟粪经脱水、矿化和与珊瑚、贝壳、有孔虫残体碎屑的胶结,便形成腐泥状、粒状、块状和盘状物质。

  由于天长日久的积累,地表有大量的鸟粪堆积。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鸟粪迅速分解,释放出磷酸盐,随着枯枝落叶腐解过程中产生腐殖酸一起向土壤下层淋溶,并与土壤中钙相结合,便形成了鸟粪磷矿,而且质地相当松软。它除了含有丰富的磷质之外,还含有有机质和氮素养分。这种鸟粪磷肥,只要筛出其中粗骨部分即可以直接施用,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岛守备队的官兵们也对红脚鲣鸟的繁衍生息倾注了一片爱心,他们从不惊扰鸟群,从不掏鸟蛋,每遇到受伤或病弱的鸟还带回治疗,悉心照料,然后送返林中,使这个鸟的乐园越来越兴旺发达。除红脚鲣鸟外,东岛上还栖息着褐鲣鸟、小军舰鸟、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暗绿绣眼等鸟类,以及上岸产卵的绿海龟和玳瑁等,它们也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东岛位于三亚湾外海,距三亚8海里,像一只巨大的玳瑁浮在茫茫的大海烟波中,所以也称为东玳瑁洲,岛上林木茂盛,风景迷人。东岛周围的海域生长着大量的珊瑚,属于国家珊瑚保护区。由于这里远离海岸,污染极少,海水清澈透明,使得这儿的珊瑚能大量繁殖生长,从而也聚集了大量的热带热鱼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海底生态圈。

在东岛海域,有两个优良的钓区。第一是小岛西北面,距岛800米左右处。水深13——15米,这里水流平稳,海底有大量的珊瑚和石排,是鱼类繁多的地方。第二是小岛西南面的双扉石,距小岛1.5海里,水深15—30米,水下也同样长满了珊瑚,是大鱼出没的地方。在东岛常可钓到的鱼类有:石斑、青衣、海鲤、河脉、海鳗、红鱼、鹦哥鱼等。

下图是西沙群岛东岛。

中建岛  处于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最南,去往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面积1.2平方公里。中建岛,渔民称为螺岛,因为这岛以产马蹄螺出名。位置在西沙群岛最南,又当去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由于1946年中国派军舰“中建号”去接收本岛,才改名为中建岛。

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米。全岛海拔不大,平均只有2米,略呈圆形,长1,200米,宽l,000米。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米,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米;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沙堤受东北季风影响以东北部为高。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挖地2尺即可得淡水。平均气温在31℃以上,且四季海风超4级。

本来中建岛基本没有植被,自七十年代守岛官兵进驻中建岛以来,进行了大量植树绿化。每到春末夏初季节,就会有数万只大凤头燕鸥到岛上栖息。淡水需要从海南岛补给。有十几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驻守。

下图是西沙群岛中建岛。

 

珊瑚岛  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岛形略方,近椭圆。面积0.31平方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岛珊瑚极多,命名珊瑚岛。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老粗峙。位于南海珊瑚岛西南2海里,是目前我国最南端的省级文物保护遗址。

珊瑚岛因珊瑚多而得名。该岛在永乐环礁西北侧,濒临南海主航道。岛呈椭圆形,长约900米,宽约450米,最高处约9.1米。岛南有水湾,岛东有旧码头。岛四周沙滩上灌木发育,鸟粪层也多,为永乐群岛最丰磷矿岛之一。鸟粪层的存在表示昔日这里林木众多。岛上还有人工种值的木麻黄、椰树等,中部有水井一口,在椰树旁,水甘清可饮,而西部井水受鸟粪污染,有臭味,不能饮用。

本岛早为我国人民所开发,今天在岛上各处均有清代瓷器发现,且多日常用器,如青釉瓷碗、杯等。建筑物有小庙一间,在岛西南端,乃1934年珠海潭门渔民们建立,内有石神像一具。该岛由于地理位置良好,又有井水,故每为外人规舰,1938年为法国人占领,其后,又被日本攻占。1947年1月,法国海军部队又在本岛登陆,经我方抗议才撤走。1956年4月,越南又占领该岛,直到1974年1月,我国夺回该岛。

目前岛上有气象台、航道码头等。本岛的地理位置、水道和并泉均为全永乐群岛最好的,水域水产也很丰富。珊瑚岛至少有三十名解放军官兵驻守。

下图是西沙群岛珊瑚岛。

鸭公岛  在广阔森屏滩礁盘东南侧,有一巨大点礁形成的小岛即鸭公屿。岛屿多由礁块构成,上生有少数草本植物。岛发育在点礁上,岛四周即为深水区。这种礁体是在泻湖中各自孤立生长的,尤其在“门”的通路上最易形成,因为在“门” 附近潮流急,风浪大,外海或泻湖内的浮游生物送来亦多。有利于礁头的生长和合并,并形成小岛。鸭公岛即正当银屿门区。岛屿呈新月形,体现出东北风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鸭公岛在全富岛东1.5海里处,礁石外水颇深,又无广大礁盘,故水产较少水产以贝类为主,南海特产马蹄螺即产于本岛。该岛因人迹罕到,故有海鸟栖息。但该岛无林木和沙地,故海鸟不能常来,只成为海鸟的季节性栖息地。

金银岛   属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渔民称为“尾岛”,因为它不在永乐环礁之内,而是在环礁之外,有如永乐环礁的尾巴。金银岛长约l275米,宽560米,四周沙堤比中部要高2米,中部洼地形成泻湖,有井数口,水可饮用。沙堤带以东端为广大,且呈尖咀状向东伸延。金银岛实为一小环礁西面礁盘上的一个沙岛,在岛东南有两个小沙洲,西南有3个小沙洲。这个小环礁中部有一浅湖,隔浅湖, 东北面礁盘上还有四个沙洲。

浅湖并不象羚羊礁那样呈封闭状态,而是有缺在西南面,缺口可入小舟及帆船。低潮时,礁盘水浅,人们可以行走其间。大潮时沙洲每被淹没,因而树木不生,只长耐咸水草。树木只出现在金银岛上,白避霜花与竿海桐丛生,茂密非常,故本岛鸟粪丰富。岛上人工植的海棠树已很高大,树下有水井,井水可供饮用。但其味不甘。该岛至少有十五名解放军官兵驻守。

下图是西沙群岛金银岛。

琛航岛   是永乐环礁中最大的岛之一。它是纪念清末到此的“琛航舰”而得名。它也是中部凹陷,四周沙堤包绕的岛屿,呈弯曲三角形,面积约0.43平方公里。岛中部平坦, 四周砾堤包绕着的浅湖有两个,岛中部挖有水并,但不能饮用。 目前浅湖已填平,但是部分仍有积水,夏天为蚊虫滋生场所,湖区鸟粪层厚,松软易陷。因为包绕泻湖的堤围是由珊瑚砾所成,透水性强,故涨潮时,海水可渗入浅湖中,使湖水变咸。今天湖边砾堤仍然低矮,高度才2米,特大台风即可掀起巨浪,打开砾堤,形成缺口。

岛西北角和东北角曾有渔民建立小石庙2座,今已拆去。但由西北小庙中供奉的明龙泉窑观音像,可知明代已有渔民来此捕鱼。岛中部的两个浅湖,在西的较大,呈圆形,直径约200多米,在东的较小,呈长形,长约80米,二者为一低沙堤所分隔。环岛沙堤以东南方为最高大,共有3到8条,且由沙堤渐变为砾提, 条数较多,但短而时断时续。沙堤上的植被以羊角树群丛为主,茂密难以穿道,低地井边有渔民种下的椰子树一株,高20米。羊角林中有藤本植物攀援其上,如海滨牵牛花等。由于本岛面积大,又有较好航道,且又是宣德群岛和本岛的交通中心,位置十分重要。曾一再为外国入侵者所侵占,1932年年法国曾派乓登陆,1956年南越派军队占领。1974年1月我自卫还击,收回该岛,牺牲多人,现建有烈士纪念碑在岛上以兹纪念。

下图是西沙群岛琛航—广金岛。

广金岛   在琛航岛礁盘上的另一个小岛,乃纪念清末巡海到此的“广金舰”得名。面积很小,有沙嘴和琛航岛相连。低潮可涉水而过。两岛之间的距离只有370米。广金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基本部分仍有海滩岩保护,故能在礁盘上形成较高的灰沙岛。由于礁盘面积较小,南北西三面沙堤互相接近,中部洼地难于成立,因而中部也是沙堤地形,只不过略为凹下。岛屿面积约为0.16平方公里。该岛长约320米,宽200米,有一椰子树(高11米)。灌木林以中部为最高。在沙堤南侧有小石庙两座,高约l米,距海约50米。附近沙滩斜坡上,还发现了洪武年间小平钱,背有福字。可知明代已有我国渔民在个岛活动。1947年中国政府以审定公布南海诸岛地名中,琛航和广金两岛被称为“道乾群岛”。

 

晋卿岛   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岛。环岛有海滩岩发育,沙堤高出海面3—5米。岛呈椭圆形,长950米,最阔处约420米,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岛上沙堤到中部干泻湖低地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丛林,步行困难,土质亦为鸟粪土。据清末文献记载,这里曾有数丈高(约10米)的树木,树干大可合抱,枝叶纷张,岛上海鸥甚多,土质黑色。而今天岛上林木已不及前高大,海鸟已去,土质表层为近期堆积的白沙,沙层下20—40厘米,才见棕色鸟粪土层。由于沙层浅,又多鸟粪,使本岛甘泉甚少。本岛有渔民小庙两间,一庙上刻“有求必应”字样。岛东南角沙堤顶部深l米处白沙层中1974年曾掘到宋钱一枚,上有“圣宋元宝”字样。这枚小平钱是北宋微宗靖国元年铸的。据此,可知距海约30米的沙堤在近l,000年来已增高l米。晋卿岛礁盘大,以产海龟出名,龟门集中于岛的西岸。此外,这里还有海参场,值于岛北礁盘上。由于礁盘外缘沟谷系统发育,故小舟入岛方便。礁盘槽沟,可利用来开辟深水道,兴建码头。

下图是西沙群岛晋卿岛。

咸舍峙  咸舍岛按海南语为“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即贫岛之意。这海岛也是一个大礁墩,多由珊瑚礁所成,即大部分为石质,小部分为沙地(如沙滩、沙堤等),由于面积小,礁盘不发达,故不能形成繁茂的珊瑚生物群丛。岛的短径只45米,呈椭圆形。但是岛上砾堤却有两条,呈环形遥合,是强有力的巨浪作用的结果。岛上砾堤呈环状,中间低地不明显,整个小岛作东西延伸,面向东北的砾堤无论从高度上还是从坡度上,都比西南面砾堤要大,这些均是东北季风强大的反映。

中岛  在北岛东南0.5海里处。岛呈椭圆形,长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00米,宽约260多米,面积约为0.2平方公里,四周由沙堤包绕,中部泻湖已干枯。灌木茂盛,鸟粪层薄,饮用淡水缺乏。

 

南岛  在中岛东南0.5海里处,岛呈长条形, 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l,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中为小湖,已干涸。

北岛  又名长峙(峙则是海南岛话的“岛”之意)。北岛和赵述岛隔赵述海门相峙。长达l500米。最宽处为350米,故又名长峙。面积为0.25平方公里,高3—4米,四周有沙堤包绕,岛中部为干涸的“泻湖”,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岛上有灌木丛生,亦有鸟粪层,故淡水不可饮用。我国渔民常在这里生产。有临时房屋建筑,并有石砌小庙一座。岛东北面礁盘因受强劲的东北风影响,使海水中含氧量较多,珊瑚礁生长较好,比西南面礁盘为高,低潮时可露出海面,成为水产丰富的地区,它是七连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

下图是西沙群岛北·中·南三岛。

赵述岛  是西沙群岛宣德群岛的其中一岛,又称“树岛、暗岛、船暗岛”,面积 0.22平方公里,形状近圆形,四周白沙滩环绕,林中有高椰子树(10米),岛长600米,宽300米, 岛呈东北--西南方向延长,为七连岛中第三大岛,高出水面3—4米.岛四周有沙堤,上被一层鸟类,由于沙层薄又有鸟类污染,地下水不能饮用。岛西部建有灯塔,高达20多米。

下图是西沙群岛赵述岛。

甘泉岛  面积仅0.3平方公里,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60米,高8米,呈椭圆形,我国渔民称“圆峙”、“圆岛”,因岛上有甘泉井水而著名。清末(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岛中部低地有淡水井两口,其泉水甘甜可饮用,即称:“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过丈余耳,余尝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岛,勒石坚桅,挂旗为纪念焉”因此命名“甘泉岛”。

下图是西沙群岛甘泉岛。

全富岛  全富岛是因为岛区水产丰富而得名:这里珊瑚礁区生物种类丰富,如浅水造礁珊瑚一项,即有56种之多。但是岛屿面积小,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40米。沙堤不宽,因此,本岛淡水含量也不多。北面沙堤最高,岛南较不明显。本岛海滩岩发育不坚固,可是已能保护沙堤,使沙堤固定。洼地出现在岛的南部,高潮时还可以被海水淹没。本岛地势不高,沙脊出水时也只有l米左右。因而常被人们认为是刚刚出水的新沙洲。其实岛屿早在清代已成。台风时,岛形仍可变化。本岛开发历史也很早。1974年水下考古工作中,在礁盘发现了清代瓷器一批,年代为嘉庆到道光年间。如德化窑的云龙纹碟(4只)、会风云纹碗(1只)、青花碗(5只)。器物上还已胶结了灰华达0.5--lmm,为l00年来的沉积。此外,据我国的老渔民回忆,祖先五代已在全富岛捕鱼,全富岛很早就是我国渔民的常东岛、高尖石、中建岛和其他环礁。东岛环礁 西沙群岛主要环礁除永乐环礁和宣德环礁外,即莫东岛环礁了。东岛环礁位于宣德群岛西南,永乐群岛之西。是西沙最大的环礁,但是环礁上的岛屿只有两个,即东岛和高尖石。东岛环礁的水下滩礁,已定名的有北边廊(海王滩)、滨泥滩和棋涵滩三个。东岛环瞧由东北向西南伸展,只有岛。没有洲、门,礁的地形也不发育。该环礁由滩、岛包围着的中间浅湖深还不到100米,但是一到滩外水深立即急降到1000米以下,可见东岛环礁是一个从l000米水下台地上耸峙起来的环礁。

高尖石  东岛西南方突起一座死火山,由浅湖基底上隆起,从50米等深线看这座海底火山是圆锥形的。高尖石即是火山锥体的顶点,目前出露海面只有5—6米。由于它的岩石构成是玄武岩质火山角砾岩、因而得知这里是个火山口。 这座火山是在更新世后期喷发形成的,由于火山角砾岩中有珊瑚砾块保存,因此。得知火山喷发是冲破珊瑚岩层的。角砾岩中珊瑚砾块呈棱角状,砾块大的达15公分。岩层角砾含量高达40%。高尖石有不少特殊矿物,加油石(次生性的钠沸石和菱沸石等),它们填充在裂隙及气孔中,呈杏仁斑晶状.高尖石长约42米,宽约26.8米,岛平面旱三角形。四周受蚀成海崖。又无沙滩,不宜泊船。由于“高尖”,七海里外可见到。 湛涵滩、北边廊和滨湄滩组成东岛环礁的西翼和南翼的都是暗滩。在西北面的为北边际,即海王滩,在南面为滨泥滩及湛涵滩。

盘石屿  位于华光礁的东南。这也是一个环礁,但是由于礁盘上已有沙洲发育,故称“屿”了。它面积较小,长度约10公里。礁盘发育,退潮时可以微露出水,涨潮时则淹没,浪花带明显,“门”在西南角, 10 吨小船可以驶入,浅湖内有礁头发育,水深在15米以内。 礁盘西部有小沙洲发育, 目前高只有2.5米,强台风过境(10 级)时,即被淹没,故不生树木。挖沙2尺,可得淡水,略带咸味,勉强可饮,更深则盐分增加,不能饮用。沙洲上时有草生长,但台风一过,沙洲变形,草便不见了。

石屿   在森屏滩上有两个小岛,其中之一即为石屿。森屏滩实为广大礁盘,森屏为明代我国出使婆罗洲(今名苏里曼丹)使者的名字。石屿由沙子、海滩岩和珊瑚礁构成,大部分为胶结的岩礁,又名“石峙”。岛的形态亦为沙堤绕一次成小泻湖,岛北礁盘较狭,岛南礁盘广大,礁盘上水产丰富,是海龟、方参、梅花参的主要产地,虎斑宝贝、唐冠螺、马蹄螺亦有不少。这里多珊瑚礁,滩面又高,低潮时常露出,捕捞采集方便,是渔民主要作业区之一。

中沙洲   沙洲长300米,最宽处约200米,生草不多,故沙洲特点明显,台风暴浪冲击后,每有变形,面积时大时小,约有52000平方米。

北沙洲   在南岛东南0.5海里处,长300米,最宽处约200米,白沙耀眼,远处可见。岛上有茂密草木生长。附近礁盘水产丰富。东北面有小海湾。本沙洲有古代小庙保存。

西沙洲   在宣德环礁的西北面,是一椭圆形沙洲,其上白沙一片。长约600米,宽400米,由于草木少,白沙反光,故远处可见。在西南角处,还有一小沙洲,近圆形,直径约100米。西沙洲由于沙层较厚、有利于淡水保存,因此,掘此岛可得清泉,又因面向西北,海岸水流甚急。

玉琢礁  位于永乐群岛东南部,这个环礁也已有广大礁盘发育,因此,礁缘浪花带明显,并且礁盘上也有各种块状珊瑚块,并且有2—3个礁块可以露出水面。环礁内浅湖水深在40米以内。门在北侧,可航30吨以下水船。环礁外侧水深即变大。

浪花礁  位于西沙群岛东岛环礁之南,它是一个完整的环礁。礁盘广大,并有沙洲发育。沙洲涨潮时掩没,退潮时可见,还处于水下沙洲阶段。礁盘上也有些巨大礁块,涨潮时仍可出水,由于本环礁偏近东方,为航道所经,故有船毁于此,如1881年6月英船EISKE号即于此触礁沉没,现沉船仍可见。浅湖水色青绿,因湖水浅(深10米以内)且多礁头之故。礁 盘接近海面,故浪花带明显,故称“浪花礁”。西南和西北面各有一“门”,西南“门”可入40吨船。礁盘区亦为西沙主要水产区。海龟、海参丰富。由于这里风紧流急,又当航道,近年建立灯桩,高达9米,单闪白光,以保航行安全。

北礁  位于永乐群岛之北。这个环礁在西沙群岛位置最北,是名副其实的“北礁”。 北礁也是一个环礁,由东北一面伸展突出,有如一水下山脊, 最易使船只触礁。礁盘上有不少珊瑚礁高出水面,使浪花带明显,风力弱时,2--3海里之外仍可闻浪击声。退潮时礁盘上有沙滩出露水面。环礁口门也多开于西面,即因西南风两流强盛所致。 “门”宽30米,小舟(10吨小船)可行。浅湖水深在18—36米不等。由于这里正当航道边缘,沉船较多,水下出土的古文物也多。 渔民们在东北面礁盘上常发现明代铜钱。1972年这里发现有宋代四系青釉瓷小口罐、双耳小洗,元代的青釉大盘(龙泉窑)等。最重要的文物是上万的唐、宋和明代铜钱:唐开元铜钱有l395 枚之多,宋神宗元丰通宝达404l枚。已知宋代铜钱为25236枚, 明成祖永乐通宝49684枚。此外,还有不清楚年代的铜钱38.4公斤、铜锭7块,铜镜2枚,铜剑鞘3件,铝块l475克。其中最早年代的铜钱是新莽和五代十国的。还有东汉、西魏五珠。这里现建有9米高单闪白光的灯桩,可照耀10海里。

注:永兴岛   中国军队驻扎。下图是永乐群岛。

下图是宣德群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西沙群岛各岛礁情况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词条  岛礁  岛礁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附图  附图词条  情况  情况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