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美国是否会像英国一样衰落

在分析美国衰退的原因时,人们常常将其和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相比较。而美国作家迈克尔·林德(Michael Li nd)认为:把一个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语言单一的国家,和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松散的部落群相比较,是没有价值的。林德在新书《应许之地:一部美国经济史》(Landof Promi se:AnEconomi c Hi story of the Uni ted States)中指出,相比罗马帝国的兴衰,大英帝国的兴衰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参照。21世纪初的美国要和19世纪初的英国比才有意义。

今天,作为工业革命起源地和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国的英国,正深陷经济困境。美国能避免重蹈英国覆辙吗?还是说,美国已经在重复英国的衰退进程?答案没那么简单。一个世纪前,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都在英国本土以外,在失去了印度等殖民地后,英国迅速从世界第一强国跌落成中型国家。如今,虽然美国的军事基地布局在世界各地,但该国的人口、工业和商品资源都在本土。林德认为,除非美国的各个州分道扬镳,否则,美国是不可能经历英联邦瓦解和苏联解体这类变局的。但林德又认为,昨天英国的衰落的确在挑动着今天美国的神经。他具体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的危机。

第一,限制工业化。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先锋。而从工业革命一开始,法国、普鲁士等国家和当时的美洲殖民地,就一直在试图赶超英国

英国从1840年代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并将其推广到世界各地。英国的如意算盘是,如果其他国家仿效这种方式,那么英国可以依靠垄断地位,在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中拥有卖方市场。而这种政策的迷人之处还在于,英国将同时成为食物和原料的买方市场。因为其他国家会竞相出售商品给英国,这就会导致全球商品供过于求,英国正好坐享商品进口价格不断下降的实惠,推动本国工业发展。

19世纪初的学者们都很清楚英国的企图,包括美国经济学家亨利·凯里(HenryCarey)、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HenryCl ay)以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 ch Li st)。他们都认为,自由贸易是一种遥远的理想状态,是一种只有在各国发展处于相同水平时才值得去追求的状态。他们还认为,在追赶英国的过程中,其他国家也需要通过关税保护培育本国的“新兴产业”,因为关税壁垒是其他国家面对世界贸易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英国时唯一的庇护手段。到19世纪末,美国和刚完成统一的德国的确在国家的关税保护下进行着工业化。

对此,英国的反应是搞“帝国联邦”运动,即试图把英国本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白人领地”转型成贸易保护市场,就像美国、德国设置的关税壁垒一样。伦敦的金融家们能够从单边自由贸易中获益。在英国工业深受美国和德国的贸易保护冲击时,单边自由贸易能够使依赖于股息收入的人通过投资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来获利。在大萧条中,英国曾经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基础,却逐渐被以国家为坚实后盾的美国和崇尚重商主义的德国踏空。今天的美国在扮演着19世纪英国的角色。而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快速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都在使用美德19世纪用过的策略。再往前推,这恰恰是英国在1840年前使用的策略。

英国工业革命之先河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第二,金融化。一个世纪前,英国金融行业的获利超过制造业的获利,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英国把重点的工业领域让给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伦敦也依然是世界金融中心。这显然是愚蠢的想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债权国。一战以后,纽约和伦敦在全球金融领域平起平坐;到二战时,纽约已经占据头把交椅。从历史上看,美国在金融业上超过英国后,工业也随之超越英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未来中国主导全球制造业,那么它迟早也会主导全球金融,把纽约挤到和伦敦、法兰克福等城市所在的全球金融二线中去。对于目前的中国、巴西等“技术重商主义”国家而言,贸易上的顺差可以被充分利用。它们并不满足于购买实物产品,也不是在英美的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而是购买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发动机开发出来的复杂的金融产品。

第三,不正常的教育。当前的美国与爱德华时代的英国如出一辙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体制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曾有人分析英国衰退的原因时指出,尽管英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是由于其根深蒂固的贵族传统,英国社会对于乡间庄园和投资盈利以外的财富来源有着天然的鄙夷。美国社会对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当然更开放和包容。但即使在美国,也只有律师、医生、教授和管理者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领域从业者,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之下,“暴发户”是让人眉头一皱的身份。此外,英美都缺乏欧洲大陆和东亚国家那样强有力的行业传统。欧洲和东亚非常尊重技术工人的价值,而在英国美国,认为工业产品就应该由低学历的、底层的工人阶级来创造。现在的英美社会对工业的看法是,产业工人都来自农村,他们就应该在高薪、高学历的管理者监督下工作。

英美的名校和底层职业学校之间的教育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导致了劳动力内部的分化非常明显。这种教育差别也反映在英美国家的精英对中小学教育的包容性上。相反,在德国,职业训练和学徒工群体是其经济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环,这对德国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传统。

第四,短期行为。冷战结束后,曾有过关于“资本主义模式”的讨论。究竟是英美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更好,还是欧洲大陆的“莱茵兰(Rhineland)”资本主义和东亚模式更优?

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遇到的困境,德国的东西德统一进程,使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宣布英美模式取得胜利。而我们现在已经基于后见之明知道了,英国美国的繁荣也是建立在经济泡沫之上的。

区别英美资本主义模式和其他资本主义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股东价值”意识,以及随之而来的短期生产行为。这就表明,企业所追求的是投资者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短期行为能够为股东带来更多收益,企业管理者就被鼓励停止经营、废止工厂以及出售资产。这些举动甚至被认为具有“经济头脑”。而对于尽力维持工业基础的国家而言,这种思路是陌生的。德国保有大量中型企业和发展数代的家族企业,中国拥有很多国有企业。欧洲大陆和亚洲国家认同的是李斯特的逻辑——眼前的财富不及长期创造财富的能力来得重要。

今天的英国深陷经济衰退的困境,美国如果要避免英国的老路,必须从英美模式以外的国家吸取经验,从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吸取教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国是否会像英国一样衰落  英国  英国词条  衰落  衰落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一样  一样词条  是否  是否词条  
政治

 中越战争实况录像

 中越战争老山前线录像《南 中越战争老山前线录像《南 中越战争老山前线录像《南 中越战争老山前线录像《南 中越...(展开)

政治

 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三权分立

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失去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美国三权分立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联邦时期立法专制的教训,促使了《1787年美国宪法》三权分立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