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由国内音乐方版权大战引发的思考:音乐恶性竞争应该停止

不难发现,在近两年,国家对各种侵权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不久前,版权局相继约谈各大在线音乐服务商及音乐版权方的消息,使得在线音乐胶着的版权战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而传出的核心信息便是开放版权

两年前,国家就曾开展“剑网行动”,这结束了国内音乐市场的盗版时代,阵痛之后换来的是音乐产业的重新洗牌,以及整个音乐产业链的版权意识。但“版权”却是一把双刃剑,为唱片公司和音乐人赢回了“饭碗”,却也成了在线音乐服务商瓜分市场份额的利器,当“独家版权”的新闻频频曝光的时候,音乐市场离恶性竞争仅剩一步之遥。

音乐是一个感性的东西,在一些人眼中是梦想,在一些人眼中却成了生意。在音乐版权正版化之前,不少音乐人痛斥各大音乐服务上的流氓行径,仍然有周杰伦、陈奕迅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出现,如今行业利好之后,音乐创作反倒止步不前。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大的环境来看,流量越来越分散,直播平台上的网红、短视频里的草根歌手,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玩法和新平台。可终究还是要归罪于各家在线音乐平台,毕竟这里才是音乐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大多数用户接触音乐的主要渠道,但它们似乎在对音乐创作推动上,并没有发挥出与影响力匹配的贡献。

不幸的是,在线音乐陷入了两个怪圈,一个是哄抬价格的版权争夺,另一个是试图靠独家版权垄断的山头主义。

“哄抬价格”的现象在今年年后尤为明显,特别是腾讯音乐一己之力拿下了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三大”独家版权,尽管原本三四千万美元的版权费用,在最高时被硬生生抬高到了四亿美元。一切或许还是利益在作祟,在版权竞争之初,各大在线音乐平台并未出现太多过激的行为,却也意识到了新的竞争形态:不再是一种流量为王的时代,最大的话语权在于掌握了多少版权

在这个背景下,多米音乐等无力支付巨额版权费的音乐平台濒临破产,或者直接从市场上消失;曾是国内最大在线音乐平台的百度音乐,在资本撮合之下委身太合音乐,从“亲儿子”变成了“野孩子”;酷狗和酷我这对欢喜冤家握手言和,最终又牵手QQ音乐成立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阿里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成功也有迹可循,前者的基础是虾米和天天动听,后者的出线离不开网易的资源和产品上的匠心。

旧巨头的落幕和新巨头的产生,伴随着版权的瓜分鼎峙,一时间用户需要下载三四个APP才能听到自己想听的歌,各大在线音乐平台的用户数量也翻倍的增长。尝到了甜头的在线音乐平台,更愿意在版权上持续投入,以至于丧失了理性。比如在环球音乐版权的争夺上,国内的三四家在线音乐平台都在沟通,最终在价格上远超预期。

而在线音乐平台又是商业化的产物,任性的背后仍需面对盈亏平衡的难题,于是一些平台在抢夺了过半的版权资源之后,“山头主义”的倾向也越发的明显。一方面,有选择性的进行版权转授,并沦为借机打压竞争对手的手段;另一方面,搅乱了整个音乐产业链的良性发展,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音乐改编等等,均因为拿不到转授权而离音乐越来越远。PC互联网时代的玩法再次隐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不过这次的武器不再是流量,而是版权

国家版权局的两次约谈,意料之内的集中在了两点,即不得哄抬版权授权费用、不得抢夺独家版权。两年前“剑网行动”的行业利好已经被证实,这次版权局的定调或是为音乐版权进行顶层设计的前兆,而这对音乐产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音乐  音乐词条  恶性  恶性词条  停止  停止词条  大战  大战词条  版权  版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