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青海省

青海省(Qinghai Sheng) 

简称青。在我国西部,长江、黄河上游。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古有西海、迁海等名称,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唐、宋为吐蕃地,明为西番地,清雍正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今西宁市)设西宁办事大臣。1912年改设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青海地区。1928年设青海省

西宁市

西宁市(XininShi) 

位于东经101.8°,北纬36.6°,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东面。汉置破羌县。王莽时置西海郡,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并置西都县。晋置长宁县,因长宁水为名,宋崇宁三年改为西宁州,因西都、长宁二县为名。明设西宁卫,清置西宁府,后改西宁县,西宁道,1944年置西宁市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Datong Huizu Tu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1.6°,北纬36.9°,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东南。宋崇宁年间收复湟鄯,改名大通城,清乾隆二十六年改为大通县,县北有大通河,即古浩?水,县以水得名。1985年改为今县。

海东地区

平安县(Ping"anXian) 

位于东经102.1°,北纬36.5°,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南面,黄河北岸。1978年以湟中等县部分地区设平安县,因县治在平安镇故名。 

乐都县(LeduXian) 

位于东经102.4°,北纬36.4°,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东面,东邻甘肃。前凉置乐都城,后凉置乐都郡,因山谷为名。据《括地志》:湟水一名乐都水。宋置乐州,清置碾伯县。1999年改为乐都县。 

湟中县(HuangzhongXian) 

位于东经101.5°,北纬36.5°,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西南,青海湖东面,1945年由西宁县设湟中县。因县在湟水中游两岸,故名。 

湟源县(HuangyuanXian) 

位于东经101.3°,北纬36.7°,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东岸,西宁市西面。汉属湟中地,隋置湟水县,1913年置湟源县,以湟水为名。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Minhe Huizu Tu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8°.北纬36.3°,在青海省东北部,东、南邻甘肃省。1930年从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因部族繁杂,取义民众和睦。1984年改为今名。 

互助土族自治县(HuzhuTu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1.9°,北纬36. 8°,在青海省东北部,东邻甘肃。1929年置互助县,取义互助协作。1954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9月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HualongHui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2°,北纬36.1°,在青海省东部,东邻甘肃。1913年置巴戎县,1929年为巴燕县,1931年改为化隆县。据《元和郡县志》,化隆,以谷命名。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Xunhua Sala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4°,北纬35.8°,在青海省东部,黄河南岸。宋置循化城,清雍正八年改为循化营,后改循化厅,1912年设循化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晏县(HaiyanXian) 

位于东经100.9°,北纬36.9°,在青海省东北部,北靠大通山。1943年设海晏县,以近于青海湖而得名。 

祁连县(QilianXian) 

位于东经100.2°,北纬38.1°,在青海省北部,祁连山南面,青海湖北岸。1979年设祁连自治局,以境内祁连山为名。1952年设祁连自治区,1954年改为祁连县。 

刚察县(GangcaXian) 

位于东经100.1°,北纬37.3°,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北岸,大通山南麓。1954年设刚察县,以藏族部落为名。 

1/3

门源回族自治县(MenyuanHm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1.6°,北纬37.3°,在青海省东北部,东、北与甘肃为邻。1929年置?源县,因浩?水(即大通河)所出,故名。孟康曰:浩?读合门。颇师古曰:涪音诰,水名也,?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1953年设?源回族自治区,1959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

泽库县(ZekogXian) 

位于东经101.4°,北纬35.0°,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南面,东邻甘肃省。1954年以同仁县部分地区析置泽库县,以境内泽曲河藏语译音而得名。 

同仁县(TongrenXian) 

位于东经102.0°,北纬35.5°,在青海省东部,黄河南岸。1931年以循化县属之保安堡一带设同仁县,因部族繁杂,取其同仁为名。 

尖扎县(JiancaXian) 

位于东经102.0°,北纬35.9°,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东南地,黄河南岸。1953年设尖扎县,以藏族部落为名。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Henan Mongol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1.6°,北纬34.7°,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南面,与甘肃省为邻。1954年成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名,因黄河自南向西,经县北部流经,故名。

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县(GongheXian) 

位于东经100.6°,北纬36.2°,在青海省东北部。1929年在贵德县西北地置共和县,因当时资产阶级希望在我国建立共和制,故名。 

同德县(TongdeXian) 

位于东经100.5°,北纬35.2°,在青海省东部,黄河东岸,西宁市西南。1935年设同德县,取同心同德之意。1952年设同德藏族自治区,1954年设同德县。 

贵德县(GaideXian) 

位于东经101.4°,北纬36.0°,在青海省东北部,西宁市西南,黄河南岸。本源于汉代的归义城,明设归德所,清改归德为贵德。 

兴海县(XinghaiXian) 

位于东经99.9°,北纬35. 5°,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西南,青海湖以南。1945年设兴海县。取振兴青海之意。1952年成立兴海藏族自治区,1954年复改兴海县。

贵南县(GuinanXian) 

位于东经100.7°,北纬35.5°,在青海省东部,青海湖东南。1953年由贵德、同德两县部分地区设贵南藏族自治区,因在贵德县南部,故名贵南。1955年改为贵南县。

 果烙藏族自治州

玛沁县(MaqenXian) 

位于东经100.2°,北纬34.5°,在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南岸,西宁市西南。1958年设玛沁县。玛沁,译自藏语,系“阿尼玛卿山”一名的省译。 

班玛县(BaimaXian) 

位于东经100.7°,北纬32.9°,在青海省东南部,西宁市以南,南邻四川省。1955年始设班玛县。班玛,系藏语译音,意为莲花。 

甘德县(GandeXian) 

位于东经99.9°,北纬33.9°,在青海省北岸,西宁市西南。1954年设甘德县,因山为名,甘德系藏语,意为安乐、欢乐。 

达日县(DariXian) 

青海省东南部。1954年设达日县。古为羌地。县名因达日河得名,“达日”系藏语“兴旺发达”之意。

久治县(JigzhiXian)

位于东经101.4°,北纬33. 4°,在青海省东南部,西宁市以南,东北以甘肃为邻。1955年设久治县。县名系藏语译音,意为团结。 

玛多县(MaduoXian) 

青海省东南部。1957年由甘德、达日两县析置玛多县。“玛多”系藏语“黄河源头”

2/3

之意。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县(YushuXian) 

青海省南部。1927年设玉树县。“玉树”藏语意为“遗址”,为传说中格萨尔王妃朱毛的诞生地,故名部落为玉树,建县时因之。

杂多县(ZaduoXian) 

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北麓。1953年设杂多县。“杂多”为藏语“杂曲(澜沧江)上游”之意。

称多县(ChengduoXian) 

青海省南部。1937年设称多县。“称多”系藏族部落名,意为‘万人聚居”。

治多县(ZhiduoXian) 

青海省西南部。1953年由玉树、称多两县析置治多县。“治多”系藏语“长江上游”之意。 

囊谦县(NangqianXian) 

青海省南部。1935年从玉树县析置囊谦县。县因境内有玉树25族中最大部落囊谦族而得名。 

曲麻莱县(QumalaiXian)

 在青海省南部,黄河发源地。1953年设曲麻莱县。因境内有“曲麻河”、“莱央大滩”而得名。

海西蒙族藏族自治州

格尔木市(GolmudShi) 

青海省中西部。1960年设格尔木市,后撤市设县,1980年复置。“格尔木”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 

德令哈市(DelinghaShi) 

青海省中部偏北。1988年由乌兰县析置德令哈市。“德令哈”系蒙古语“广阔原野”之意。 

乌兰县(WulanXian) 

青海省东部。1959年设乌兰县。“乌兰”系蒙古语“红色”之意,因境内有乌兰诺尔(即茶卡盐池)而得名。 

天峻县(TianjunXian) 

青海省北部。1955年设天峻县。因境内有天峻山而得名。 

都兰县(DulanXian) 

青海省中部。1931年设都兰县。“都兰”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温暖”。

 

3/3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青海省  青海省词条  
地理

 中国境内最狭长的县

微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湖畔,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三市九个县市区结合部,是山东的"南大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微山县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