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识破“麦克马洪线”?

首先,请大家看一张典型的错误的中国地图素材。

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来一张官方的中国地图比对一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1月新修订版,2013年3月北京第4次印刷。

在我们身边,不包含藏南地区的错误地图比比皆是。那条子虚乌有的“麦克马洪线”让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政府从未承认“麦克马洪线”,坚持按照传统边界划分。面对咄咄逼人的印度,1962年解放军指战员在藏南克服险恶的地理条件奋起反击,捍卫祖国荣光。怎奈印度始终贼心不死,在解放军撤军后重占藏南,在中印边境屡屡制造事端,去年又越界进入中国-不丹交界处挑起了洞朗事件。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没有机会拿起枪卫国戍边,也没有机会直接投身到雪域高原的建设中,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坚持使用正确的中国地图,以自己的点滴言行捍卫这条神圣的边界。

那么,如何火眼金睛地识破标注“麦克马洪线”的地图呢?我总结了三条小小的窍门。

第一,看走向。

中缅边界西藏段是这一带中国国界线向北凹进的最深处,正确的中印边界东段不应该比中缅边界更加向北凹进(以上图中绿色直线为参照)。无论是中印边界的正确画法,还是“麦克马洪线”的画法,中、印、缅三国交界处都是这一带中国领土向南的突出部,以此为起点到中国、不丹交界处,正确的中印边界大致呈一个横躺下的浅S型(上图中绿色曲线),如果向北明显凹进去就是错误的画法。上面那个“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的错误就此可以被轻易识破。

第二,看不丹。

如果地图上标注了不丹的领土,那判断起来就更简单了。西藏的主体部分加上东边的藏南地区和西边的亚东地区,基本上把不丹领土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半包围了。如果东边出现明显的空缺,那就说明没有把藏南地区画进中国版图内。

第三,看山川。

如果地图上标注了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那就看边界与河流的位置关系。雅鲁藏布江从冈仁波齐峰附近发源后一路向西流淌,在喜马拉雅山东端拐过一个大弯向南穿过藏南地区,冲出崇山峻岭后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平原转为向西流淌(出境后被称作布拉马普特拉河),奔向孟加拉湾。正确的中印边界应该更靠近南边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而不是靠近北方的雅鲁藏布江。

如果是地形图、卫星图,那就更加一目了然了。中印边界应当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紧贴着阿萨姆平原边缘。如果边界画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脊上,那显然是错误的。

这就是典型的错误的边界画法。

从山川的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中印边界东段的争端。喜马拉雅山基本上是中印之间天然的分界,然而历史上在藏南地区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的影响力越过了喜马拉雅山山脊到达了山的南麓。如果按照中国西藏地区和印度的传统分界线来划界,印度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其实是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入印度版图的,从民族和文化上看这地方与缅甸联系更紧密,不过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也曾经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就无险可守,直面喜马拉雅山上居高临下的中国势力,这显然不是英印当局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将西藏纳入自己的殖民地。于是他们炮制了“麦克马洪线”,把分界线向上推到喜马拉雅山分水岭,希望与中国“共享”喜马拉雅山天险。在崇山峻岭间无论是商旅交通还是行军打仗,都要依赖相对便于通行的河谷。把分界线划到分水岭上,只需扼守山口就能享受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之利。当印度称霸南亚的野心和地理上被瞰制的劣势出现矛盾时,印度在上千公里的中印上不断往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乃至昆仑山蚕食的无耻行径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麦克马洪线”并不是完全按照喜马拉雅山东段分水岭来划的。虽然达旺地区位于分水岭以北,但那里是仓央嘉措的故乡,是藏民心中的圣地。让“麦克马洪线”突破分水岭将达旺强行划入印度,暴露出英印方面对西藏施加宗教影响从而分裂西藏的险恶用心。

对于中国而言,喜马拉雅山的阻隔意味着进入藏南要翻越重重雪山,要征服山脉最陡峭的南坡,即使是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里的墨脱县城也要等到2013年才摘掉其作为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的尴尬头衔。1962年中国在取胜的情况下从藏南撤军,难以维持跨喜马拉雅山的补给线(尤其是在大雪封山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今,蜀道已经不再难于上青天,一条条天路正在世界屋脊上延伸。希望未来这样的场景也能出现在藏南的土地上。

今年第77集团军陆航旅高原驻训的照片(从地貌来看训练地点在西北部的雪山)。直升机飞越皑皑雪山,天险由此被一步跨越。

工程队正赶赴雅鲁藏布江畔的拉(萨)林(芝)铁路施工现场。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的组成部分,建成之后对于增强西藏的交通运输条件、提升对中印边境地区的投射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识破“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词条  识破  识破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