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人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刘畊宏自学健身30年:人生下半场,这4点比面子重要!

文/了不起的陈cc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这事,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网友的讨论。此外,有消息称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已陆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为什么退出排名?其实很容易理解。从大学排行榜的性质出发,搞榜单的研究机构和媒体基本都会根据自己对大学办学的理解来设置指标进行排名,这些指标一般是可量化的共性指标,比如规模体量、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研究生比例、国际生比例等。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重量不重质的问题,为了成为“排行榜”中的大学,大家都要在数量上做文章,“功利”地发表论文,扩大招生规模等。

名次是提高了,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风气却不一定令人满意。此外,人大擅长的中国特色学科在国际排名中并不计分,这就像是拿我跑得最慢的马和你跑得最快的马赛跑一样,特别吃亏。

所以,退出这事,其实是大学自信的一个表现,我不再追求一些虚名,而是专心办一所有特色的大学,走自己的路子,走一条新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大学如此,人也一样。今天,我也想与各位分享一下,在当今时代,面对各种取舍,普通人如何才能拥有无法被世俗名利左右、骨子里的自信?

以下4点,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1、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请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2022年是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大厂裁员排到了1000多号,名企将战略投资部一锅端掉,有的公司甚至把裁员写进了公司2022年的OKR里...

2022年却也不仅仅只是互联网行业的寒冬,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今年的战略规划会上表示:

“未来三年行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是2C作出变革,另一方面是向2B转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各行各业,都不怎么好过。这种情况下,认清自己该走的路,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显得尤为关键。

有技能在手,一方面可以抵御住风险,另一方面,即使风暴太大,你倒下了,至少还有绝地求生的机会。巴菲特在2022的股东大会也提到:“抵御通胀的上上之策就是投资自己的技能”。

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也佐证了这一点。受“双减”政策的影响,教育行业大震动,有的老师失业,辗转半年、一年找不到工作,有的老师却能在直播间做得有声有色,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一些走到哪都能混口饭吃的硬通货型能力。

2、做“Π型人才”,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美国作家芭芭拉·奥克利博士在《跨越式成长》一书中提到过一个词,叫“Π型人才”,指的是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在国外,乔布斯就是典型的Π型人才,他用艺术的标准在设计科技产品,所以诞生了苹果产品。

在国内,美团的王兴也算一个。刚出来创业的时候,王兴没有钱,雇不起优秀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迫不得已就自己学了,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他的效率比同行快很多。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能放在太多篮子里,让大家开发新技能,不是想发展哪就发展哪,野蛮生长。

这里面有2个误区:

一个是最近哪个行业火爆、哪个技能热门,我就要去学。这样可能风口一过,你就“啪”地一下,摔死了。

另一个是缺哪补哪,我不行,但我很努力。在管理学上,有个短板效应,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它的短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综合水平如何,取决于自己的劣势在哪,并且要趁早补齐它。

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却提出相反的观点,他表示: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弥补劣势,却不知道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所以,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这个方向去发展技能,你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路。不要逼一个擅长文科的人去学习理科,这会很痛苦。

3、选好赛道,然后坚持到底

首先强调一点,学一门手艺,走对适合自己的路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过去,我们喜欢速成。3天学会Excel、7天记住4000个英文单词。但能力的培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拿最近靠健身直播爆火的刘畊宏来说,很多人只看到他抖音上3天涨粉1100万,直播收入10天暴涨10倍,却忽略了他已经坚持健身超过30年了。

在他刚开始接触健身的时候,没有像样的健身房,也没有专业的资料,都是靠自己慢慢摸索,跌跌撞撞但却坚持不懈才走到今天。

有趣的是,刘畊宏在直播间一直强调:

“如果你没有运动的习惯,我的建议就是循序渐进。如果感觉跟不上了,可以稍微停一停或者喝口水。”

但有些人是不听的,这些人起步很拼,想要一下子就肥肉咔咔掉,但慢慢地,感觉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就后续乏力,然后放弃了。

这边不得不提——赫尔辛基公交站理论。

这个理论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举个例子:你想看美丽的风景,于是你爬一栋楼,爬到5楼往外看看,觉得也不过如此。你看到隔壁还有一栋楼,就想着那栋楼风景是不是更好呢?

于是你换一栋楼继续爬,爬到6楼,发现风景也很一般,再换一栋继续爬,长久反复,气喘吁吁。比起那些坚持如一,爬到50层楼的人,你永远只能看大多数人看过的,平平无奇的风景。

而那些登顶的人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以,要有所成就,就要选好赛道,然后坚持到底。

4、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避免被淘汰

前两年有一条新闻刷屏朋友圈,讲的是28岁程序员实现财务自由,从大厂退休。

年少成名或中年到哪都能混口饭吃的人从来不在少数。那么,像这类人,他们还需要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曾提出过2个跨时代的概念,其中一个是“事业理论”。里面提到,快速发展和已经实现原来的目标,都是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你已经马上就要走向过时了。

简单来说,就是你混得最风生水起的时候,也是你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同时,这边和大家分享一个名词,叫知识的半衰期。它说的是,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落伍,甚至被证实是错的。就像你几十年前用大哥大,现在用智能手机一样,技术在进步,能力也要发展。否则你靠你过去“大哥大”的认知,是玩转不了现在的“智能机”的。

要日渐精进,不被淘汰,就要终身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天才理查德·费曼说过:

Iwas born not knowing, and have only had a little time to change thathere and there. (我生来一无所知,只是有一点时间在这儿或那儿对此做些改变。)

在这句话中,alittle time 其实可以理解为他的一生。费曼的一生从没停止过成长和进步。

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普通人。

那么,如何做到终身学习呢?有三个要点:

1.养成高频次低门槛的阅读习惯。

一开始不要强求自己一个月要看完几本书,每天要看满几个小时,这样多数人都难以长久坚持。你可以先定个小目标,每天坚持看书10分钟,慢慢养成习惯,坚持21天后,再从每天的10分钟增加到半小时、1小时。

2.使用好学习金字塔。

这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将学习分为7种形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记忆效果。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简单的去听讲和阅读的学习方式,远远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去讨论、实践、复盘和与他人交流学习,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你学到的知识才是有用的。

3.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学会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外界的干扰,特别是手机屏幕新消息的提醒。

为了奖励大脑,产生正反馈,不凡给自己设立一个反馈机制,每完成一次阅读任务,给自己设置一点奖励,让大脑意识到原来学习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写在最后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对此建议大家能多学一个核心技能,就多学一个,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做Π型人才,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这样,逆境的时候,总有一个能派得上用场,让你能吃得上饭。

另外,即使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也要坚持终身学习,因为你砍柴的刀如果钝了,后面还是有挨饿的可能。

最后,祝大家都能吃上饭,吃好饭!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了不起的陈cc(MBA智库作者)——超想谈恋爱的摆烂女孩。部分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下半场  下半场词条  自学  自学词条  面子  面子词条  退出  退出词条  人大  人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