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 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 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 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式,这样更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韵味,富有音乐美。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林中喧声闹 语,行人欢步;水上草叶纷披,舟船穿 行。亦用以形容乡村安宁祥和的生活 情景。[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今天的李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 的场景了……水乡的诗意也许只在我 们这些看客浮光掠影的匆匆行走中才 得以洋溢,而这里的年青一代,也许仅 仅是为了将来不用尽日泡在水中用力 摔打着衣服,不用终日播种捕鱼,纷纷 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去寻找他们眼里更 精彩的一切去了。(袖袖《乡关何 处——婺源记游》)

【赏析】 竹林中听得一阵喧闹之声,那是浣纱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归 去。看那池塘中莲花微微一颤,是晚归的渔舟悄然而下。诗句描绘了日 暮时分人们陆续离开山中的情景。诗人并没有直接看到他人的离去,而 是调动各种感官展开联想:先是听觉捕捉到了竹林中的喧闹声,便明白这 是浣纱女结伴归去;再是视觉觉察到池塘中莲花的轻轻颤动,便想到这是 渔舟在池塘里渐渐飘远。这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使得诗人和其他人不但 没有照面,反而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读来令人感到其他人的活动 不仅没有对山中的宁静产生破坏,反而凸显了山中傍晚的幽静和诗人内 心的平和。

【全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隐逸生活的喜悦之情。本诗的写作特色在于景物描绘。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常是“以画法为诗法”的。他精心选取了最富特征的几个镜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朴实无华的素描笔法突出地表现,形成了明净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动词的对举,也别具情韵。此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中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浣女  浣女词条  全诗  全诗词条  渔舟  渔舟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古文拼音

 臧哀伯谏纳郜鼎注音版拼音版

《臧哀伯谏纳郜鼎》选自《左传·桓公二年》,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且“纳于大庙”的“非礼”行为。以下是臧哀伯谏纳郜鼎注音版,臧哀伯谏纳郜鼎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