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乐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乐书》是宋代音乐百科著作。又称《陈旸乐书》,北宋陈旸撰,始编于熙宁、元丰间 (1060—1085),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该书由陈旸后人三山陈侯歧首刻于南宋庆元六年 (1200)。此后有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学赵宗吉刻本,元复宋刊元明递修本,四库全书文溯阁本,现在常见的是光绪二年(1876)方浚师刊本。

  陈旸(生卒年不详),字晋之,福建闽清人。北宋绍圣进士,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宋徽宗初年进献《迓衡集》,劝导皇帝行新政,受赏识,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兼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乐书》是中国音乐史上现存最早的音乐百科性质的著作。全书200卷。目录20卷。《乐书》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训义》,卷1至卷95,摘录 《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有关音乐的章节,并为之训义,逐条逐句加以解释。第2部分《乐图论》,卷96至卷200,主要论述律吕理论、五声、八音(乐器)、乐舞、杂乐、五礼及典礼音乐等,并且各依雅部(庙堂的)、胡部(外族外域的)、俗部(民间的)分类。对前代和当代的雅乐、胡乐、俗乐及乐器,均有较详尽的说明。计其卷数,雅部35卷,胡部12卷,俗部37卷。这一部分除论述外,有插图517幅。乐器图绘来源均取自现已散佚且少见于他书的唐、宋乐书,如《唐乐图》、《乐法图》、《律书乐图》、《大周正乐》景祐冯元 《乐记》 等。

  《乐书》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大型音乐专著,共收有1300多个条目,所载乐器名称亦多达451种,其内容之丰富远超出前代的音乐著作。陈旸从通史的角度写《乐书》,记载了上自三代、下至宋朝的音乐史实,并于每一类目溯源明流,通其原委,详加论述。在《乐书》中,陈旸引用前人文献数十种,引文涉及面广,有笔记小说、诸子著作、乐论、地理书籍等,也保存有一些原书早已散佚的音乐论著的内容。陈旸重视史书中图谱的作用,首次在记述史实时附以图形。《乐书》中在乐器部分用绘图和说明介绍各种乐器,插图虽不甚精确,但绝大多数有依据,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在音乐的分类上,陈旸将八音、歌、舞、杂乐等分别归于雅、胡、俗三部。这种分类虽是沈括首次提出,却是陈旸第一个将它付诸实践。这方面,陈旸的贡献是扩大了对历史上胡、俗之乐的记载。尽管他在言论中重雅乐、轻胡俗,但仍在《乐书》中大量选录胡俗之乐。在“俗部”八音类记有乐器229种,在“胡部”八音类记有乐器91种。书中也记录了胡乐与中原音乐的交流和胡乐舞31种。还记录了大量的民间歌曲、乐舞、百戏、历代乐章等,其中仅民间乐舞就多达86种,百戏有74种。宋代新出现的乐器,如凤笙、十九簧笙、箫管等,也都被详加记载。宋初杂剧的编制、演出形式及其他市俗音乐活动,也在《乐书》中得到反映。另外,对犯调、解曲、谱字、歌唱理论都有一定的记载。

  素有“浩博”之称的《乐书》,为后世的音乐专著、乐志等提供了大量的音乐资料。元人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乐器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是照搬陈旸《乐书》;《宋史 ·乐志》有关宋代宫廷乐舞以及云韶部的演出场面记载,也源于 《乐书》。历史地看,陈旸《乐书》在音乐文献方面继往开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南宋杨万里称此书 “远自唐虞三代,近逮汉唐本朝,上自六经,下逮子史百氏,内自王制,外逮戎索,网罗放失,贯综烦悉。”确是道出了这部音乐百科著作的历史价值。

  此书历来被认为具有浓厚的复古保守思想,因陈旸是以礼乐治国作为他撰写这部巨著的出发点。他在《乐书》 序里明确表示: “明乎乐之义,天下以宁焉”。《乐书》的音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传统的儒家音乐观。它的大部分论述与《礼记·乐记》相同。其中心思想就是以礼乐治国为本。该书也吸收了道家的音乐观,体现了儒道合一的特征,但主流还是儒家观念。虽然在理论上提出崇雅而去胡、俗之乐的主张,但也允许胡、俗之乐在不“乱雅”情况下的存在。陈旸在“为邦”问题上崇雅抑胡、俗的理论见解,与他在 《乐书》中以史家求实精神如实客观地介绍雅、胡、俗乐的状况并不矛盾。在乐学方面,他提出的废弃 “二变”、“四清”的主张也被视为复古主义的表现,是受尊君治国观念所支配,以复古崇雅为目的,其主张“五声”、反对“七声”的理论不仅违背先秦以来中国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对后世的音乐理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音乐分类上的不够严密以及没有记录乐谱,也是《乐书》 的缺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乐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有感名人名句

 刘同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刘同经典语录100句  1、“我很好”不是指你终于熬到有了钱,有了朋友,有了人照顾的日子。而是你终于可以习惯没有钱,没有朋友,没有人照顾的日子。“我很好”视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