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红楼梦》独特的妇女观

  《红楼梦》妇女观发微

  红学研究

  《红楼梦》是一部主要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对这一点大概没有人怀疑,因为《红楼梦》作者开篇就交代,创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闺阁昭传”,也就是说,主要是写妇女们值得传颂的事迹,使之不被历史湮灭。

  看了那么多大学问家研究《红楼梦》的文章,多数人兴趣在于对雍正朝宫廷斗争的附会,很少有人专题研究书中妇女观的;即使有几篇文章对此有所涉猎,也多数把它导入了附会的领域,给人以隔靴搔痒,味同嚼蜡的感觉。

  本文将就《红楼梦》的妇女观作以专题研究。首先声明,本文的研究是严肃的,是纯粹学术范畴的,所引用的史料都是正史所载的,与附会红学没有关系,也无意对妇女问题人为拔高或贬低,敬请广大读者特别是妇女同志指正。

  一、《红楼梦》独特的妇女观

  请注意,本文用的是独特而不是奇特,《红楼梦》所展示的妇女观确实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找不到与《红楼梦》一模一样的妇女观;但她不是奇特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她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

  1、妇女“清爽”而男人“浊臭”。《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自小就在女人河里畅游,自己主动把女儿引为同类,觉得自己生为男身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热切盼望来世托生在女儿堆里。他有一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就感到浊臭逼人”。

  他为什么厌憎男人而喜欢女儿呢?除了从小的生活环境影响之外,大概也看够了男人的庸俗、虚伪、贪婪、淫乱等诸多丑行。他对女儿的赞颂是有范围限定的,就是没有出阁的清纯少女方才清爽,出阁嫁人后,身上沾染了男人气,就变成“鱼眼珠子”了。

  所谓“鱼眼珠子”,就是貌似珍珠而实际腥臭的脏东西。即使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如果染了男人的“臭毛病”,他也会立刻加以批评,宝钗、湘云因为劝他读“仕途经济”的书,都受过他的当面指责,只有黛玉从来不曾说过男人的“混帐话”,所以被他始终引为知己。应该说,他对女儿的絷爱和亲近,根本上还是来自对男人的憎恶和自我疏远。

  2、妇女文雅而男人粗鄙。《红楼梦》中的青年女子,除了王熙凤一个大字不识以外,大概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如此聪明美丽的王熙凤为什么一个大字不识呢?作者告诉我们,因为从小家里把他假充男孩子厮养,放入浊臭队伍里,也就难怪了。

  在大观园中,作者以浓墨重彩,用很大篇幅描写女儿们如何偶起海棠社,重建桃花社,秋爽斋对句,凹晶馆联诗,咏梅花,歌雪景,讽和螃蟹咏,新填柳絮词。在这些文人雅事中,宝姐姐和林妹妹轮番夺魁,湘云和探春也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就连稻香老农,虽然不善于作诗,但评诗的水平却是公认的。每次赛诗的落第者,当然是须眉浊物贾宝玉!

  《红楼梦》中不仅主子姑娘聪明美丽,就连奴才丫鬟也各有千秋,小红说话之乖巧,晴雯补裘之灵巧,鸳鸯做人之取巧,龄官画蔷之奇巧,都别具一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香菱学诗,敏而好学,昼夜苦吟,经过三次反复,终于写出了一首像模像样的“咏月诗”。

  3、妇女齐家而男人败家。不要以为《红楼梦》对那个心狠手辣的管家婆王熙凤只是一味谴责,其实作者笔下对她的欣赏远大于鞭笞。古人讲究士大夫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连家都管不好,谈何治国平天下?而《红楼梦》中,却恰恰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这个王熙凤尽管问题严重,却的确是个“两突出”的有能力“干部”。你看她,与得力助手平儿默契配合,应对“公公”勒索、平息厨房风波,压服闹事的赵姨娘,化解唠叨的李嬷嬷,象个千手千眼佛一样,什么棘手的事到了她的手里,无不举重若轻,妙手回春。最值得称道的是“协理宁国府”,杀伐决断,恩威并施,把个一团乱麻般的大出殡,三下五除二弄得井井有条!

  当家的媳妇是这样,未出阁的女儿更是后生可畏。“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个“敏”字,一个“时”字,活画出二人的精明干练。人们都说“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措施,实际上三百年前,探春和宝钗在大观园中搞的,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的设计师是否受了《红楼梦》启发,不得而之,但毛老人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铁杆红迷!

  4、妇女勇武而男人垂手。可能有人要问,《红楼梦》并非武侠小说,何来勇武妇女?就是书中描写的妇女打架,也没什么新奇,不过像普通妇女一样,你扯我的头发,我啐你的脸,根本谈不到勇武。且慢,《红楼梦》中宝玉歌颂的“危画(二字皆有女旁,后不注)将军”林四娘,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勇武女子。

  宝玉的老爹贾政,得了林四娘这个“新题目”,逼着儿子宝玉、贾环和孙子贾兰,各做诗一首加以赞颂。贾环叔侄的诗倒也罢了,宝玉却做了一首长篇“古风”《危画词》,使一座震惊。

  诗中说天下大乱,起了“黄巾”、“赤眉”一类造反大军。这时男人们干什么呢?“一战再战不成功”,“血染沙场虎帐空”,“天子惊慌愁失守”,“满朝文武尽垂手”,典型的一群酒囊饭袋!

  真正英勇杀敌、捐躯报国的是谁呢?是“危画将军”林四娘,她率领一群娘子军,闯入了敌军阵中,奋勇冲杀,血染战袍,独力难支,抛尸荒野。宝玉“歌成余意尚彷徨”,他“彷徨”的“余意”是什么?是对女英雄的赞叹,是对须眉浊物的鄙视!

  5、作者的妇女观也有传统庸俗的一面。不要以为《红楼梦》作者的思想中都是正确先进的妇女观,《红楼梦》中也展示了作者传统的、庸俗的、落后的、保守的妇女观,与以上所举四个方面共存于《红楼梦》中,构成《红楼梦》的整体妇女观。

  《红楼梦》作者对混乱低级的男女关系,并非持批判态度,反而经常抱欣赏态度去宣传“哪个猫儿不吃腥”,“都打年轻时过来的”。对二尤姐妹的悲剧下场,较多地谴责姐妹们过去与姐夫“不妥”,对贾珍、贾琏、贾蓉等衣冠禽兽,反而持同情态度。

  尤其是作者的“妒妇”观,是为一夫多妻、婚外乱交辩护的。《红楼梦》书中对尤二姐之死,归因于王熙凤之妒;对香菱之受虐,也归因于夏金桂之妒。以至于让贾宝玉去找那个江湖郎中王一贴,讨要什么“妒妇方”,试图治好这些“妒妇”的病,使家中重归往日淫乱基础上的安宁。

  二、这是何时何地的妇女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种思想,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有其产生的特定土壤和条件。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任何思想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红楼梦》中这种独特的妇女观,绝不是作者主观上的臆造,必然是《红楼梦》创作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折射。

  要搞清这种妇女观的来源,必须对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加以深刻地分析。我们说,《红楼梦》不是产生于乾隆朝封建正统思想控制极严的时期,而是产生于清初顺康年间那段思想统治相对宽松的时期,绝不是无由妄断。

  1、《红楼梦》的妇女观,是对明末俗艳文学的传承。明朝后期的文坛,金粉浮华而内里虚弱,极度放纵却又道貌岸然,满口色空理论却又满足于平庸的幸福,抱怨理学僵窒却又窒息人的生机,这是个极度女性化的时代,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无尽哀怨和病态依恋荒谬地和平共处。

  在这个极度女性化的时代,小说、诗歌、戏曲,无不打上女性化的痕迹。在小说领域,以《金瓶梅》为代表,包括“三言两拍”,多数描写小市民的病态爱情生活,前一时期拍摄的电视剧《爱情宝典》,绝大多数取材于这一时期的故事。在诗歌方面,香奁词和香艳诗大行其道,“西昆体”影响了中国诗坛长达一百多年。在戏曲方面,南戏传奇风靡天下,非奇不传,非情不演,出现了影响直到今天台湾白先勇(白崇禧之子)的《牡丹亭》。

  清初直接承袭了明末的文坛风气,在小说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渔的《十二楼》,都几乎全部是描写女人的故事。《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女狐,实际上就是对当时社会女人的巧妙折射。在传奇界,上承《牡丹亭》,出现了言情戏曲高峰的双子星座:“南洪北孔”的《长生殿》和《桃花扇》。在诗歌界,著名诗人朱彝尊、尤侗、吴乔、纳兰性德以及“西泠十子”等,诗作中都充满了对女人的赞美、思念和伤感。

  2、《红楼梦》的妇女观,是对清初女性文学活动的反映。从明末起,女性就频繁地登上文学舞台,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多所建树。明末的叶绍袁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和叶小鸾,不仅有大量诗词传诵天下,而且还涉猎戏剧、小说的创作,并且成就斐然,对社会颇有影响。

  时至清初,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妇女参加文学活动就更普遍、更活跃了,一时出现了徐灿、顾若璞、方维仪、吴吴山三妇这样名满天下、媲美古今的大家,以及“蕉园五子”、“蕉园七子”、“吴中十子”等诗社中数不清的女诗人。她们的文学活动领域,包括诗歌、戏曲、小说、散文等几乎全部文学领域的创作和评点,好多作品艺术之高超,思想之独到,文字之精美,足以让须眉男子汗颜。

  在妇女文学创作活动成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女性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也空前活跃。以上所举的著名女文人,多数都出版过自己的作品集,好多人还不止一集。仅就江南一省统计,方志中记载的有清一代女性文集就达八百多种,而且绝大多数出现在清初!

  3、《红楼梦》中的妇女观,与清初女性文学作品的观念一致。清初是我国文学创作极为繁荣的时代。古今中外,凡是社会大动荡时期,文学活动都相对活跃,作品质量也较高,这几乎成了一条规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大革命时期,中国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宋朝“靖康之变”前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前后,莫不如此。

  清初不仅女性文学活动活跃,以正面女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历史上最多最好的。清初的第一才子小说是《聊斋志异》,书中那些女鬼女妖,不仅各个美丽贤惠、善良多情,而且各个聪明绝顶、手段高强,她们把一个个须眉男子玩弄于股掌之上,令男子对她们几乎全部五体投地、感激涕零!清初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女仙外史》,作者吕熊,评点者洪升,书中热情歌颂并高度评价了女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暴露和鞭笞了明成祖朱棣和男性文臣武将的昏庸无能。

  清初著名诗人陈维崧,历史上第一次把女性诗人的作品搜集起来,整理为《妇人集》,公然出版,风行天下。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洪升和孔尚任,所创作的《长生殿》和《桃花扇》,真心实情地为杨玉环、董小宛各自谱写了一曲优美并忧郁的赞歌,在舞台上长期传演不衰。

  这些文学作品,表现的一般都是兴亡感叹思想。《聊斋志异》表面上谈鬼狐,骨子里却是对明清易代时期社会痛苦的愤怒控诉;《女仙外史》把背景定位于明朝的“靖难之役”以后,实际上也是对改朝换代时期的感叹;《长生殿》借“安史之乱”,表现的是社会动乱带来真善美的毁灭;《桃花扇》本身表现的就是南明小朝廷的覆亡,正是不久前的改朝换代期间。《红楼梦》的“好了歌解”,也明显是表现改朝换代时期,对人生善恶算总帐,造成富贵贫贱突然易位的现实,是一首哀婉痛楚的时代咏叹调!

  三、男人们为什么突然想起对女性大唱赞歌?

  中国封建社会一贯重男轻女,信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理念。明朝后期文学创作中虽然多女性题材,但多数是从艳情文学的角度出现的,并非对女子的歌颂。而清初的文学,却是实实在在地表达对女子的歌颂,而且同时发自内心地表示出须眉男子的自惭形秽。蒲松龄、陈维崧、吕熊、洪升、孔尚任都是须眉男子,他们为什么抛弃了传统的封建道德规范,突然不约而同地为女性大唱赞歌呢?

  1、剔发易服带来的男性自卑感使然。顺治二年清兵下江南,在汉人中强制推行了剔发易服政策。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由于性命交关,江南士人无奈被迫剔掉了头发,改换了清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遵循了几千年的做人处世准则。突然之间剔掉了头发,成了不孝之人,又穿了一身可笑的马蹄袖长袍,脑后拖着一根形似猪尾巴的大辫子,江南士子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而女性却不受这项政策影响,由于所谓的“男降女不降”,她们无须改变装束,因此也无须承担“投降”、“不孝”的恶名。试想,在须眉男子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女子清爽、男子浊臭,女人水做,男人泥做,是必然的心理反映。在不须投降的女子面前,拖着猪尾巴、穿着马蹄袖的投降男子,如何能不自惭形秽!

  因此,《红楼梦》中贾宝玉关于“男泥女水”、“清爽浊臭”的怪论,在清初却一点也不奇怪,是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心声。其实不止《红楼梦》中如此说,当时江南封建正统文人的著作中,多有类似的思想。在清兵蹂躏下的杭州,“女人是水,男人是泥”的民谣,当时全城传遍,无人不知。

  2、拒绝出仕苦闷心情的反射。清兵下江南后,江南士大夫阶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持一种不肯合作的“反对党”态度,或者关起门来读书著书,或者云游天下不知所终,或者遁迹山林当了和尚道士。这时,他们的内心中,应该多么羡慕无须出仕的妇女啊?

  作为士大夫,不肯出仕就意味着失去饭碗,前朝的俸禄没有了,新朝的“周粟”不肯食,外边的架子又不肯倒,“内囊”必然“慢慢地尽上来了”,一个个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困窘境地。《红楼梦》中说贾府的“末世”状况,就是这时江南士大夫阶层的普遍状况。

  男人不肯做官,也没有其他谋生本事,养家糊口的重任,就必然落到妇女身上。《红楼梦》中贾家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无所事事,家务必然靠王熙凤等有本事的女人操持。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和社会地位,也决定家庭地位,《红楼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在清初决不是个别的,“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说的是当时实情。

  3、妇女地位相对提高的必然反映。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日渐重要,必然带来社会和文化地位的提高。封建士大夫失去了社会和家庭地位,也必然逐步抛弃过去那些穷讲究,对家中女子的控制日渐放松,套在妇女身上的桎栲,这一时期也必然相对宽松。

  苦闷无聊的士大夫,百无聊赖之余,最大的乐趣应该就是课子读书。读书的目的并非为了出仕,所以对女孩子也就没必要加以歧视。叶绍袁夫妇儿女众多,对三个女儿也一视同仁,让她们年轻轻就成了渊博学者,父女之间时相酬唱,乐在其中。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林黛玉等女孩子,虽然年轻,但知识是那么广博。尤其是薛宝钗,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书中著名的女才子。他从小似乎就没有受到什么约束,看书、听戏、做画,样样都亲身实践过,否则那些杂学旁搜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知识渊博的女性,也只有在清初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才可能成批出现。

  到了雍乾时期,社会稳定了,知识分子出仕了,不肯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观念淡化了,封建正统观念加强了,封建大家庭又回到了旧日的生活轨迹,相对自由的知识女性,就明显减少了。

  四、《危画词》究竟表达了什么思想?

  看过好多红学大家对《红楼梦》中诗词的评点,感到对《危画词》的评点最浅薄、最无理、也最昧着良心绻着舌头说话。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坚信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而曹家是清政权的受益者,不应该也不可能有悼念明朝的思想,所以怎么也说不清楚《红楼梦》中何以载入了《危画词》这样的诗。

  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治学方法。曹雪芹应该没有反清悼明思想,只能说明他不是《红楼梦》的作者,而不能说明《危画词》没有这样的思想。《危画词》就在书中明摆着,谁也不能抹杀,而曹雪芹却是学术界研究出来的,未必就是确论。如何能用并非确论的作者,去抹杀千古不易的作品呢?

  1、混合而成的林四娘。林四娘的故事,应该是发生在清初的真人真事。顺治二年,李自成余部窜入山东青州,拥戴明朝的恒王为主,据守坚城反抗清兵。城破之日,恒王自然被清兵砍了脑袋,其姬妾宫人们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蒲松龄和王士桢都是与林四娘同时代的山东人,对此事知道得应该比较清楚。《聊斋志异》和《池北偶谈》的记载大同小异,都说林四娘确实是“恒府宫人”,确实是城破后自杀的。她死后鬼魂经常出来,宴饮赋诗,不胜唏嘘悲痛,应该是当时青州百姓的传说。《聊斋志异》中记录的同类传说,可谓多矣。

  而《红楼梦》中的林四娘,却是一个“武”和“色”集于一身的奇女子,为了给恒王报仇,她率女兵杀入敌营,虽然壮志未酬,但其英勇事迹也可歌可泣。其实在《红楼梦》的这个出身北方的林四娘身上,已经加入了清初一些江南奇女子的事迹。主要是福建“陈小脚”的事迹和江南毕著的事迹。

  “陈小脚”是清兵下江南期间驻守福建某明朝将军的妾,美姿容,孔武有力。丈夫战死后,他率残兵抗清多年,最后不幸被清兵捕杀。死后两个侍女冒死偷出尸体,安葬后逃逸,不知所终。

  毕著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奇女子,她的父亲是明朝驻守江南的一个将领,在与流寇作战时被杀。“父尸被贼获,父马被贼骑”,毕著知道后,亲率兵勇,夜闯贼营,趁敌未防备,斩杀敌首,夺回父亲尸体安葬。毕著是清初著名女诗人,自己有诗记载此事。

  不难看出,《红楼梦》中的林四娘身上,已经加入了毕著和陈小脚的事迹,不再是原始在山东青州传说的林四娘。《红楼梦》中贾政说这是“新题目”,新就新在她是清初的事,江南的人。由此可反证《红楼梦》是清初人写清初事。

  2、明显的感叹明亡思想。《红楼梦》具有感叹兴亡、悼念前朝的思想,红学界绝对不要再硬着头皮、厚着脸皮、闭着眼睛、绻着舌头否认了。请看《危画词》所说——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报豹势如蜂”“流寇”在明末清初有特定所指,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他们也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黄巾”、“赤眉”之流。诗中的“明年”二字用得很险,李自成余党据守青州的战事,就发生在顺治二年,即清王朝开国第二年,清兵下江南也正是这个“明年”,《红楼梦》在这里还是透露了故事的真实时间,“明年”就是清朝开国第二年。

  “一战再战不成功”,“日照旌旗虎帐空”,“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手”。说的正是农民起义军长驱直下北京,明守军一败涂地,崇祯天子“惊慌”之下在煤山上吊自杀,满朝文武手足无措、乱成一团的景象。《红楼梦》中贾宝玉激烈反对“文死谏、武死战”的言辞,就是明亡后,江南士大夫阶层总结明亡教训的一般认识,并非什么异端思想。

  “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明朝的这些文臣武将,在大难临头时,置江山与皇帝不顾,只知道保全自身,很少有人像林四娘一介女流之辈慷慨捐躯,不感到羞耻么?来了——这正是《红楼梦》中“须眉男子浊臭逼人”、反而是“女儿清爽干净”思想的来源之一,也是最好注脚。

  3、明显仿照《长恨歌》创作。《红楼梦》中交代,贾宝玉的《危画词》,采用的是古风“歌行体”,仿照白乐天《长恨歌》创作的。事实确是如此。《危画词》的起首四句,与《长恨歌》其始四句的用字、用韵、用意都几乎相同,用“恒王重武复重色”对照“汉皇重色思倾国”,明显是剿袭而来;《危画词》的煞尾,与《长恨歌》的煞尾,也几乎完全相同。“我为四娘长太息,歌成余意尚彷徨”与“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法一致、用意一致、余韵也一致,贾宝玉的“余意”就是白乐天的“此恨”。

  清初诗人盛行创作古风,吴梅村的《圆圆曲》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危画词》是《红楼梦》中写得相当成功、相当出色的一首古风,与古乐府比较起来,一点也不逊色。书中宝玉父亲在第一句就评价“粗鄙”,是他不懂诗的表现,难道说白居易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也粗鄙么?今天的好些评点《红楼梦》诗词的学者,也说此诗平平,未见出色,还是多读几首古乐府后再下结论吧。

  不要以为这里只是做文字、章法上的比较分析,须知,《长恨歌》是在“安史之乱”后感叹兴亡、怀念前朝并总结历史教训的力作。《红楼梦》的创作宗旨是什么?在《危画词》中,难道还看不出与白居易相同的宗旨么?

  五、洪升与清初妇女文学创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绝对不是清朝中叶的作品,而是清初的作品,时代背景和作品内容都是清初的。明末清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红楼梦》与《金瓶梅》、《聊斋志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形成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璀璨群星!

  1、《红楼梦》的初作者是洪升。洪升,字方(日旁)思,号稗畦、稗村、南屏樵者,出生于顺治二年(1645),正是清兵下江南的兵荒马乱时刻,逝世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正是清廷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后的政权趋于稳定时期。洪升的一生,基本是在动荡中度过的。

  洪升的家族是宋明两代天下闻名的“百年望族”,清初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家族正像个“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后来由于家族内部原因,发生了三次“家难”,最终被朝廷抄家,“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洪升前半生生活优裕,受过良好教育。他的老师都是明朝遗民,受他们感染,洪升具有强烈的兴亡意识。中年时,由于“家难”原因,洪升被迫逃出家庭,在北京寄人篱下二十年,极为贫困潦倒。康熙二十八年,由于在“国丧”期间演剧,被朝廷革去国子监生功名,彻底断绝了仕进前途。洪升对此终生耿耿。其后回到故乡杭州,抑郁潦倒以终。

  2、洪升和她的姐妹们。洪升的妻子黄蕙,是他嫡亲的表妹,而且生于同年同月同日同城,自小青梅竹马,长大后如愿结缡,一生伉俪情深。黄蕙的祖父黄几是当朝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家庭富贵已极,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在音乐和绘画上深有造诣。由于婚后不久就与夫婿一起逃离了家庭,生活极为贫困,经常啼饥号寒,为洪升还了一辈子流不尽的眼泪。

  洪升有两个亲妹妹,用洪升自己的诗说,她们“冰雪花生艳,云笺玉不如”,聪明美丽极了。洪升逃离家庭后,两个妹妹相继嫁人,由于婚姻的不幸,又先后年轻夭亡,令洪升终生痛心疾首!

  最值得注意的是洪升的一大群美丽聪明的表姐妹。在清初的杭州,洪、黄、钱、翁号称“四大家族”,互相之间联络有亲。其中钱凤宛、钱凤纶、林以宁、冯又令、柴静仪、毛安方、张槎云等年轻美貌的女才子,继承顾玉蕊、徐灿等“蕉园五子”,结成“蕉园七子”,七子和五子结成的诗社,合称“蕉园吟社”。

  “蕉园吟社”的成员们,最后的命运都十分不幸,他们有的婚姻不幸,有的家庭不幸,有的本人不幸,最终死的死、病的病、有的在困苦生活中挣扎,有的充军远方在苦苦思念,可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洪升逃出杭州二十年后回到故乡时,诗社的姐妹们早已风流云散。在洪升心中,宛如经历了一场痛彻骨髓的人生梦幻,其酸甜苦辣滋味,可想而知。

  洪升的这些姐妹们,正是大观园中姐妹们的生活原型,洪升创作《红楼梦》的目的,就是使姐妹们“闺阁昭传”,书中有明确交代。

  3、洪升的妇女题材文学创作。洪升一生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一生写下了四十多部传奇剧本,创作了几千首诗词,结成《啸月楼集》、《稗畦集》、《稗畦续集》三部诗集。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曲,散见于其他同时代人的作品集中。

  洪升一生还为其他作家评点过许多作品,现在发现的,就有吕熊的《女仙外史》,褚人获的《坚侉集》,岳端的《扬州梦》,曹寅的《太平乐事》等。这些作品,多数是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可见洪升的兴趣所在。

  洪升是古今中外文坛著名的“情种”,一生创作的传奇剧本,多为言情之作。特别是《长生殿》,被戏曲界奉为峰巅之作,享誉三百年,传遍全世界。《长生殿》上承《长恨歌》,下启《红楼梦》,是洪升的代表作。《红楼梦》的创作主题、结构、人物、情节、性格、矛盾、神话系统、人名地名,都有明显的剿袭《长生殿》和《长恨歌》的痕迹,可见两部作品是一人所为。

  洪升的男女生活,也有明显的庸俗一面。他与妻子青梅竹马、伉俪情深,却在婚前与多名表姐妹保持恋爱关系,在婚后困苦的生活中花费千金纳妾;一生的早中晚时期,都与妓女有不解之缘,同时还有“南风断袖”的明显倾向。在他的传奇作品中,不乏对这些庸俗生活的描写,在《红楼梦》中出现前面所说的滥情现象,就毫不奇怪了。古代文人,对情、淫的界限是模糊的,《红楼梦》中就说,“好色即淫,知情更淫”,说书中的主人公是“天下古今第一大淫人”,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看法,也反映了作者的实情。我们还是不要苛责古人吧。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楼梦》独特的妇女观  红楼梦  红楼梦词条  独特  独特词条  妇女  妇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