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曾国藩《冰鉴·七·刚柔分内外,察人易不周》原文及赏析

  七 刚柔分内外,察人易不周

  【原文】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1),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2)忘,近“粗”。伏亦不伉(3),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合各半者,胜人以寿(4)。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注释】

  (1)内刚柔:内心的阴柔阳刚之气。

  (2)辄(zhé):就。

  (3)伉:高大,引申为情绪激动。

  (4)胜人以寿:比人寿命长。

  【译文】

  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是所谓“外刚柔”。除了外刚柔之外,还有内刚柔。内刚柔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激动或平静的情绪和有时深、有时浅的心机或城府。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乐不可支,遇到令人恼怒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且事情一过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粗鲁’。平静的时候没有一点张扬之气,激动的时候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愚蠢”。遇到事情,初一考虑,看起来想得似乎很肤浅,然而一转念,想得又非常深入和精细。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其气质接近于“奸诈”。凡属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有一番功业和名声可以成就。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们乐天知今,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纯奸的人——即大奸大诈者,其心能反过来支配刚柔,遇事往往能以退为进,以顺迎逆,这种人最终会获得事业的成功。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内心气质也粗鲁的人,做事只是一味地刚,必定要半途而废。以上这一点,也就是“内刚柔”,往往被忽视,而且人们一般十有八九都犯这个毛病。

  【解读】

  就性质而言,分为阳刚和阴柔。阳刚显于外,阴柔蕴于内,彼此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为人处世要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才能少走弯路,少碰钉子,才能在生活和事业上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才能有所作为。

  典例阐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只有,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总是让人敬佩不已,但是那些能识貌似劣马,其实是千里驹的人更让人敬重。

  周处,字子隐,义举阳羡人。其父周舫早逝,周处从小就失去了父教,他二十岁时就膂力过人,喜爱骑马射箭,四处游猎且不拘小节,性情凶悍粗鲁,肆意妄为,简直成了乡里的一害。乡亲们都很怕他,见他就躲得远远的,不愿与他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意识的完善,周处也知道自己为乡里人所憎恶,便有了悔改之意。他见乡亲们大多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心里就觉得奇怪,于是上前问:“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都尽如人意,为什么还郁郁寡欢呢?”父老回答说:“现在地方有三害未除,哪能高兴地起来啊!”周处问道:“是哪三害?”父老说:“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随意伤人,为一害;长河中的蛟龙,常伤人畜,又为一害;至于第三害……”说到此处父老们犹豫了片刻,说:“恐怕就是你了。”周处听罢,沉思良久。他决然地说道:“这三害我都能除!”父老们欣然说:“你如果真能除去这三害,真是我们这地方的一大幸事啊!”

  周处毅然只身深入山中,找到了白额猛虎,与它奋力一搏,终于杀死了这只害人性命的猛虎。接着,又跳入水中,去击杀水中的蛟龙,蛟龙比猛虎凶猛多了,它在水中或浮或沉,一连三天,毫不知倦,周处与它恶战三天,最终还是将蛟龙杀死了。周处三日未归,父老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想到三害俱除,从此便可以太平无事了,父老都高兴地相互庆贺这时周处正好回来,看到这种情况,立即明白了自己被乡亲父老痛恨到了何种地步,大受刺激,这使他更加坚定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决心。

  既然决心已定,他毫不迟疑,立即付之行动。他了解到吴中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很有才华,便专程跑去拜访,愿拜他们为师。这是陆机正好不在,周处便去拜访陆云,将自己的事情如实相告,然后说:“我很想改过自新,但是年纪已经大了,不知道能否来得及?”陆云鼓励他说:“故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陆云这番话给了周处极大的鼓舞和教育。从此周处刻苦读书,好学上进,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的修养,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仅仅一年,他的名声就大不同以往,以至于州、府的官员都连连举荐他出来做官。

  此后,周处为官三十余年,一直做到新平、广汉太守、散骑常侍和御史中丞。在任期间,克己奉公,很有政绩。如在任新平太守时,他与少数民族相处得很好;在做广汉太守时,为官清廉,处理了不少数十年留存下来的积案;当御史中丞的时候,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徇私刚正不阿,自然也是难容于恶势力。

  后来,少数民族造反,朝中权贵也痛恨周处刚正不阿,想趁机加害于他,便故意推荐他说:“周处是名将后代,派他去征讨,定能成功。”伏波将军孙秀知道那些朝臣的险恶用心,便劝周处道:“你家中尚有老母在堂,可以以此为由,向朝廷推掉这个差使。”周处坚定地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然辞别亲人,效力于朝廷,父母哪里还能把儿子当做自己的私有之物呢!”梁王司马彤任西征大将军,总管关中军务,周处知道司马彤一定会趁机报复,因此报定死念毫不退缩,奋勇杀敌。司马彤果然趁机报复,不发援兵,周处弹尽粮绝也不肯退兵,最后以身殉国。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自新是历史上的着名的典故,由恶少转变成忠臣良将。陆云对他的鼓舞发挥了很大作用。

  以理服人,将相和睦

  廉颇是赵国的一员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上卿,凭借骁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之首缪贤的门客。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也得不到,只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想寻求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蔺相如阻止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知道的,所以打算投靠他去。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或许能侥幸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幸好赦免了我。我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完成使命。”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和氏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我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带回来。”

  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相如捧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左右看,群臣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和氏璧上有个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也得不到。所以不打算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触犯强大秦国,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和氏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来和大臣们嬉戏。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和氏璧撞碎,就婉言道歉,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相如住宿。

  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去了,现在已经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中有人想要杀相如。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秦王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

  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秦国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秦国也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军再次攻赵,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喝酒喝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不好推,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退却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只好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相如回头召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便宜。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甚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蔺相如的门客就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离开吧!”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这话,感到非常惭愧,就脱去上衣,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如此的宽容我的无知!”于是两人终成生死之交。

  柔则戒弱,刚则戒强

  战国时期的楚国,占据着广大的长江流域。楚怀王时仍是“七雄”之一,大有与秦国抗衡之势。楚怀王去世,由他的长子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楚襄王。楚襄王终日沉迷于酒肉歌舞之中,不理朝政,一味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朝中有一个叫靳尚的臣子,为人狡诈,趋炎附势,却很受楚襄王的宠信,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三闾大夫屈原颇有雄才大略,而且为人勤勉清廉。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矛盾尖锐,因此,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楚襄王继位以来,奸佞横行,屈原更是倍遭冷遇。眼看着楚国一天天地衰败下去,屈原心急如焚。他已经一连去了三次楚王宫,劝谏襄王,希望襄王能斥退靳尚,变法图新,富国强兵,但是襄王充耳不闻,而且对屈原越来越冷淡,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屈原回到家中,茶饭不思,叹息不止。学生宋玉仰慕屈原的文才武略,博古通今,但他一直好道,为人清逸洒脱,心中不免时常觉得老师过于固执。这时,他见老师郁闷不堪,唉声叹气,便走上前去说:“君子从来都是休养自身,而不是责备他人的过失,隐晦自身而不着意让别人看到。时机来临,君王勤勉,就献计献策,治国安邦,但是又从不考虑自己如何建立功勋。因此,就没有什么施恩,没有什么怨恨可言了。现在楚王痴迷于小人的甜言蜜语,面对混乱的朝政而不知悔悟,楚国的人又因靳尚的豪富显贵而拼命巴结,而您独自一个人奔走宣讲忠信,谁又肯听呢?没有人听,国家就仍然得不到治理。您现在徒劳地在这里分辨是非曲直,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只能招致仇恨和灾祸呀!再说……”屈原不等宋玉说完,就呵斥他住口,说道:“我听说做君子好比做儿子,做儿子,就一定要讲孝道;做官,就一定要忠信,如果这样,虽死犹生,如果不这样,就虽生犹死。”

  第四次,屈原又去进谏襄王。闾尚对屈原恨之入骨,便在襄王面前大进谗言。襄王本来就愚昧,于是,就传旨将屈原远远的放逐在荒凉落后的汉北。天阴风吼,宋玉送行屈原到湘江岸边。屈原眺望湘江西岸,满目疮痍,不禁涕泪横流,高声吟赋《离骚》。一首《离骚》文采飞扬,一气呵成,甚是高亢苍凉,随着呼啸的江风,回荡在江中。

  宋玉见屈原满目悲怆,便上前道:“以前您一个人在奸佞小人中间宣讲忠信,我很为先生您担忧,这些话我以前也说过了,只是您不肯听从。既然这样,您现在又为什么悲伤呢?是因为留恋高官厚禄,还是因为思念祖国呢?”屈原低沉地说:“都不是。我是因为人们不守忠信,楚国得不到治理而悲叹呀。”宋玉不禁长叹一声,说道:“您既然肯为孝悌忠信而死,那又有什么可以悲伤的呢?美的、长的、强壮的东西就是美的、长的、强壮的,不能使丑、短和软弱,反之亦然。该得的疾病不能避免,该死去的人不能挽留。这是因为他们本性如此。今天的楚国,单凭您一个人是改变不了了的。因此,君子处世时,任其自然而无为,就能无邪无正,无是无非,无功无罪。夏桀王、商纣王、盗跖虽然罪恶滔天,但是他们只要是无心而为,也算不上罪;尧、舜、禹虽然功勋盖世,但是他们只要是有心而为,也算不上有功。而且,我们听说处世分为达节、守节、失节三个层次。达节,就是排除欲念,不有意作为;守节,就是有一定的欲念,也分出是与非;失节,就是分出是与非,又反过来为它悲伤,被困扰。先生您分出忠信,又为他悲戚,不就是很不值得的失节吗?”屈原沉默不语,乘船远去了。后来,屈原仍不能做到“达节”,竟投汨罗江而死。

  先柔后刚,智杀权臣

  三国时期的东吴,在孙权去世后,就陷入了权臣相争的内部矛盾中,继孙峻诛诸葛恪之后,东吴政权又为孙峻所把持。孙峻素无名望,且傲慢残暴,招致百姓与朝臣的极大怨恨,不断有人蓄谋杀害他,都被他发觉处死。他在篡权三年后,于吴太平元年(256)九月病死。临死将大权交给其从弟孙林。

  孙林与孙峻同族,受命之时只有24岁,又无战功,所以当时在外讨魏的吕据等大将很不服气,曾与诸葛恪辅佐孙权的滕胤更不甘心为孙林所制。吴太平元年(256)九月和十月,吕据和滕胤先后举兵讨伐孙林,孙林派从兄孙虑迎击吕据和滕胤,后因吕、滕二人配合不好,被孙虑抓住先机,二人兵败,被夷三族。

  铲除了朝中的政治对手,孙林遂无所顾忌,傲视群臣,他自任大将军,封永宁侯,总揽朝政。孙虑曾为孙峻诛杀诸葛恪出谋划策,孙峻对他礼遇备至;孙林讨伐吕据、滕胤,他又挂主帅。但是孙林对他却很轻视无礼,于是孙林受到来自宗族内部的威胁。吴太平元年(256)十一月,孙虑联合大将军王敦欲密谋杀孙林。事情败露,孙虑杀死王敦,自己被迫饮毒药而死。孙林又一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吴国权奸肆虐时,曹魏政权也矛盾重重,李丰、夏侯玄、毋丘俭等人先后举兵反对司马师被族杀,大将诸葛诞自感危机,遂于吴太平二年(257)五月叛国归吴。魏国以20万大军将诸葛诞围困在寿春(今安徽寿春县)。孙林欲收降诸葛诞扩充实力,先后派出11万人为诸葛诞解围,均以失败告终。孙林怒杀大将朱异。这场战争劳民伤财,没有救出诸葛诞还自戮名将,引起吴国上下一片怨声。

  孙林自知招祸甚大,遂称病不上朝,并让弟弟孙据掌管宿卫,另外三个弟弟孙恩、孙干、孙阎分管诸营之兵,拥兵自固。他这样总揽兵权,不仅是为了防备诸臣叛乱,而且要防备吴主孙亮对他动杀机。

  孙亮这时已经年满16岁,于诸葛诞叛魏前即已亲政,他对孙林擅权的不满日益显露出来,对孙林所奏表章,常常不客气地质问不休;他还精选了15到18岁的士卒子弟3000人,令大将子弟为将帅,在皇家林苑中终日操练。当孙林救诸葛诞未成,大失民心之时,孙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孙承共谋诛杀孙林。

  孙亮之妃是孙林的外甥女,她听说孙亮等人的密谋,就派人告诉孙林。孙林先发制人,于吴太平三年(258)九月,就派兵奇袭全尚之宅并将他拘捕;又派遣其弟孙恩杀死孙承。孙林亲率士卒将孙亮的宫殿团团围住,孙亮闻讯,执弓上马,对宫内大臣说:“我是大皇帝的子嗣,即位已经五年了,谁敢不跟从我拼杀!”众人上前劝他不要去送死。不一会,孙林就冲了进来。他宣言要废孙亮帝位,降之为会稽王。尔后,孙亮被送往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全尚被杀于流放途中。

  孙林在废黜孙亮后,很想自己称帝,左思右想,唯恐诸臣不服,只好派人把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从会稽接来,拥之为帝。孙休知道孙林势力强大,为稳住他,不惜对他及宗族加官晋爵。不仅孙林本人被任为丞相、荆州牧,增加五县封邑,他的四个弟弟都分别被任为将军,封为县侯,亭侯。《三国志·孙林传》说:“林一门五侯,据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

  其实,孙休对孙林家族的权势早已不满,他也不愿做个傀儡皇帝,只是不敢贸然行事,以免重蹈孙亮的覆辙。然而矛盾渐渐激化,就迫使孙休不得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一次孙林向孙休进献牛和酒,孙休拒绝了,孙林大为恼怒,乘酒酣之时,故意对孙休的近臣张布说:“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这是对孙休的公然威胁恐吓。孙休听了张布的汇报,一面对孙林屡加赏赐,以稳其心;一面将孙恩加侍中之职,与孙林分掌其原来独揽的职权。当时有人告孙林欲谋反,孙休不加审问,就将其交给孙林处置,弄得孙林很尴尬。

  孙林感到孙休不像孙亮那么好对付,就想到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吴太平三年(258)十一月,孙林正式提出到武昌屯兵,孙休满口答应。孙林又请求将以前统领的中营精兵万余人带往武昌,并要求取走武器库中的兵器,孙休一一应允。当时,朝中大臣见孙休对孙林如此不加防备,暗暗为之担忧。事实上,在麻痹孙林的同时,孙休已与张布、左将军丁奉密议诛杀孙林之策。当年十二月,朝中按例举行腊会,孙林似已感到将起变故,称病不赴会。孙休连续派出十几个人去请他,孙林不愧为诡异狡诈之人,他整装赴会时暗嘱家人说:“速将应付事变的兵卒集合好,待我一入宫,你们就在府中放火,我可以借口灭火回府,尽快离开皇宫。”

  果然,孙林入宫不久,就传来其府内起火的消息。孙林请求回府,孙休说:“外面的兵卒那么多,何劳丞相亲自操劳此事?”孙林还是要强行离开,丁奉、张布忙向左右亲信使眼色,左右一起上前,将孙林牢牢的绑了起来。孙林失去了原来的威风,跪地磕头说:“我愿意流放交州!”孙休说:“你怎么当初不将吕据、滕胤流放交州呢?”孙林说:“我愿意没入官家为奴!”孙休说:“你当初为什么不以吕据、滕胤为奴呢?”孙休是在指责他逼死吕据,族灭滕胤,孙林对此无以辩白,只好引首就戮。此后,孙林被夷三族。其弟孙阎闻讯欲乘船逃奔曹魏,途中被追杀,其从兄孙峻虽早已死去,也被掘出棺材,将其所佩印绶取走,豪华的棺材被砍得七零八落。

  孙峻和孙林这一对专权欺主的兄弟,最后落了个夷族灭门的下场!

  兄弟两世复社稷,欲擒故纵诛权臣

  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两个相对立的魏政权,即东魏和西魏,其中西魏是由北魏权臣宇文泰在杀死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之后,拥立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宝炬而建立的。此后,西魏先后有两任皇帝,但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宇文泰手中。

  西魏恭帝二年十月,宇文泰病故。临死前,他考虑自己的儿子尚年幼,就将朝中大权交给一直助他统治的亲侄子宇文护。宇文护受权后,于次年正月,就实现其叔父的夙愿,废除西魏政权,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王,建国号为周,称为北周政权。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打着宇文泰托孤的旗号,专制朝政。这引起了北周君臣的不满。北周闵帝元年二月,即发生了赵贵、独孤信等前西魏将军谋杀宇文护事件。他们二人与宇文泰行辈相等,不甘心受名位皆在他们之下的宇文护的控制,遂共谋暗杀宇文护,因虑事不周,事未行而谋泄,二人及其党羽皆伏诛。宇文护铲除了政敌,自任相当于宰相的大冢宰,地位更加巩固。

  然而,北周的第一位皇帝宇文觉虽年仅16岁,性情却刚决果断,他对宇文护专权也极感不快。为此他常常将亲信武士集聚在苑中习武,演习捉拿宇文护。一些对宇文护不满的人,如李植、孙恒、乙弗风等,窥视皇帝之意,便劝他早日除掉宇文护。宇文护探知其谋,于闵帝元年九月,先发制人,将所有预谋此事的大臣一网打尽,宇文觉也被杀害。

  宇文觉被杀后,宇文护又拥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周天王。宇文毓是个有才干谋略之人,他即位后即称宇文护为太师,给予其崇高地位,连宇文护之子宇文至也被封为郡公。宇文护假意上表归政,宇文毓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朝中大事仍尽委任于他。宇文护见宇文毓不动声色的样子,内自生疑,总觉得要大祸临头。于是,他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四月,无缘无故派负责皇帝饮食的御膳房大夫李安在糖中下毒给宇文毓吃。宇文毓吃后病发,他已察觉是宇文护做的手脚,弥留之际,他没有选择年幼的儿子为继承人,而是选择年纪已届20的四弟宇文邕为嗣君。据载,他口授遗诏达五百余言,其中有:“朕子年幼,未堪当国,鲁公(宇文邕),朕之介弟,宽仁大度,海内共闻,能弘我周家,必为此子也。”可见宇文毓已将诛杀宇文护的期望寄托在了宇文邕身上。

  宇文邕确有超凡的见识,他即位后并不急于触动宇文护,反而对其极尽崇遇。宇文护便更加骄恣,他府第所屯的禁卫兵,规格上甚至超过皇宫;其母生活十分豪华,史称:“荣贵之极,振古未闻。”其子十余人均封官晋爵。史称:“诸子,僚属皆贪残恣横,士民患之”。但皇帝宇文邕却从长计议,深自晦匿,无所关预,人不测其深浅。

  直至北周武帝天和七年,宇文邕见时机已成熟,才采取果断的措施,除掉宇文护。当时,宇文护因他本人的专恣和子弟的贪残已大失人心;又因此前宇文护率兵与北齐军队在洛阳一战,无功而返,声誉大扫;同时与宇文护相亲的宇文邕之弟宇文直与宇文护也渐生怨恨。这些情况为诛除宇文护提供了条件,宇文邕遂与宇文直等密谋此事。

  天和元年三月,宇文护自外地回到京师,他特意到皇帝居住的文安殿去问安。宇文邕与他寒暄了几句,就请他一起到太后居住的含仁殿去,并对宇文护说:“太后春秋已高,却极好饮酒,我屡次谏阻,都不蒙垂纳,望兄再去劝说太后!”说着还将前秦时周成王所作《酒诫》递给他,让他按照上面所讲的饮酒之弊去进谏。

  宇文护丝毫没有察觉到情况有何异样。因为以前他也常随宇文邕去见太后,每次都是太后赐宇文护坐,宇文邕却依照家内的兄弟次序,立在宇文护座旁,从不端君主的架子。此次却不同往常了,当宇文护刚刚拿出《酒诫》读了几句,宇文邕就将手中的玉廷(帝王所持的玉器)向他砸去,宇文护颠扑倒地。宇文邕忙命跟从他的宦官何泉用刀砍宇文护,由于宇文护平日威权甚重,何泉心里恐慌,连砍数刀,竟未伤及宇文护。这时,隐在另一室的宇文直急得跳出,一刀就斩杀了宇文护。

  此事宇文邕办得干净利落,朝中无人知晓,待其召集群臣宣布已经将宇文护诛杀,群臣才醒悟过来,立即分头将宇文护的儿子宇文公、宇文静等捕杀,宇文护的弟弟乾基、乾光、乾祖、乾威也先后伏诛。当时,宇文护还有两个儿子宇文训和宇文深在外地统兵,宇文邕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也派人星夜赶去杀死他们。至此,宇文护一门尽灭。宇文邕终于没有辜负其兄宇文毓的期望,将政权收归其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冰鉴  冰鉴词条  刚柔  刚柔词条  不周  不周词条  曾国藩  曾国藩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有感读后感

 《橡皮膏大王》读后感600字

 橡皮膏大王读后感600字  什么是“骄傲”?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把《羚羊木雕》一书中的一篇名叫《橡皮膏大王》的文章又读了一遍。文章充分回答了这个问题: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