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高愚溪》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高愚溪,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的主人公。他原是个秀才,长期靠授课为业,后来好容易熬出点头,被授予教官之职,先在山东一个县任职,后转到州府。两三任教官做下来,腰囊里积下了四、五百两银子,于是欢欢喜喜,同时也不无几分得意地回到浙江湖州老家,希望安乐地度过晚年。

  愚溪为人倒也忠厚,对穷学生也乐意施予同情。愚溪在州里做学正,有一个学生久久不拿见面礼来拜谒老师,破坏了规矩,同僚鼓动他用传票将这位学生捉来问罪,愚溪没有同意。他了解到原来是学生家境贫困,拿不出见面礼,不敢来见老师,这使他动了恻隐之心,破例不收分文,还“倒助”了学生一些钱财,让学生安心念书。后来他去府里任职,又特意推荐了这位学生。这使学生对他终生衔恩不尽。愚溪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个人忠厚的禀性和一个正直的教官的责任,并不期望学生将来会报答自己。这与他那两位见学生不拿钱来“尽礼”就勃然动怒的同僚相比,实在值得尊敬多了。

  愚溪个人生活并不幸福。他妻子已死,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都已嫁出。还有一个侄儿,也已与他分户。所以他平时在家,单独一人住在祖宗传下来的、已经败落的旧屋里,深感孤单和不便。老有所靠,这本来是上了岁数的人很正常的想法。高愚溪不像别人有子嗣可依靠,这是他终身的一件憾事。唯有三个女儿是“自己骨血”,或可指望有个寄托。因此,他平时有了好处总是想着女儿们,而对侄子,虽说也是客客气气,其实是没有实惠的。

  如果三个女儿果真像他所期望的,能对他体恤、照顾、关怀,那么,他的晚年也许会平安度过,在他离世时,脸上或许会留下一丝欣慰的笑容。可是生活却比高愚溪的料想远为复杂、艰难。他能够驾轻就熟地向学生传授学问知识,讲释作文要义,可是在处世安身方面,他却缺乏招数。

  当他带着四、五百两银子回到老家时,轰动了地方,大家产生了一个不可更改的印象:高老头这次从外面捞回来一笔巨资,阔了。愚溪三房闺女异常欣奋,团团围着老子转, “争来亲热,一个赛一个的要好”。破旧的老屋骤然充满了温馨、亲热的气氛。高愚溪毕竟有点书呆子气,看着这番情景,满心喜欢,于是产生了一个错觉,误以为,女儿待他好,是因为他是她们的父亲。而在女儿眼里,他的全部价值和吸引力不过是他带回来的那笔“货”而已。一个从伦理的角度,将女儿们的行为美化了;一个则以冷酷的物欲的眼光,将父亲赤裸裸地看作是商品的化身,而把对他的尊敬和奉承当作换取金钱的一种手段。

  判断失误导致决策失当,高愚溪连走了几步错棋。他取出三百两白银,平均分成三包,发给三个女儿,指望以此“等他们感激,越坚他每的孝心”。可是女儿们知道他身边还留着许多“东西”,却又不免得陇望蜀,心中有些怏怏, 只是此时不便“冲撞”老头,怕失去后面的份。可愚溪对亲女儿肚里的算计全无所知。他见女儿你争我抢,都要接他到自己家去过日子,心头一热乎,当众宣布: “从头而来,各住几时。”以示对三个女儿一视同仁。从此他告别了祖居,只在女儿家轮流过日子,心里好不欣喜。不久,他罄己所有,又凑足三百两银子分给女儿;并且还同意女婿到他旧居今天取一根梁,明天搬一根柱,结果房屋毁于一旦,他却毫不惋惜,反正他已经铁下心来要跟女儿度其“残年”。

  随着高愚溪财物罄尽,他在女儿眼中身价暴跌。原先她们迎他像迎一尊财神,供他像供一尊活佛,此时,却把他视作累赘,骂他是“老厌物”,巴不得早点卸掉这只包袱。他说话没人再爱听,耳边常能传进一些冷言风语。女婿貌似劝解,话语中却“带些尖酸讥评”。愚溪愤怒了,他理直气壮地向女儿嚷道:“我还是吃用自家的,不吃用你们的。”在交出钱财之后,这话对女儿来说轻如鸿毛,贱似尘泥。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这时候他才充分认识到了金钱的威力,也明白了昔日他为何受女儿奉承的真正原因。他绝望了,想到了死。

  作者大约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宿命论的,故不会忍心让多少做过一些好事的高愚溪如此悲切地抛弃生命。正当他“累天倒地”大哭一场,打算自尽时,恰巧遇见侄儿,将他接到家中,诚诚恳恳地赡养起来,使愚溪的生命出现新的转机。生活常常喜欢穿戴假面出现在人们面前,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一时难以窥透。高愚溪现在只恨自己眼力差,看错了良莠。他在侄儿面前十分惭愧,如果一切能够从头开始,他在女儿和侄儿之间,一定会将六百两银子作相反的分配。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争着去照管侄子家的一群鹅,这样他才觉得好受一些。

  后来,高愚溪忽然又交上了好运。早先受过他知遇之恩的那位穷学生考中进士,当了一省巡按,知道恩师晚景寒酸,就将他接到任所,盛情款待。下属见上司对他如此敬重,大家都来“掇臀捧屁”,托情送礼。半年下来,他竟然收进了二千余两白银,此外还有许多“土产货物”之类。

  这回高愚溪回到老家,真正是扬眉吐气。三个女儿派人来问安,他“只是冷笑”;接他回家去住,他一口谢绝。 “自从受了卖糖公公骗,至今不信口甜人”。愚溪已经学会通过别人的笑脸去发现其隐藏的歹毒意念。然而,他并不因而变得多疑善忌,怀疑人间已经完全泯灭真情。他坚持将银子如数交给侄子,说明他对值得信赖的人依然是那样忠实、诚恳。练达世故而又不失健康的心理,这或许正是经历磨难后的高愚溪依然显得可爱的地方。

  高愚溪的形象带有教谕性,他从晚年由喜而悲、再由悲而喜的曲折经历中,认识到他原先持有的“自己骨血”才有真情的经验并不可靠,这既是对社会上同类生活现象的一种抽象,也是给怀有同样罔失的人们的一声忠告。尽管如此,这一形象并不因此成为生活概念的一种演绎,而是写得有血有肉,生动可感,这是小说成功之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愚溪  愚溪词条  性格  性格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感想读后感

 《蒲公英》读后感(三篇)

 蒲公英读后感(一)  《蒲公英》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他们的妈妈,自己去找生长的地方。  太阳公公嘱咐他们千万别落到看似漂亮的沙漠和湖泊里,...(展开)

感想

 《父与子》读后感

《父与子》读后感(精选42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展开)

感想朋友圈说说

 喝一杯花茶的心情说说

 一、刚收拾完的屋子干净清爽阳台上的茉莉花开的芬芳焚一支檀香烟气袅袅整个人都舒畅起来电视机开着喝一杯花茶一整晚滴好的冰滴咖啡读几章心爱作家的新书和闺蜜互相打趣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