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B·格林《宇宙的琴弦》读后感(三篇)

  宇宙的琴弦读后感(一)

  看完《量子物理史话》之后,我想推荐给很多人,因为这本书对于我自己世界观的补充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样,这本书也让我对于超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因此,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新的理论体系,我去读了《宇宙的琴弦》。

  对于一种理论体系的科普,其实是很难的,要把深奥的理论、各种专业名词,用大众所能接受、通俗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工作需要对理论真正了解的人才能做到,更何况是弦论这样为了解释物质的本质而提出的概念和数学模型,B·格林还是做到了。他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在书中各种脑洞大开,为我们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虽然很多地方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晦涩,但我大概看到了十一维的意义,以及那个更抽象却也更精彩的宇宙图景。

  获知宇宙尺度、日常尺度、微观尺度的区别,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捕风般的虚幻自满,算是一种打击。但这种打击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而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是在这样的巨大图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去寻找真正的自己究竟在哪里。

  这本书的很多描写都很有趣,作为一位喜欢阅读科幻但非物理专业读者,本书对于我的吸引不亚于科幻小说。看完这本书,激动之余也略有失落,心想要是能晚出生一两百年就好了,说不定能看见终极理论被破解呢。

  宇宙的琴弦读后感(二)

  小时候,夏夜纳凉,躺在如水的竹席上,常常遥望深蓝色的星空出神。那闪烁星光的彼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浩瀚的夜幕如此深邃辽远,总使人觉得其中隐藏了什么不可不知却又根本无从得知的秘密。长大了,人事的喧嚣一日甚似一日,关于星光的记忆渐渐模糊,那些苦苦思索、不得安宁的烦恼也渐次湮没、遗失于琐屑的生活中。翻开B ·格林的科普名着《宇宙的琴弦》(The elegant universe ), 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扑入眼帘,重温那古老神秘而激动人心的话题,隔着数学飘忽迷离的面纱,我知道我触摸不到——绝大多数芸芸众生也触摸不到它的真实面目,但物理学家格林以尽可能通俗明晰的笔墨为我们掀起了面纱的一角,使我们有幸一窥芳容。

  20 世纪上半叶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变革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与此同时,人类的自然观、宇宙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颠覆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本书的开头简要回顾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奇异微观世界,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娓娓引出当代理论物理学最引人入胜的话题——弦论。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为了寻求将电磁场和引力场相统一的统一场论而苦苦追求,最终所获甚微。现在看来,弦论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大一统的理论,它再度彻底变革了我们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认识。我们人类平常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是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对于自然界一种直观粗糙的感知,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后的世界终极图景可能令我们大吃一惊。关于物质,弦论告诉我们,世界的微观组成不是电子、中子、质子等基本粒子,也不是各类夸克,而是一根一根的一维闭合弦。弦的振荡行为决定基本粒子的质量和力荷。这些弦是如此之小,即使最先进的显微镜也根本无法探测到它们。关于时空,弦论认为,宇宙本来是十一维的,有十个空间维和一个时间维。在创始之初,整个宇宙被紧紧裹在一个极小极小的“果壳”中。这个果壳被弦所缠绕,在三维空间中,正弦和负弦很容易碰撞并相互抵消,于是在宇宙的演化中,空间的三维和时间维便慢慢展开来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界,而另外七维至今仍然紧紧卷曲在普朗克尺度大小的范围内。它们是如此之小,以致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根本感觉不到。关于宇宙,在由广义相对论导出的宇宙模型中,当宇宙或黑洞无限收缩时,会出现一个令人困扰的时空奇点。而弦论在这种极小极重的情形下成功融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实际上,奇点是不会出现的,宇宙收缩有一个极小值。例如,宇宙沿某一维方向收缩,当达到临界值时,它越缩小,反而会越变大。原来,“距离”测量有两种方式,当它在一种距离意义上减小了,实际上却在另一种距离上增大了。两个半径互为倒数的宇宙在物理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何等神奇啊,从无穷小的世界竟会走向无穷大的世界。俗语云:一粒沙中看世界。一颗沙子的世界中可能真的会存在着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文明世界呢。故此,理论更得出,宇宙中神秘地吞噬一切物质连光也不能幸免的黑洞其实和基本粒子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黑洞是高维空间膜的坍缩,从黑洞消亡到基本粒子,就像由冰到水一样,是物质的一种相变。无穷小和无穷大再次令人惊奇的统一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以上凡涉及物理学观点都不能视为对原文忠实准确的传递)

  读《宇宙的琴弦》,在作者饱含激情的笔调中全书自始至终都充满了这样令人惊心动魄的思想。原来我们的宇宙竟是这个样子呵!尽管由于艰深超前且难于实验验证,弦论还处在不断地争议、完善和发展中,格林的述说仍然为我们打开了眺望广漠宇宙、透视世界本质的一扇小窗,窗外的风景是如此令人沉溺迷醉!

  宇宙的琴弦读后感(三)

  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

  书现在只看到一半,所以只能对前面的部分先进行评价。关于相对论的部分写的非常好,对学物理的人理解相对论的思想和概念很有好处。量子力学部分逊色些,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下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三册。书中的各种比喻很生动,译者翻译的也很好。关于弦理论,也许将来它会被实验所否定。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美是令人惊叹的,对它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也无不反映了物理学家的理想和信念……

  超弦理论实在是太复杂了,一群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工作了30年也没有看到曙光,让人怀疑是不是这条路真的走错了?最近有个搞超弦理论出身的荷兰物理学家Erik Verlinde放弃了超炫理论,另辟蹊径,提出万有引力不是基本作用力,就像皮球内部的压力,只是封闭气体分子的集体属性存在于宏观感知层面,而一旦深入分子层面,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想法与上世纪70年代热力学与引力的邂逅一脉相承,霍金证明了黑洞吞噬的信息量与其视界表面积成正比,黑洞的视界就是一张全息图,三维黑洞内部发生的一切都显示在二维表面。我们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张二维全息图,这里面本身并没有引力存在,引力只是三维投影的结果,是一种信息扰动。Verlinde定义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几个简单的方程,并从这些方程中推导出了万有引力效应。这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人支持,认为这是将物理学从超弦理论的错误道路上拉回了正途,也有很多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广义相对论取代万有引力的合理性。但是回想起上世纪20年代当玻尔、海森堡的量子理论刚提出来时,对世界的连续性、因果律的颠覆,引起人类认知论的混乱程度,谁又能断定这不是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呢……

  关于相对论的部分写的非常好,对学物理的人理解相对论的思想和概念很有好处。量子力学部分逊色些,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下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三册。书中的各种比喻很生动,译者翻译的也很好。关于弦理论,也许将来它会被实验所否定。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美是令人惊叹的,对它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也无不反映了物理学家的理想和信念……

  群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工作了30年也没有看到曙光,让人怀疑是不是这条路真的走错了?最近有个搞超弦理论出身的荷兰物理学家Erik Verlinde放弃了超炫理论,另辟蹊径,提出万有引力不是基本作用力,就像皮球内部的压力,只是封闭气体分子的集体属性存在于宏观感知层面,而一旦深入分子层面,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想法与上世纪70年代热力学与引力的邂逅一脉相承,霍金证明了黑洞吞噬的信息量与其视界表面积成正比,黑洞的视界就是一张全息图,三维黑洞内部发生的一切都显示在二维表面。我们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张二维全息图,这里面本身并没有引力存在,引力只是三维投影的结果,是一种信息扰动。Verlinde定义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几个简单的方程,并从这些方程中推导出了万有引力效应。这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人支持,认为这是将物理学从超弦理论的错误道路上拉回了正途,也有很多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广义相对论取代万有引力的合理性。但是回想起上世纪20年代当玻尔、海森堡的量子理论刚提出来时,对世界的连续性、因果律的颠覆,引起人类认知论的混乱程度,谁又能断定这不是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B·格林《宇宙的琴弦》读后感  格林  格林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琴弦  琴弦词条  宇宙  宇宙词条  
感想

 《羊道》读后感700字

故乡读后感推荐度:《背影》读后感推荐度:《边城》读后感推荐度:《匆匆》读后感推荐度:《匆匆》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羊道》读后感700字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展开)

感想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汇编1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羊不吃天堂...(展开)

感想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600字

把男朋友哄开心的句子推荐度:成为时间的朋友美文推荐度:《时间简史》读后感推荐度:《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推荐度:《时间简史》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把时间当做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