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易中创业宋新宇:不做潜力低于一个亿的生意

和一个客户开年终战略研讨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客户是做一个行业性服务生意的,已经有了上亿元的营业规模,而且在未来3-5年里,可以相对肯定地预见这个业务每年还会有30-80%的增长空间。有基数较大并且高速增长经验的老板都知道,管理这样高速度增长本身就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你要不断地增加新人,不断地培养新人和与这些新人磨合。这时候,你一年里增加的新人往往是你过去4-5年招聘新人之和。而相关的管理工作也比业务本身更复杂,老板和公司里的管理者也往往没有应付这些事情的经验。

在主营业务之外,这个公司还有一个软件公司。软件公司已经做了7-8年,一直是半死不活。好的年景有500万左右的收入,差的时候只有200-300万的营业额。即使是好的时候,软件公司也没有赚多少钱,当然坏的时候绝对是一个赔钱买卖。每个季度公司的股东和高层都要花时间讨论这个公司的业务,当然也会不断地要求兄弟公司帮助这个软件公司,例如帮助推广软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但这些看上去应该很有效的措施一直没有奏效,软件公司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软肋。现在又是到了做明年战略规划的时候了。大家的问题年复一年,还是同一个:这个业务如何做才能做起来?

我给客户的建议是不要再想这个业务如何做起来,而是想如何放弃这个业务。我给这个客户建议的战略原则是:不做潜力低于一个亿的生意。

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企业现象。一方面企业有很大的主营业务要老板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公司还有很多历史上形成的小业务要老板操心。这样公司的老板很容易掉入一些看上去很对,但对公司十分有害的种种思维陷阱:

1.“这个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所以我要坚持做下去。”

2.“公司其他部门挣钱很多,我们可以养活这个部门。”

3.“这些人都是跟我一起创业的,我不能抛弃他们。”

4.“这个部门和主营业务可以有协同效应,说不定能帮我们的主营业务大忙。”

5.“换个人去管,肯定能做起来。”

6.“反正放在那里也不会牵扯多少精力。”

相对应的事实是:

1. 不是朝阳行业就是你应该做的,也不是夕阳行业就不是你不能做的,关键在于你是否适合这个事情。

2. 一个公司里每个业务部门都应该挣钱,一个不能独立存在的业务是不应该存在的。

3. 老板可以用更有效和更负责任的方式帮助他们。

4. 协同效应出现的概率和沙漠中下雨的概率差不多。

5. 换一个人永远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你的又挣钱又有发展潜力的主营业务都缺一大把人,把有能力的人放到看不到前景的小业务里不是一件很傻的想法吗?把老板自己放进去就是更傻的想法。

6. 一个(烂)摊子牵扯公司高层的精力和注意力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认真计算过而已。

京东商城迅速崛起,这个公司历史上根本性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它的老板在2005年做的一个决定:放弃当年已经9000万的门店业务,专做当年仅有3000万的网上商城业务。为什么选择做小的业务,不做大的业务?因为老板看到的是三年后这个业务可以达到几个亿的规模,而门店业务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增长。看到这个故事以及后来的发展,我们会惊叹这个老板的“眼光”。但在我看来,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这个老板的“决断”:只做网上业务,放弃已经规模不小的门店业务。就是这样的“决断力”才让这个公司有可能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成为营业额超过10亿的企业。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已经不容易,做好三件事就十分困难,做好十件事根本不可能。同样,一个公司做好一个业务已经不容易,做好三个业务就十分困难,做好十个业务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集中。选择,放弃,集中,这其实就是企业战略的真谛。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给自己定下类似这样的战略原则:不做潜力低于一个亿的生意。如果你是小老板,你的规则可能是“不做潜力低于一百万的生意”。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业务积累,那么我的忠告是“不做潜力低于一千万的生意”。如果你已经是一个中型企业,切记“不要做潜力低于一个亿的生意”。当你的企业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你的原则可能是“不做潜力低于10亿的生意。”只有这样不断地放弃小生意,你才能不分散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你才能做大生意。

少就是多。少才能多。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宋新宇  宋新宇词条  低于  低于词条  潜力  潜力词条  生意  生意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经验

 德国企业如何解决业务增长瓶颈?

牛津大学商学院的惠廷顿教授经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工业企业100强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备受推崇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似乎是长期增长的可持续药方,而且可提供稳定...(展开)

经验

 社区卖拖把1天赚30000元!他...

说起小小的拖把,你肯定都不信,这么小的生意,怎会日赚三万呢?但他们真的做到了。这对30多岁的夫妇很不起眼。但一聊让人大吃一惊,现在拥有三套房子,并且准备加盟一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