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有效时间都不懂,又怎能管理时间呢?

1781年,有一个25岁的青年,来到了维也纳,18世纪晚期的维也纳,就像现在的北京一样,充斥着机遇、才华和挑战。

他在音乐上有着异乎常人的天赋,也想要在这条道路上闯出个名堂来。然而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为了维持生计,他必须每天教授钢琴课、去酒吧弹琴、参加各种聚会,用来寻求一个被人赏识的机会。每天只有早起的两个小时,和午夜的两个小时,才是他为数不多真正放飞自我的时间

他经常会写信给家里人,说自己忙到要死,可是一说一过,为了追求自己的前途,他还是继续着这样的生活。

十年之后,这位青年去世了。

有关他的死因众说纷纭,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严重不足的睡眠时间和过于繁忙的生活影响了他的健康。

如果他能够多活十年,那么古典音乐的历史上留下的遗憾或许能够少很多。

这位青年,叫莫扎特。

荣格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已经很累,需要休息的时候仍然坚持工作,那他就是傻瓜”。

而莫扎特,就是这么个傻瓜。

说到时间紧张,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往往就是如何去“挤”时间。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于是,我们压缩睡眠时间,压缩娱乐时间,压缩就餐时间,仿佛将一切学习之外的时间压缩到了极致,就达到了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恭喜你,你很可能没有莫扎特的命,却得了莫扎特的病。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指出: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制约。在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但人们却往往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许多管理者都意识到了哪些事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然而他们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他们怕因小失大,造成错误。殊不知即使有了错误,也能很快弥补。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单纯挤时间是没有用的,就像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上帝是公平的,无论是我们,还是马云爸爸,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而我们与马云爸爸的差距,就取决于有多少时间落到了实处上。

这些落到实处的时间,我将其称之为,有效时间

有效时间原则一:有所不为。

想要扩充自己的有效时间,就必须牢记最重要的原则:永远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谈到时间管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计划表,然而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再完美的计划表,也不可能将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有些事情我们实在无法完成,有些事情有着多种可能,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答案是,只做收益最高的事情

假如我们每天有两小时空闲时间,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意味着放弃了做别的事情。“做别的事情”就是“机会成本”。

我国有句俗话,“时间就是金钱”,话糙理不糙,讲的就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我们的标准,不应当是“做某件事有没有收益”,而是“这件事是不是收益最高”。 

确保一直做收益最高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利用。真正懂得安排“有效时间”的高手,一定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

有效时间原则二:量力而为

想让时间变得有效,不仅仅是放弃那些看起来价值不高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价值很高,但远远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

大概是在大三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看到了老鹰乐队《加州旅馆》的现场版,当时惊为天人,二话不说便和另一个同学一起买了吉他,打算专心致志练琴撩妹。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别的曲子都可以不会,只把这一首练好就可以了。然而这个想法,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如果把吉他水平分为十级,那么《加州旅馆》至少是在八级以上,而自己的水平,连最基础的一级都够不上……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把吉他在三个月之后就被我扔到了墙角,而一直踏踏实实练习爬格子的另外一名同学,在毕业的时候已经能流利弹出几个solo了。虽说他距离《加州旅馆》还有很大差距,但他的进步幅度,远远要比我多得多。

要保证时间效率,就要正确衡量自己的水平,顺势而为,才能够既有成就感,又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当我们按部就班把适合自己水平的难题熟练解决之后,就会猛然发现,原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难题,似乎也没那么难了。

这样“量力而为”的思路,用在制订计划上一样有用。

有些同学很喜欢把时间规划得满满当当,计划表乍看上去很是充实,然而仔细一算,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没留。他们原计划用一个小时看完三章书,结果用了40分钟还没看完,这才发现超时了,便急急忙忙放下书本,开始去做思维导图。导图还没画两条线,又发现看公开课的时间到了……

如此一来,一天到晚跟着计划跑,累得自己身心俱疲,却依旧没有完成,长此以往往复循环,自然会产生挫折感,从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索性破罐子破摔,重新过上了浑浑噩噩的生活。

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计划,都要学会量力而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循序渐进,然而慢慢将标准提高,这样的时间,才能称之为有效时间

有效时间原则三:知己所为

经常有同学有着这样的感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是细细回想一下自己这一天,却想不起来具体做了些什么,于是便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为了避免“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样的现象真正地出现,我们要做的是:记录时间

如今满大街都在讲理财,什么是理财?不过是明白自己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哪儿,并确保它们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时间亦是如此。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写到,要使努力卓有成效,首先就是要将实际使用时间的情况记录下来。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保持着做这种记录的习惯,并对这些记录每月定期进行检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至少每年两次、每次3—4个星期要亲自来做自己的工作记录。每次亲自做过记录之后,管理者就有必要重新考虑并修订他们的时间安排。

记录时间,是确保有效时间的根本。我们定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回溯,就会发现自己常常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浪费时间

确实,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而在两件事情的间隙,会存在大量的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非常琐碎,我们便很自然用在了各种琐事上,可你是否想过,这些碎片时间累积到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上世纪末,英国有位失业的单亲妈妈,她在离婚之后生计没有着落,不得不辗转在各种应聘、求职之间,还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生活忙忙碌碌,似乎毫无可以自己支配的片刻。

可是,她心中却有个作家梦,于是她随身带着小纸片,只要有零星的时间,便在纸片上奋笔疾书,构建着自己笔下的那个世界。那些纸片上的字迹,长的不过数行,短的甚至只有半句话,而就是这些纸片,凑成了本世纪最畅销的小说系列之一——《哈利·波特》。

J.K.罗琳女士,就是应用有效时间的典范。

对待碎片时间,就要以毒攻毒,以碎片对碎片。我们必须清楚使用碎片时间的目的,并且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拆分成相应的碎片任务。碎片时间一出现,便马上转换思路,完成相应的碎片任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碎片时间加在一起是个大数字,而你的成就加在一起,也绝对不会小。

那么归根结底,有效时间意味着什么?

当你实现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之后,你为之投入的所有时间,都可以叫做有效时间

番茄工作法也好,四象限法则也好,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很多很高大上,很多人借此赚得盆满钵满,但实际上,只要能够实现你自己的目标,那么即便时间管理的方法再笨,那也是好方法。

如果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一门心思扑到上面,那么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去管理时间

你听说过马云、王健林、李彦宏传授时间管理的经验吗?没有!

因为他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自己既定的目标服务,所以他们的时间,都是有效时间

这才是有效时间的真正意义。

PS:本篇分享的是时间管理的前提原则,关于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之前有分享过,具体参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时间  时间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  
效率

 如何切实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姜云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效益要以效率为基础,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效率,管理人员大多对管理的对象盯得很紧,想方设法来提高效率,做生产的...(展开)

效率

 20条时间管理经验

1、过好每一天,就是在靠近目标。2、花更多时间思考,不在行动上浪费精力。3、先跳出昨天的圈子4、用好上班8小时。5、熟视无睹的事物可能是前进的最大障碍。6、标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