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年入百万的职场人在22~60岁之间都做对了什么...

职场不是一个短期,一考定终身的游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业规划师杜一山”,作者:杜一山,36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本文你将会更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职场人之间年薪差十倍是差在哪了?

比学习,能力成长更重要的还有是什么?

职场打工可以干多久?

渴望快速成功和反馈反而会阻碍一个人发展。

你现在职场发展的卡点会在哪里。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打怪升级游戏,你会在各种地方遭遇意外,你需要反复的试错,偶尔有些惊喜,偶尔又会被打回原形,后面你的生命条数越来越少,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你遇到的大 boss 越来越难打。

当你在某一关不停死磕时,谁要能给我一本通关秘籍多好呀。

通常玩游戏有两类人,一类是体验型,他们把游戏当做体验,不喜欢先知道后面的剧情,喜欢那种不断发现未知的意外惊喜感。

而另一种则是竞技型,喜欢拿到先发优势,打败对手,路边的风景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这类人往往入局前就先看好了大神攻略,各种通关秘籍才杀进去,一开始就站在上 帝视角打仗。

人生往往需要同时具备两种态度,只去体验,容易一事无成,失去体验更高级事物的选择权。

比如像龙妈一样,买个宠物坐骑,你需要战胜N多人,才能成为它的主人。

只会竞争,神经蹦久了,容易疲惫。对大多数玩家来说,职场玩的是竞技游戏,谁能先获得武林秘籍就至关重要了。

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个职业发展的通关秘籍,他叫职业发展S曲线,这个模型涵盖了绝大多数人在 22~60 岁之间会发生的情况。

这个模型最早是在吴静的新书《职业通道》里看到的,后面的内容,我将结合吴静老师新书的部分内容和我做生涯咨询的经验来解读这个模型。

来自吴静老师新书《职业通道》

我保证,你越早知道这个模型越有助于你找到自己的职业玩法,好,不卖关子了,正式开始

01 职业发展 S 曲线 (宏观介绍)

给你讲模型前,先来看一个普通人从央视临时工奋斗为知识付费一哥的案例。

2000 年,27 岁的罗振宇以临时工的身份成为央视的撰稿人和众多节目的制片人,至 2008 年因为和领导发生矛盾,被迫辞职。这 8 年是罗振宇的充电器,学习期,通过和央视的资源和众多大佬高手进行交流,同时在幕后练习前台的表达能力。

离职后,他进入一财,开始担任节目主持人,主持人需要经常解读专家的话语和很好的镜头感,这个过程训练了他后来商业模式中最硬核的能力,即知识转述能力。

这是罗振宇的第一个职场阶段:完成核心能力积累;

直到 2012 年,赶上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在优酷上发表了第一个视频《末日启示:向死而生》。

这一年配合他的团队还有提出“魅力人格体”的运营操盘手,申音,一个小型的知识策划团队。

产品策划+表达+运营经验,一个专业化的小作坊就这样开始在优酷和微信公众号上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知识变现浪潮。在这期间,罗振宇开始卖月饼,卖桃子,卖书包,成绩不比如今的李佳琪弱。

这是罗振宇的第二个职业阶段:聚焦优势,整合团队,借势东风;

14 年,罗胖和申音分手,新搭档脱不花加入。脱不花给罗辑思维公司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杀死这个魅力人格体”,把他的能力复制给课程编辑同事,以及入住得到的老师。

孵化出了 N 个罗振宇。

后面的故事你也知道了,李翔,薛兆丰,万维钢,梁宁,刘润,香帅的课程陆续登场,仅薛兆丰一人课程就带来了 8000 万的收入,2018 年,营收超 2 亿。

这是罗振宇的第三个阶段:利用物质资本(流量)和社会资本(人脉)认知资本(转述的手艺,为老师赋能),聚拢头部老师,复制 N 个罗振宇。

这就是经典的职业通道 S 曲线。

这个优美的S曲线,和很多企业的发展战略都极其相似。

(企业增长规律曲线)

看完你可能觉得这个模型太大了,我处于生存,发展,或事业期分别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开始针对每个阶段划重点,如果你卡在某个阶段了,看看是否有被@到。

02 生存期

先来分析生存期,也叫职业探索期。

绝大部分非 top10%的大学生都是被动就业,你从招聘网站上搂几个眼熟的产品,也分不清楚这家公司好坏,开始海投简历,被某一家捡到,谈薪资,入职。

这是大部分新人入职首家公司的真实写照。

而且大概率你大学学的专业技能在这基本用不到,所以这阶段的成长核心全靠领导和项目喂养。

所以,你和领导的关系,你愿意多大程度上加班去接更多的项目,你有多大的心力能接受失败并快速走出来决定着你在生存期的发展。

因为是重点,我再强调一遍,勤动手,服务好你师傅,不要怕失败。

有的人可能说啊,我不擅长搞关系,其实对于大部分私企,关系没那么复杂,关键是你能不能给你的老板建立稳定的预期。

核心就一句话,老板教给你事,能不能做到,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阶段一般持续 1~5 年,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的标识是?

你的企业领导,开始当着团队的面夸奖你,同时你拿到了团队比较高的年终奖,你具备跳槽选择其他公司的选择权。

这一阶段也会有很多人走偏了,发现工作根本不喜欢,身体不行受不了加班制度,一直没接到什么好项目,很少讨好领导,不断的换工作,换行业,一直没有扎下根来。

对于这样的同学,我感到很惋惜,家庭和大学给予的实践机会很少,导致除了学习,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一直被安排着,到了大学又突然不安排了。

不过也别太担心,大器晚成的人一大把,你也可以找一些生涯咨询师帮你探索,会加快对自己的了解。

03 发展期

生存期要修炼内功,学知识,练技能,强心力,第二个阶段你需要识别好你的优势开始整合团队,更多关注外部环境的影响学会借势。

雷军有一句著名的话,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这句话实际讲的就是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大趋势面前,人努力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到这阶段能力基本都被项目练的差不多了,同事之间拉不开差距,比拼核心在外部。吴静在《职业通道》里强调了两个词,

借势和整合

常见的借势比如,跟对上升的行业,跟对成长型的公司,跟对一个可以好好带你的领导,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势能。

整合是指,有效的利用你的优势,找到和你搭配的伙伴。像罗胖找到运营和知识策划团队一样,由啥都干转化为集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不擅长的事情外包给其他擅长的人,善于利用组织的力量而非个体的力量去做事。

这个阶段会比较长一般会持续 5~30 年,

大部分人出现在瓶颈也在这里,常出的问题有这么几类:

习惯于单打独斗。在这个阶段还一个人吭哧吭哧干是最可怕的啊,即使强如罗胖也需要其他人配合才行,你看微信和抖音上的大号,有多少是靠一个人做起的?

不会选行业和公司。多去和行业有经验的人聊聊,选公司这事没那么难。有些公司的业务模式,解决的用户需求是注定没有未来的,在一个幻想的赛道上瞎努力浪费宝贵的青春才是真的可怕。

04 事业期

接下来是第三阶段是事业期,也是一个人真的开始做大事的时候,一般发生在 35 岁之后。

对,就是这个对互联网人来说属于噩梦般的年纪,35 岁危机,也是大部分人能真正可以做大事,开始赚大钱的开始

这个阶段是成年人压力最大的时刻,和前 2 个阶段最大的区别是从老板给你任务来做成,变成自己来找事做并把他做成。

这两者有很大差别,前者要的是你的拆分任务的能力,后者要的是你对外部需求的判断。

此时,大家通常会有 3 种选择。这里直接引用吴静老师书籍给的参考。

继续冲击 CxO 的高管角色;

跨界去创业,也可能是利用原职位做自由职业或咨询;

少部分人会继续停留在原岗位上期望退休。

先说继续冲击 CXO 的路径,此阶段继续往上升会非常难,难度源于岗位的稀缺,除了实力,公司有没有坑位,挺看你生辰的。

第二选择是大部分人都会去创业,或者转型做一些咨询顾问之类的自由职业者。

这一阶段开始释放你的职业品牌,人脉关系,寻找合作的创业机会,以及未来的客户资源。

多去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真的很重要,有时候在你行业人人都觉得该会的技能,到另一个行业里也许真的叫天赋。

前人人车运营总监范秦曾讲过一个案例,他一个做思维导图培训的朋友,他一个周末的课程是 3000 块钱左右,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培训的时候,非常的震惊,在互联网行业里,如果一个人告诉我思维导图还得教,还要花钱学习,我是不会招他做我实习生的。而这个课程实际的情况是还在大量的招生,学过的用户都惊呼,天啊,我真实太有收获了,这就是强烈的信息不对称。

因此,第三阶段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就是就是,信息灵敏度

最差的选择就是继续留在原岗位退休,这看似最轻松的路,其实是最难的一条路。一般到这个阶段,你的薪资已经足够高了,贡献却和小你 5 年工龄的人一样,你的性价比很低,很难呆长久。

再次强调,进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灵敏度,多和不同圈子的人交流,去找一些信息差,合作机会,让自己进入增长的第二曲线。

在这个阶段开始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前大家都是上班,顶多你比我高一节,年薪差个 10W,生活不会差距很大。

而如果你前期积累的技能,人脉关系,在第三阶段能找到好的变现入口,收入将会呈现指数级增长。

所以别对 35 岁危机太焦虑,尤其是媒体整日宣传的那些裁员信息,那些被裁的人真的不一定混的比前同事更差。

多提一嘴 35 岁危机,如果你在大公司带着超过 5 年,又没有升到能操盘项目的岗位,建议你赶紧出来,加入成长型的中小型公司,因为你在平台的能力很多时候只能依靠那个平台发挥价值,大平台的好处是资源多,如果你不能成为操盘资源的人也就失去了在大公司的成长价值。

加入小公司,会经历更多岗位,成为更全面的商业人才。

这张图建议你保存收藏一下,长期定位一下自己,到底卡在了哪个地方。

本图部分思考来自于《职业通道》,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去阅读原书。

05 尾巴

三个阶段讲完了,再借着这条曲线讲2点。

第一,有很多咨询者都是带着理想主义进入社会的,这很好,但从职场通道上看,理想多是要到事业期才能实现的,而大多数人在生存期花大量时间思考理想,对于自身实现能力却不做评估,这不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嘛。

网上传过一个华为的故事,有个北大毕业生刚入职华为一个月,就给总裁任正非写了万言书大谈发展战略,任正非看后批示:“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踏实做好生存期能做好的事情才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要务。公司业务对不对这时候你别瞎操心,请你来这是解决业务执行问题的。你具备相应能力了,自然会给你解决企业战略的机会。

第二,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和及时反馈的时代

网上爆炸的新闻不断告诉你富人的纸醉迷金的生活,你邻居的阿姨总在过年时不经意的透漏他那宝贝儿子的高薪,这个媒体环境在告诉你和你一样的人都已经成功了,你怎么还是这个鸟样?

各种线上服务预约,不断的快速满足你的需求,习惯了即时满足的你,假如别人告诉你,一个手艺要学习 10 年才能挣大钱,这对很多人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的年轻人产生了各种投机心理,浮躁,希望通过 1 分的努力获得 10 分的收获,希望在 35 岁前就财务自由,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我很喜欢职业通道这条曲线,它很优美。

它不是一眼望到头的规律,而且充满了各种不同的玩法。你可以靠竖长板成为专家,你也可以抱团组队和别人一起打怪,你可以努力积累资本,凭借资本变现。

职场不是一个短期,一考定终身的游戏,他给了那些坚持长期主义,相信长期奋斗才会改变生活,投入 10 分努力才能获得 1 分耕耘的人有了跨越阶层的机会。

请相信,这个时代,永远留给长期做事的人!

reference

《职业通道》,吴静

《被低估的罗振宇》,何加盐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场  职场词条  对了  对了词条  之间  之间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22  22词条  
能力

 ​职场新人产生职业倦怠感怎么办

职场新人产生职业倦怠感怎么办职场新人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感?与长期从事一份工作的人不同,如果你初入职场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可能是因为对工作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很多...(展开)

能力

 《职场升级手册(30页)》

人到了一定年纪,会开始对自己有一些要求。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恐慌。原因是发现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没什么两样。对于码字的人来说,雷同等于死亡。我知道,自己需要破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