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你活的也很飘吗?| 从“问题导向”到“解决...

有很多人向我提过这种类型的问题

“老师我觉得自己的毛病特别多,我总是非常的敏感,和朋友交往很容易被他们伤害,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向他们表达出来;

我最近也特别的抑郁,心境特别低落,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也不想做,每天上班都很痛苦,总是一边痛苦一边拖延,但是我又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但就是还不愿意去工作,我也知道自己该多出去多和朋友聊聊或许会好一些,但是我就是不想出去,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所以现在我每天都特别的焦虑,老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然后我通常会对他们的问题做一个简短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

对方通常会说:老师你说的太对了!我的确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天等等等,然后再举两三个问题进一步来证明自己的问题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了,只能够对对方表示一定的同情和安慰。

但是呢,重点在于接下来对方一定还会再问我一个问题:“老师那我该怎么办呢?”

注意,我的意思是:在我已经明确的给对方提了精准的建议之后,对方还是会再次问我,他应该怎么办。

而且多数时候,上面的那种对话模式是要重复好几次的,就是不管我给他的建议重复了几次,对方会一直像没听到一样,他们只会关注我对他们“问题”的分析,并继续谈出更多的“问题”;

却对那些如果“解决”问题的建议十分的不敏感,以至于他们会在我重复了很多次建议之后依旧问我:我该怎么办?

这样一种情况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人的思考模式都是“问题导向”的,而非“解决导向”的。

什么叫做“问题导向”呢?

也就是说,你的关注点会一直持续在困扰你的问题上,那些限制你的阻碍上。

而“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的关注点则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迅速集中在: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我要通过哪些方法和步骤来达成目的?我要开始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样是“我很痛苦,我该怎么办?”这样的一个疑问,“问题导向”思维的人,他们始终只关注在“我很痛苦”这前半句上,而“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的关注点则更多的是在“我该怎么办”这后半句上。

表面来看,一个“问题导向”思维的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他也很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问题在于,他其实并不想“解决”自己的问题

“解决”的意思,是我们针对问题,付出有效的努力,来一点一点的将问题给克服。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面对这个问题,并且付出实际的行动去直接的接触这个问题

而“问题导向”思维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希望这些问题、这些痛苦能够“没有”了。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问题自己“消失”的方法。

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比如说你因为没有钱而很焦虑,“解决导向”思维的人,他们想要的是怎样让自己去赚到钱,而“问题导向”思维的人,却希望的自己能够“不焦虑”。

而且这种“不焦虑”的涵义是:我不用付出任何的努力,我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别人告诉我一个很简单很神奇的方法,一下子就能把我的焦虑给“拿掉”、让焦虑感直接“消失”。

这是很多人在给出了“解决方案”之后,依旧还是在不停的问“我该怎么办”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从最根本的层面上就没想要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希望让问题直接消失,而自己又不用付出太多。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态呢?

那是因为,许多人把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没有动力、我很焦虑、我没有自信等等,当成了他们不去“解决”问题的「理由」,于是问题就始终无法被解决了。

这样一种情况的逻辑,就好比你要减肥,但你觉得自己太胖了减肥会很累,所以就不减肥了是一样的。

问题”本来就是需要你去“解决”的,但你又把“问题”当成了不去付诸行动的一个理由、一个阻碍。

那么我们要怎样从“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成“解决导向”的思维呢?

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破除“希望问题直接消失”的这种幻想。

我们必须深刻的意识到:问题只会在我们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之后才能被解决。就像你面前摆了一个瓶子,想让它倒下,你得伸出手拨它一下。

如果你永远不愿意抬一下手,这个瓶子可不会自行倒下。

同理,如果你不愿意付诸行动,问题也不会自行消失。

但是这种“希望问题直接消失”的幻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其实完全缺乏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多数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非常强烈的主动争取过什么,遇到了重大的事件或问题,也没有拥有过明确的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

他们很多时候都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任由生活自由的发展,任由自己被外界推动着走。

因此在一开始,他们其实就是完全缺乏这种实际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因此,“解决问题”实际上对他们来说,这缺乏一种“实在感”和“落地感”。

他们会一直浮在问题的表面,而始终不愿意沉下来坚持去做些事情。

这种“浮在表面”的感觉,其实就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因为不愿意沉下来付诸行动,所以就让自己一直绕着问题打转,幻想着不用去直接面对问题、而在某一天问题就自行消失了,自己也就不用再承受痛苦了。

这种对问题的逃避,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建立“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负责”这种意识。

实际上他并不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是只想要去“享受”。他只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享受更多,尽可能的让别人为他去应对问题,尽可能的付出的越少、得到的越多越好。

“自己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之中的东西。而不是基于当下的、当前的自己实实在在所拥有的这些、所经历的这些。

他们当然也会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但那未来的一切在他们的设想之中,都是很“轻松”的就得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玄幻小说、言情小说能够吸引那么多人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小说满足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这种幻想,即——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只需要依靠奇遇就能速成神功,只需要强迫就能获得美女对自己的忠诚,只需要依靠坑蒙拐骗、就能迅速发家。

包括那些7天学会XXX、一小时掌握XXX的网络课程,也是满足了人们这种“付出很少、得到很多”的心理。

当然了,如果课程内容过关的话,也许7天你真的就能学会XXX。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把这理解为:我只需要去“听”完7天的课就能学会了。我不需要在课上记笔记,不需要整理这个课程的思维导图,不需要反复复习那些重点知识,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思考课程的内容以达成理解,更不需要学了之后去实践。

总而言之,他们只希望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多的利益。

那么因此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会活的很飘。

他们会一直觉得自己很难找到生活的真实感,也难以从生活中感受到意义。他们很难能够踏踏实实的去做一件事情,哪怕是在做一件他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他的状态也难以百分之一百的投入。

所以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处处都很糟糕,很难有令他满意的地方,但是他又找不出最根本的问题在哪儿,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差错,令自己获得这么不开心。

其实所有的问题本质上都来自于:他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抗拒。

他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当下所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自己的生活

而是始终理所当然的把他自己潜意识中的那种“理想化生活”,当成是自己应得的,会认为那种理想的生活才是他真正的生活

所以他总会在潜意识里有这样的一种理由:等我的那种理想的生活到来了,我就会好好努力了!

到那个时候,我就能充满干劲,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

到了那个时候,那种美好的、没有太多问题的、充满了轻松快乐的一切,才是我应有的生活

这种对未来的期待还有一种变体:

也就是认为:等我有了强大的动力的时候,我就会好好努力了;

等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的生活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等我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阴影,我才能够去好好生活

事实上,这些所有的认为我到了未来要XXX我就会改变了、生活就会好起来了的幻想,本质上就是因为他们“现实”的生活经验太匮乏了。

或者说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理解、也没有正视“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所以他们才会一直活在一种“幻想”之中。

他们因为受到影视剧、回忆加工、情绪波动的影响,而把人生理解为是那种仿佛小说和电影中的跌宕起伏的剧情一样的东西。

因为“电影”和“小说”对我们的影响太常见、太频繁了,包括一些实际上有剧本、有剪辑却打着“真人秀”名义之类的节目,这些都大大的扭曲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很多人根本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明白: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甚至包括你正在看的我写的这篇文章,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化”的描述、或者是“编排”。

当一篇文章告诉你: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能获得幸福的时候,很多人对这种幸福的理解是:像故事里的王子公主一样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天天有人供着的那种“幸福”;

或者是由他自己的各种幻想构成的:钱多到花不完,妞多到泡不完,没事多到吃不完。

你看,我们对于幸福的认知竟然是由“故事”告诉我们的,或者是由我们自己硬生生的给“想”出来的!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可笑的。

因为故事本身就不可能是真实的,任何故事、甚至包括所有类型文学作品的逻辑,它都是“作者”本人的逻辑,而不是现实的逻辑;

我们在没有充分接受现实生活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是无法知道“现实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是一种瞎扯淡;

再加上现在发达的互联网,无数纷杂的资讯接踵而至,这里面有无数的商人为了迎合你的幻想而精心炮制的信息、故事、人设,于是互联网给我们的“幻想生活”提供了一片沃土,我们无数人在互联网上制造出我们“幻想生活”的假象,并彼此交织。

由此就导致:“不现实”的对生活的认知充满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好好体验自己的真实生活,以至于你们看到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以为那些什么“诗和远方”、“高端的精英社区”、“思想深邃的大V”都是真实的。

但其实统统都是狗屁罢了。

就像诗和远方落回到现实需要大把金钱的支撑,所谓的精英社区里面充满的也不过是一群装逼犯,大V的深邃的思想阻止不了他约炮撕逼。

每一次网民幻想的破灭,这从来不是大V、不是社区、也不是文艺青年的美好向往的错,本质上只因为多数网民自己太傻X了而已。

他们完全缺乏对这个世界基本的认识,连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都不愿意去思考。

“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他的人品没有关系”,这么简单的道理在生活中一想就能明白了。然而还是有无数的傻X,前赴后继的因为某个人的脸、某个人的思想、某个人的人设而完全将这个人给完美化、理想化。

如果你不具备基于现实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始终活在那个被简单化、抽象化、非黑即白的网络世界、幻想世界中,那么你会很难获得一种“真实感”。

一个人之所以活的很飘、之所以一直陷在问题里面迟迟不能解决、在他的认知里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这本质上完全是一整套的“系统思维方式”的问题

陷在“问题导向”思维里的人,他们只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为在他无意识的对“幻想生活”之憧憬的对比之下,“现实生活”有着太多的不完美、太多的问题

而“解决导向”的思维并不只是说:你只要学会了面对问题、为自己负责、给问题制定目标和解决策略就可以了。它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如果你还不能彻底的接受“当前的一切就是你的现实生活”的话,即便你能够制定目标和策略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同样也还是会很飘。

就是即便当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还是会很飘。

破除对那种“幻想生活”的渴望,这才是最根本的令我们能够落回到现实的方法。

当然,“幻想生活”不等于“理想生活”,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要苟且于眼前,就没有任何雄心大志了。可以实现的“理想”、和只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幻想”,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不能将他们混淆。关于这一点在我的系列课《清醒的幸福》中有更为详尽的解释。

我之所以要强调“解决导向”的思维,最根本的想要阐明的是:人应该学会为他自己当前的生活负责。而且,我们也不得不为自己负责,我们也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

如果我们能够回落到当前的现实,意识到当前就是我们的生活、别无选择,意识到幻想的那种生活只是对真实的逃避,那么,我们会转变成“解决导向”的思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就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人通常以为,那种幻想的生活是美好的,现实的生活是丑陋的。殊不知,人只有接受了现实,才能真正的心安。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个人微信号提供咨询:fengliu14523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导向  导向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杂谈

 如何分辨坏信息?

本文共有 7500 字是近期最长的文章但我相信会有收获每当有社会热点,大家也许都会遇到一个困扰:铺天盖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究竟哪一些值得信任,哪些不值得信任...(展开)

杂谈

 关于幸福的秘诀:将幸福送人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建起了一所学校,他还为这所学校购置了一辆汽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当一位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这位企业家说,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买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