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才测评

  翻开大多数人力资源方面的书籍,都能读到类似这样的句子:“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考察需要科学、客观的方法,因此,人才测评(talent assessment)对于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话虽如此(be that as it may),测评,或者说对人才素质的测量,并不是件简单的工作。

  首先知道要测量什么就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群经理人接到任务,要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使用了梯子、卷尺等好多工具,仍然一无所获。有个工程师正好路过,看到他们的窘境后出手相助,她把旗杆放倒,用尺子丈量,得出结果后告诉经理人。经理人们生气地说:你这个书呆子,我们要知道的是旗杆的高度,不是长度(the height, not the length)!

  我和人才测评结缘,还得从商学院毕业的那个秋天说起。某家猎头公司邀请我参加评估,除了来自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外,吸引我的还包括可以去金茂大厦——比起现在,那仍然是个单纯年代(age of simplicity)。这家公司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在招聘过程中,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即使加入之后的情况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stark contrast)。这一点后来我了解到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并不是特例。 在之后的企业,我有机会主持、操作、设计、参与了众多评估活动。毛主席曾经曰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终于可以发言了。

  冒着过于笼统的风险,我倾向于把人才测评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类了解人适合做什么,可以称作“天资(Aptitude)”;第二类了解人能做什么,可以称作“才能(Ability)”;第三类了解人实际做得怎么样,可以称作“成就(achievement)”。天资经过目的明确、方法恰当的开发,可以转化为才能;才能放到合适的工作环境,包括上司、同事、工具和激励机制,可以转化为成就。 换个角度看,天资决定人成就的上限,努力决定人成就的下限。依照咨询公司组合英文首字母为产品名称的习惯,我把以上的思路称作“3A人才模型”,版权所有,侵犯必纠。

            

  天资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知(Cognition),即与工作要求匹配的潜在素质,比如采用Watson-Glaser测验考察人的逻辑能力,或者采用Raven测验考察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心理特质,即考察人的行为方式(behavioral pattern)和思维特点,有无数众多的测验可供选择。下面是我杜撰的一个,供大家体验。

  在以下的品牌中,选择出最能代表你个性的一个:

  A Apple 苹果 B Starbucks 星巴客 C Ikea 宜家 D 腾讯 Tencent

  我做过若干种不同的认知测试,通常成绩是优秀,基本上都是顶级分数(top Percentile),不过除了说明我智力发展比较好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反馈者倒是经常提醒我:聪明人通常会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向其他人去解释自己认为很简单的东西。有道理,我经常不耐烦。企业里的同事一般夸我很聪明,但在咨询公司里,人们最多恭维我很有经验,也就是说我不见得比他们聪明,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博士学位。

  至于心理测试,虽流派、方法不胜枚举,最终是有相当一致性的。综合许多测验的结果,我的行为无外乎以下特点: 认真工作但不够关注细节(without Attention to detail)(解读:不适合做下属)。缺乏竞争性,不求上进,也不爱冒险(解读:不适合创业)。很强的团队工作倾向(解读:适合混在人堆里)。自我管理尚好,但情绪控制有问题(解读:不是美女请别对我发脾气)。具备很强的影响力,但不愿意带头(解读:适合做幕僚)。时常出现自负和咄咄逼人(conceit and overbearing)可能会是成功的障碍(解读:恃才傲物,得理不让人,没理的话,嘿嘿,也不让人)。

  对才能的测评通常基于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而评估中心是最常用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用多角度,多任务和多个评估员的方法(multi-angle, multi-task, multi-assessor method),可以避免评价中的主观和片面性。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有很多的研究证实了它作为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评估中心通常围绕一系列情景模拟展开,通过观察和比较,确认被测人在设定的管理挑战中最可能的表现。常见的模拟形式有无领导小组讨论(non assigned role Group discussion),一对一面谈(one on one Interview),公文筐(in-tray)和分析报告(analysis report)。

  小组讨论是最容易应付的,评估员指望看到被测人在群体互动(group dynamic)中的表现,而对策要诀是两点:一是争取发言权,话说太少了,多高的能力也会被忽略。二是随时赞同别人(frequent approval of others ),取得认同,又能偶尔提出自己的点子。不奇怪,语言能力强的人在这个练习中占据天然优势,尤其是在用外语为媒介的讨论里。

  一对一面谈通常要求被测人按情景设置与他人谈话,以求解决多个问题。这非常考验被测人的人际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和应变能力,因为扮演对手的人手里掌握额外的资料,也有脚本(script)来指导他应付被测人的各种沟通策略。通常注意到任务和人际导向之间平衡就能得到高分,而无论公司的胜任力模型如何定义,因为两者是管理的本质。

  我有过趣味横生(most entertaining)的面谈练习经历。当时的情景是我扮演顾问来辅导客户。过程中客户不太买我帐,我虽然知道应该循循善诱(Persuasion through contrivances),多倾听多提问,不过我没脾气做,而是如常直接告诉他:“我的主意都是好点子,你爱用不用。”对面的角色扮演者Wilson楞了,反复翻阅手中的指引,但我猜编写者从没预料还有人这么夸张的,所以他无法继续谈话。Wilson是资深顾问,他指出从模拟练习的角度我完全失败了,但他很喜欢我的个性。他的反馈指出我的方式更像是“医生”,而不是“教练”。我深以为然,就此放弃做教练的任何念头。

  说实在的,无论什么专家出的题目,无论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怎么掩藏,身经百战的职场人士还是很容易看出“更好的”答案应该是什么。不过知易行难,即使了解了应该表现出怎样的行为,也未必能在模拟中完全呈现。

  至于分析报告和公文筐,是被测人单独做的练习,考察分析资料、处理信息、做出决策的才能。其中分析报告会更看重被测人对业务的敏锐度(Business acumen),和战略思路是否清晰,公文筐则更看重被测人面临多任务时,对事务重要性和优先性(importance and priority)的判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有效性。

  我曾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某个公文筐练习里,被测人扮演总经理,他把一份来自研发部门关于重大新产品突破的报告列为“低重要性”,这让评估员百思不得其解(cannot get His Head wrapped around),因为被测人就来自研发部。当评估员问起时,他自信地回答说:“咳,我们研发部的人都是这样的,有个屁大(negligible)的成果就吹成重大突破,根本不用去理。”

  成就,主要涵盖工作表现。如果是公司内部的人才,可以通过360度反馈这样的工具,360度即包括了自身、上级、同事和下级,甚至还可能有客户。虽然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在多大程度如实提供了反馈,始终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room for Argument),但测评的考量是基于相对,而不是绝对分值,所以其结果仍然有相当的价值。 如果360度做不到,270度和180度也是可以的。

  比较难以处理的是公司选拔外部人才时,怎样了解其真实工作表现。相对有效的是第三方公司做的背景调查(background Check),当然因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以及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能力,效果可能都有不同。

  考验测评专家能力的,是对以上三类信息的汇总、整合和解读能力。最终成果是测评报告。常言说:捷径常误人(The farthest way about is the nearest way Home)。根据我自己给某公司写了一整年报告的经验来看,这能力很难系统化培训,只有靠多年积累,反复操练才行。说到底,人才测评无非是手段,真正能把它用好,还需要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伙伴的观念和洞察力(sense and Insight)。

  否则,多好的测评也只是数字游戏,或者干脆就是游戏。又有个故事说:一场面试进行中,应聘者只要回答一个问题:2加2等于几?第一个回答是4,说明她单纯直接;第二个回答是22,说明她思路活跃;第三个回答是4或者22,说明她老练变通。那么经理会选谁呢?当然是那个腿长的姑娘。

  好了,该公布心理测验的答案了。纯属搞笑,各位切勿当真:

  A 你是一个为理想而牺牲的(willing to sacrifice for Ideal)人。你宁愿卖一个肾来买iPad,然后眼睁睁看着几个月后新产品出现将其淘汰。

  B 你是一个追求控制感而不得的人(a Control freak Who is deprived of Control)。你生活中唯一说了管用的只有点一杯“decaf grande peppermint soy milk caramel Macchiato(大杯不含咖啡因焦糖玛奇雅朵咖啡加薄荷豆奶)”。

  C 你是一个缺乏承诺的人(with Commitment issue)。这里的家具都是买了三年后不会舍不得扔掉的,很难相信你愿意迈入持久的关系中(on the cusp of an enduring relationship)。

  D 你是一个生活态度开放(with an open life Attitude)的人。你愿意和任何人相处共生,只要你能掌握他们的所有私人信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词条  角度  角度词条  另外  另外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人事

 HR看招聘:招聘过程和约会没什么...

 招聘是为企业找员工,约会是为自己找对象,两件事情在很多方面没什么两样,下面梳理了二者共通的十点,供大家吐槽。  第一印象最重要  当恋爱中的男女第一次约会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