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怎样用作业管理撬动减负提质?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落实“作业设计”管理,是当下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而作业管理讲究体系、流程的设计,如何实施将影响学校能否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中,共识、教研、课堂、课后的细节把控更是关键。

1

在教师会、家长会上

强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当学校把本校的“作业设计”管理实施方案研制出来后,还要组织开好两个会议:全体教职工大会和家长会。

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读和学习国家相关文件,并强调其重要性;二是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

将学校的“实施方案”发给全体教师,并具体解读,广泛征求意见。当所有程序走完后,就印发并实施。

家长会上,主要是宣讲国家政策文件,让家长形成共识,全力支持。尤其是文件中的几点需要家长落实的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

①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②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

③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以上三点要求,是《意见》中对家长的直接要求,需要传达到位,其他的相关条款,也要宣传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校统一,上下一心,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

科组或备课组

要重点研讨“作业设计”

学校的研究引擎是科组(或备课组),要把“作业设计”研究作为重要工作来开展。具体如下:

一、定度。即确定难易度。布置作业时要精选作业内容,所有作业要符合《课标》要求,不能布置“偏难怪”的作业。布置作业前,将作业先行做一做,了解作业难易度,过于简单的和太难的,要删掉,有些作业要改编。

二、定量。不仅可以控制作业量,还可以调整学生每天的作业结构,避免有些学科一直在练习,而另一些学科很少练习。通过这样的公示制度可以让学科平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定质。即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科组或备课组要研究作业设计,要思考作业的功能,要把作业设计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设计作业时要全面考虑学情,依据学生个体布置合理、科学的作业内容。禁止布置抄抄写写之类的、毫无思维流量的作业

四、定性。作业,除了完成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自主进行“课业学习”,自主安排学习。另外,作业还应包括劳动、体育锻炼、自主阅读、文艺类作业,总之,只要是指向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都应该设计进学生作业任务中。

吃透国家政策之后,科组(或备课组)要重点研讨作业如何设计:

当下我们应该确立一个怎样的“作业观”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我们如何设计作业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主动开展学习?

作业设计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值得开掘的点,都要积极思考,科学研究。

3

务必科学设计练习课或复习课

教师备课,除了备新课,还要重点备好三类课:练习课、作业评讲课(或试卷评讲课)和复习课。这三类课,都跟作业密切相关,紧密相连。

所谓练习课,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的课型。

据调查,老师们基本没有设计这类课型,只有极少数的数学老师设计了练习课。这说明,老师们平时没有上练习课的习惯,或者很随意地执教练习课,这是不可取的。不管什么学科,一个星期,或者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至少安排一节练习课。

练习课也必须认认真真备课,认认真真指导,认认真真评价。备练习课,要认真思考教学目标。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既不能脱离前面的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将前面教学目标相加,而是依据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确定,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练习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更要认真思考。选题要讲究,要预设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设计好支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它强调及时性和生成性,所以很考验教师的智慧,因此建议做好完全准备。练习课设计得到位,可以周期性地巩固学生学习。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练习课,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收口”。因此,这种课型,不仅要上,还要好好上。

其次是作业讲评课,或者是试卷讲评课。因为现在政策要求考试频率降低,所以,试卷讲评课应该也会大幅度减少。作业讲评课也是需要充分备课的。讲好作业讲评课,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做好分析,归纳问题。在作业讲评课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情况,可以依据题目逐题整理,也可以依据能力测试点逐项整理。然后归纳出哪些是小众问题,哪些是集体问题。分析归类结束后,要设计好讲评方案,并依据出现的问题再命制同类型练习题,以备学生再练习和巩固。

二、简单问题,学生解决。在学生的练习作业中,有些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例如看错题,或者填错答题卡之类的,提醒强调即可。还有一些是智力因素导致的,但题目不难,或者错的人不是很多,建议老师把这些题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完成。让学生学生,既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也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强化。

三、重点问题,师生解决。碰到非常重要的问题,且是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建议师生一起来解决。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前,作一些提示,或者添一些条件,以降低原题难度。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小组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找到方法后,再由小组派代表来讲题,把全体同学教会。

四、较难问题,教师指导。的确是非常难的题,但又得让学生学会的,那就需要老师来讲了。老师讲的时候,一定要精炼,要言不烦,千万不能将学生绕晕。另外,讲题也需要有节奏感,不能一讲到底,而是循循善诱,边讲边导。学生会了,老师就不讲了;学生再碰到问题,老师再讲。总之,学生能做到的事情,学生做;学生做不了的事情,老师带着做。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提升。

五、讲后再练,夯实所学。作业讲评结束后,还要布置练习。让学生在这些疑难点上多“摸爬滚打”几遍,学生才能彻底掌握,运用自如,这才是真正的“习得”。如果作业评讲课每次都这样做的话,学生的学业基础一定会很扎实的。

最后说说复习课。复习课不仅非常重要,还需要讲策略,讲技巧。复习课不能教师“一言堂”,复习课的主角一定是学生

如果是归纳整理型的复习课,教师要带着学生做知识整理、归纳和连结,让学生平时零散的知识网络化。可以采用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形式完成。

如果是重难点突破的复习课,那就得安排学生做题和讲题。做题的目的是训练,讲题的目的是通透。讲题不仅仅是面向全班讲题,还可以面向小组讲,给自己讲,等等。总之,要学会把题说清楚。说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整理思路、提升思维的良策之一。

如果是知识板块或单元总结复习课,可以让学生来组织复习。让学生提前做好学案,老师指导并完善,然后由学生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来复习。

如果是答疑类复习课,就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负责答疑解惑即可。结课的时候,教师将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予以小结归纳即可……但不管是哪种复习课型,教师都要提前备好课,做好预设,不能“放羊”。

4

教师要高度重视

每天课后的“作业设计”

教师上完课后随堂布置的作业非常重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学生学业质量的好坏。因为,学生每天的学习所得,都是靠这些练习巩固和落实的。据笔者督导检查时发现,教师们布置这些作业的时候,往往是非常随意的,不能很好地反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再发生。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否则会累了学生,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首先,教师要先做。老师布置给学生作业,自己一定要先做。不能一本资料递给学生,然后逐天布置下去。教师先做学生作业,可以精选出最适合的作业学生练习。这里的“适合”主要指:

①适切课堂教学目标,能对课堂所学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巩固;

②适合学情,符合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偏不怪,科学合理;

③题量适中,完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此,不管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都得先做做,这样才能具有同理心,才能更到位地理解学生

其次,内容要精选。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定要精选。精选习题,除了上面讲到的三个“适合”外,还要重点考虑练习题是否含有思维流量,是否具有层级性,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学科能力,是否能落实学生学科素养等。

精选作业,要参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来整理,一定要确保学生的练习不在同一个测试点打转,要全方位训练学生的能力;要参照一下solo理论框架,让作业设计尽量指向不同思维层级,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达成思维品质的提升;还要在作业形式上做一些考量,多选择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让学生有兴趣,高高兴兴地完成作业

再次,支架要搭建。布置作业,一定要设计好支架。因为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单独完成任务,缺少外界媒介的支持。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预设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相应位置搭好支架,让学生能顺利跨越难点。特别是大任务群的作业,更要充分考虑,否则学生一旦在某个地方卡壳,那整个任务都很难推进下去。还有实验操作性的作业,需要更加周全的考虑,除了设计好支架外,还要规范程序,强调要点,否则这类作业很难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布置作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最后,评价要设计。作业一定要设计评价量规,没有评价量规,很难保证作业实施的效果。作业评价的量规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细化分解,然后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对应设置,这样既可观瞻整体,也可呼应局部,确保学科素养落实到位。评价维度一定要具体可测量,最好量化,否则评价操作会比较困难。

在日常评价方面,除了以作业的形式做终结性评价,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也可以设计一些表现性评价维度,全方位地考察学生。另外,还可以设计短周期评价,在短周期评价中,建议多使用增值评价,让每个学生的进步可视化。评价和目标是遥相呼应的,缺一不可。

落实《意见》中的各项政策,既要认真研读,也要观察和思考。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宣传到位,指导到位,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不走偏,不走错,确保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撬动  撬动词条  减负  减负词条  抓好  抓好词条  环节  环节词条  作业  作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