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四个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教育的全部价值都指向学生生命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必须要来自学生内部的驱动力。只有尊重了学生,让学生参与,才能实现真的发展。因此,课堂中如何点燃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挖掘自身潜能,将“被生长”转化为“自生长”,显得尤为重要。

1:

点燃快乐 伴随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在课堂上得以释放,为了提升课堂教学价值,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精心预设,对课堂上“不曾预约的精彩”巧妙捕捉,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途径去搜集有关小数的信息资料,课中再来自由汇报,学生仔细倾听,找出重要信息,并动手记下来。

如逛超市里各种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购物结账时的账单额是多少?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体检测 出的身高、体重、视力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奥运会中体育健儿的优异成绩是怎样区分的……

针对每一种情况,教师要先引发学生自主感知、对比、思辨。再每组四个同学各自尝试计算,把自己计算的结果填写在自己的任务单里。最后再小组合作,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出计算法则。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才能将学生数学思维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

2:

调动器官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课堂也时刻感受着信息化资源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课堂中我们将一体机、平板电脑、手机(有关教学的APP)与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教具学具)进行有机结合。

利用形象生动的视频(微课)、五彩斑斓的图画(绘本)、生动悦耳的声音(儿歌)、形象生动的模拟试验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自主学习

学生去亲身经历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往、实践探究,让线条、色彩、形状成为孩子手里有用的工具。

比如,教学 “圆锥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联想生活中见到的圆锥图形,尝试画出心中圆锥的形状,然后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触摸,并把自己发现的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再通过比较、思辨,总结出圆锥的形状特征。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做。

这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象化、具体化,也满足了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课堂教学

3:

利用合作 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我一个人就能做好”肯定不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把课堂转化为孩子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民主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交流碰撞,相互督促,共同学习

但合作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孩子们的个性,而不是共性。

例如,西师版一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用分别写着“2、 5、 7”的三张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从题的表面看,得到正确的结果一点都不难,但是要通过多种角度,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全部结果一一列出来,也不容易。这时就可以由小组合作为此建平台。

有的孩子会重新找十位是2的两位数出发,依次再找十位是5和十位上是7 的两位数;有的孩子会先选择其中两个数,如用“2”和“5”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再依次尝试用“1”和“3”、“3”和“5”组合;有的孩子则会用画图方法,用线连的方式完成。

同一道题,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孩子们的收获也会不同:既是合作也是督促,督促孩子必须自主思考,督促孩子在小组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拓宽了孩子的思路,培养了孩子表达与倾听的习惯,更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4:

科学整合 优化学生自主学习

埃德加说:“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只有学会学习方法,优化学法技巧,才能形成优化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才能点燃学习的欲望和动机。

比如讲解练习题“有甲乙两个自然数,如果把甲数增加6,乙数不变,积就增加42;如果甲数不变,乙数增加6,积就增加78,求原来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题目中条件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算出答案。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将它化繁为简呢?这时就体现了孩子们是否会学。

只有会自主学习的孩子才有可能想到将已学过的长方形的知识与这道题有机结合。

借用长方形,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长方形的长表示甲数,宽表示乙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甲乙两数的积。

然而,将内容形象直观化的能力是很难得到的,需要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平时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多记录、多讨论、多总结,才有可能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习  学习词条  被动  被动词条  转化  转化词条  主动  主动词条  方法  方法词条